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墨飘香 > 详细内容
大会论文·浅谈谱与牒
发布时间:2013/8/2  阅读次数:3136  字体大小: 【】 【】【

大会论文·浅谈谱与牒

会长王子文

谱牒

谱,布也。牒,板也。

《说文》中本无“谱”字,徐铉《说文新附》时才增收。“普”和“谱”都表示全、遍之义。后来由于用“普”字表示一种文献、簿籍,所以加“言”旁成了形声字的“谱”。《史记·三代世表序》:“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十二诸侯年表序》:“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刘熙《释名》说:“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亦曰绪也,主绪人世类相继如统绪也。作为一种文献体裁,凡同类事物,不予选择或遗漏,全部、普遍的布列出来,皆可谓之,如年谱、历谱、乐谱、家谱等等。

《释名·释器》训牒为板:“牒,板也”。据王充《论衡·量知篇》的解释,是“截竹为筒,破以为牒”,“断木为椠,析之为板”。王充的意思大概是认为牒为竹简,板(札)为木简。谱是指文献的体裁、格式牒指文献的写对象、材料“谱”和“牒”合在一起,是体裁和载体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因为谱牒产生时尚未发明纸张,亦无书帛之,“谱”是写在“牒”上的,所以这种文献就叫做谱牒。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谱牒学,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等。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

郡望

郡,行政区名门望族

郡县制,始见于战国时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唐朝道、州、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明姚琛《丹铅总录·郡姓》:“虚高族望,起于江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胡虏之事,何足为据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群望》:“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国姓氏中郡望堂号最多的是王姓据《广韵》的记载,著名的王姓家族,大致有21处,即太原(在今山西省)、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京兆、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海汉、长沙(湖南)、堂邑(江苏)、河南等二十一郡望的王家。其中,又以太原和琅琊两郡的王家最有名望。

堂号

堂号标志也。

“堂号”,本意是厅堂的名称,物之标志也,与现在的商标差不多。古代同姓族人多以族而聚,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一个姓氏或家族堂号的确立不早于郡望,堂号的外延不大于郡望。郡望不能更改,堂号往往因世事变化而更改。“郡望”和“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内涵,是区分同一姓氏不同低于和识别亲疏的主要依据,也是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线索。在传统使用中,往往在姓氏前面冠以郡望(地望),在姓氏之后标明堂号,使人一看起便知该姓氏的起源发祥、支派繁衍的基本脉络。

字辈

字辈,行第也

字辈,也称行辈、行第、班辈、字派、班派、派语等。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

        字辈的产生,有说起源于汉代。经过考察,笔者认为,汉代,甚至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了一些在名字用字上反映同辈关系的萌芽或苗头,如选共同用字或在偏旁部首上体现出来。然而,这只能是萌芽,它离真正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共同字来区别辈分,进而预先选取一定数量,且有一定意义的字作为一种规定性、后代子孙取名时必须遵守的字辈,尚有相当大的距离。再说,汉魏时期以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时人取名多为单字,字辈的区分更难明确。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几代名中均有“之”字,这一时期有字辈的痕迹,处于一种自发的萌芽阶段

隋唐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家谱资料基本上没有留传下来,因此,无法对此做出准确判断。不过,从一些现象中,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这一时期,某些家族开始出现了同辈在取名时使用共同用字的现象,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其堂兄弟颜杲卿和颜曜卿、颜春卿等,大家都用一个“卿”字。但这个“卿”字,到底是如何确定下来的,确定时对于不同辈分的用字是否都已确定,同时确定了多少代,这些都无法考定。不过,颜氏家族在某些代有字辈的规定,则是确定无疑的,只字辈要求不如后来的规范。

世系

世系,世次也。

,亦称“世次”“世统”“世系表”,指世代相承系统,一般由男性子孙排列而成。它用“倒树状”图表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由共同的祖先及同祖所传的所有人,通过家谱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亲属群体。

世系内部,以第一代为准,以后的结构分为直系旁系(支系)等。直系中的嫡系()也是全世系中的嫡系,即“大宗”。第二代中的非嫡系(),又衍生直系旁系等,与的子女共同构成第三代的直系就是乙这一支系的嫡系,即本系大宗,但相对于及其嫡系后代来说,仍为全家族的“小宗”。以后各代,以此类推

大宗或小宗记录法,也就是现在通用的苏式记录法和欧式记录法。从用木简、竹简记载人类发展史到纸质谱到现在的网络谱,就修谱本身而言其载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技术成面来讲,以不在限于苏式和欧式两种记录法。图文、声响、视频可轻松植入谱中,查询祖上名讳和族人资料也来的更加便捷,“一键寻祖”现已成为谱牒人士的日常用语。

附:《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之太子晋至王璧世系

周灵王子

琅琊王氏

字子乔。生公元前五六五年五月。年少册立为太子。十五岁即辅佐父王治国。后因榖、洛二水泛滥,直谏不可壅川,而触怒了父王,被贬为庶人。于公元前五四九年赍志而终,年仅十七岁。娶杨氏国郡夫人。子一:宗敬。再娶宓氏国夫人。子一:宗寿,早卒。陵寝筑于陇中。

一    世

讳荣。少有大志,景王继位时,任司徒,此时东周天下诸侯争霸,王政失坠,宗敬毅然引退。避乱迁至太原定居。因为周王室的嫡传后裔,时人号曰“王家”子孙。因以为氏。娶单氏。子三:森、林、野。

宗敬

二    世

        唐书世系表,间有旁支按史记、晋隋唐书各人传中所载编刊。

        从周灵王太子晋到唐尚书府君璧世系名讳,悉本欧阳文忠公

字子成。以才智荐上大夫,摄司徒事。葬于鲁宓山。娶上官氏。子二:彬、质。

三      世

字灿然。任中军大夫,赠武烈侯。葬嵋山。娶范氏。子三:升、羿、翌。

四      世

字起阳。以文学著名,召任秘书。娶朱氏。子二:宥、昱。

五      世

渝之子

昱之子

字天运。任司寇,雄才明敏,足智多谋,数立奇功,封忠烈侯。娶莒氏。子二:恢、慎。

十一世

字子单。以文名著,仕威烈王大司徒,作论道二十篇。子二:硕、欣。

六    世

字广德。孝友纯至,聚族百口同居,授中军大夫,封伊阳君。娶邱氏。子一:永。

十二世

以孝闻旌其门,曰王孝子。仕魏封广武君,智勇过人,力能举鼎。娶李氏。子二:错、铉。

七    世

名元,字大坚。中军大夫,退居召不就。赞才德超群,一代伟人,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娶吴氏。子二:颐、顺。

十三世

字石卿。仕魏为上将军,有功于时,因天下乱,遂隐耕不仕。娶张氏。子二:贡、斌。

八      世

字立纯。以道高不仕,号林泉隐者。赞怀才抱道,望重名尊,厥有哲嗣,万夫之雄。娶闵氏。子一:翦。

十四世

字尔进。以才能擢为中军大夫。以忠许国有阴德。娶莒氏。子三:渝、诤、谟。

九      世

字维张。仕秦封大将军。娶熊氏。子二:贲、贳。

十五世

字晓叔。为大中大夫。有国士风,赠忠武侯。娶卜氏。子二:息、恩。

十      世

渊之子

翦之子

字子阳。仕汉宣帝为谏议大夫。子一:骏。

二十一世

名贲。仕秦为将军,封兰陵侯。娶薛氏。子二:离、雒。

十六世

字伟山。仕汉元、成间为御史大夫。迁琅琊临沂居焉。娶余氏,继黄氏。子二:崇、游。

二十二世

字明武。为秦将军,封武城侯。娶刘氏。子二:元(琅琊祖)、威(太原祖)。

十七世

字德礼。先任郡守,有异政,汉平帝擢为司空,封扶平侯。娶张氏。子一:遵。

二十三世

字首吉。避秦末乱,迁琅琊皋虞,是琅琊始祖。娶孙氏。子二:诚、论。

十八世

字伯业。仕东汉为益州刺史,拜光禄大夫,封义乡侯。娶高氏。子二:时、仁。

二十四世

英敏真达,足以有为,仕汉任司户。娶孔氏。子一:渊。

十九世

字德优。晋书作仁,任青州刺史。唐书作音,任大将军掾。当以晋书为正。娶金氏。子四:谊、睿、典、融。

二十五世

字源之。少有文学,累徵不仕。娶马氏。子一:吉。

二十世

洽之子

仁之子

字元琳。晋大元中,为散骑常待,迁尚书令。谥宪穆。子五:弘、虞 、柳、孺、昙首。

三十一世

字巨伟,即邱令。娶薛氏,子一:祥。再娶朱氏,子一:览。

二十六世

字亚卿。先文帝王府长史,帝即位升侍中领右卫将军。辞封爵,年三十七卒。赠豫宁文侯。娶罗氏。子二:僧绰、僧虔。

昙首

三十二世

字玄通,官大中大夫升宗正卿,封即邱子。娶阮氏。子六:裁、基、会、正、彦、琛。兄祥,字休徵。“二十四孝”之一。子四:根、肇、烈、芬。

二十七世

字景立。为侍中,袭豫宁侯,劝帝诛太子,劭及难。谥忠愍尚武康公主,又东阳公主。子二:俭、逊。

僧绰

三十三世

字士初。颖异绝人,精通六艺,官抚军长史。娶李氏。

二十八世

字仲宝。仕南齐任司徒,录尚书令。先袭父爵,至是进南昌郡公,又领国子祭酒。谥文宪尚阳羡公主。子二:骞、暕。

三十四世

字茂宏。相东晋元、明、成三帝,封始兴郡公,谥文献。娶曹氏。子六:悦、恬、洽、协、邵、荟。迁江左,为江南王氏始祖。

二十九世

字思寂。任给事中,袭南昌侯。谥曰:安。娶章氏。子一:规。

三十五世

字敬和。佐穆帝任散骑常侍,迁中书令。有才善草书。子二: 、珉。从弟羲之,字逸少,为右军,书法第一,天下宗之。

三十世

綝之子

骞之子

字光辅。折节读书,日记万言。任衡州刺史。子二:宠、宰。

四十一世

字威明。仕梁为光禄大夫,袭封南昌县侯。谥曰文。娶周氏。子一:褒。

三十六世

公长子,字士龙,居河汾,教授,长安尉,生徒上百人,后领平章。子一:仲连

四十二世

字子渊。仕梁仆射,袭侯爵,元帝末,入周为内史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改封石泉侯。谥曰康。字一鼒。

三十七世

为杨州录事参军,初待诏门下省,官给酒一斗,号斗酒参军。子一:绍。

仲连

四三十三世

字玉铉。任隋安都通守,袭石泉谥曰明威。娶钟氏。子八:弘让、弘直、弘度、弘仁、弘道、弘艺。

三十八世

字伯绍。任谏议大夫。子一:玙。

四十四世

字长宗。唐贞观时为荆王府友,赠魏州刺史。谥曰孝。娶赵氏。子五:缄、续、绩、綝、绲。

弘直

三十九世

肅宗朝为中书侍郎、平章事。谥简怀公。子二:及、乂。

四十五世

字方庆。史以字行。武后朝为鸾台侍郎、同平章。有匡复中宗功载史。娶屠氏。子十:晞、晦、曒、蛭、晔、晙、暟、昕、暐、晖。

四十世

骞之子

中书舍人。子一:鏚。

四十六世

字声仁。为谏议大夫。娶李氏。子一:璧。

四十七世

字大献。新安始祖,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乙丑岁二月十二日未时。官至检校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九子、二女。

四十八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