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姓氏源流
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凡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江西婺源)星源严田李氏宗谱》(乾隆十四年)"渔溪翁自叙源流家纪"中指出的那样:"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自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所谓"源"说的是姓氏来源,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有关情况;所谓"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情况。
几乎每部家谱,都专列姓氏来源章节,或在谱序等有关内容中论述本家族的姓氏来源。下面任选部分家谱举例说明。
《(安徽)绩溪三都梧川汪氏宗谱》(光绪二十一年)论述了汪姓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吾族始祖汪公,鲁成公之子,襄公之介弟,太夫人姒氏相传怀孕期年而生,生而有文在手,左水右王,因名曰汪。少而颖慧,长而敦敏,有功于鲁,食采颍川,至三世都司马诵公,始以王父名为氏。"
《(江西婺源)龙池王氏续修宗谱》(道光二十六年)"太原王氏谱牒序"简介王姓在唐朝的崇高地位及其姓氏主要来源:唐太宗令吏部尚书高士廉等编谱系,"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王氏之先,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子孙多贤"。
《(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民国20年)"重修宗谱序"简介金氏迁祁门东邑的始迁祖为廷瓯公:"我始祖日殚公受姓于汉,至四十五世廷烈公,唐授新安通判,遂家焉。越四十九世华公宦游祁西,卜宅而居,名曰金谿,其自祁迁于吾东邑者,则七十四世廷瓯公。"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族谱》(乾隆元年)"苏氏世谱序"简介苏氏源自以封地为氏:"苏之先,出于高阳,六世樊为昆吾,受封于苏,而命之氏。邺郡之西有苏城,即其地也。"
《(江西婺源)星源严田李氏宗谱》(乾隆十四年)"李氏源流志"介绍李氏得姓源自古代神话传说:"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业生女华,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帝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微,字德虚,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其生,遂改名李氏。"
家谱中"姓氏源流",不仅论述本族姓氏来源,而且简介得姓后家族迁徙、分流情况。下面亦列举部分家谱说明。
《(安徽)绩溪三都梧川汪氏宗谱》(光绪二十一年)"汪氏得姓受氏及本支迁居纪略"介绍了汪氏迁徙安徽新安的经过:"四世公族大夫钺公始迁洛阳。越二十三世武烈将军高公从马援出征有功。二十六世云公为渔阳太守,常与人言孝不违亲,忠不避难,为汉顺帝名臣。三十一世文和公仕汉破黄巾贼有功,官至龙骧将军。建安二年,中原乱,公南渡江平黟歙山贼,遂家于始新。三十三世新都侯彻公始居新安,为新安始祖。三十六世黟县令道献公遂家于歙,千支万派由是兴焉。"
《(江西婺源)星源严田李氏宗谱》(乾隆十四年)"渔溪翁自叙源流家纪"介绍了李氏迁徙婺源的简况:"予始祖京公,因黄巢作乱,避难于歙之黄墩,后梁开平己巳迁浮之界田,生三子,曰仲皋、仲安、仲亨。仲皋生三子,曰 德鹏、德鸾、德鸿。德鸾公由界田迁居婺邑之严田,生子三,曰湖、曰浒、曰海。海公生二子:仁政、仁监,仁监居中村,为中村之始祖也。"
《(安徽绩溪)积庆坊葛氏族谱》(嘉靖四十四年)"谱系源流"简介葛氏迁徙安徽绩溪经过:"葛本葛天氏之裔,后以国为姓,相传家江南句容。唐明宗时,名应祥公者,来任绩簿,长子武道公留居杨溪,历十二世至六二公,宋绍兴间迁居邑之西隅积庆坊右,子孙世业至今焉。宋宝庆时,宗喻公以明经任桐庐学录,尝修家谱,以武道公为绩溪始祖。自受姓以来,至武道公为四十九世,宗喻公为六十三世。谱经兵燹,散逸不完。元至正间,崇道公重修世次,六二公以上湮没难稽,遂以六二公为始祖。"
家谱中的姓氏源流
《(安徽休宁)藤溪王氏嫡支世谱》(乾隆年间)"迁徙录"介绍一世祖希翔公始居武口,以下各派皆自此迁徙各处。因王姓是大姓,人口众多,由武口迁往各地的王姓支派,数目众多,该谱一一进行罗列:其中二府君支下迁派,计济源派、梅田派等共104派;三府君支下迁派,计邑东门派、张村长寿里派等共60派;四府君支下迁派,计邑中派、浙源派等共85派;五府君支下迁派,计邑中牧民坊派、江村派等共17派;六府君支下迁派,计武口派、邑西吊桥派等共104派;七府君支下迁派,仅婺南绍溪派1派;八府君支下迁派,计三松派、大坑派等共4派;九府君支下迁派,计藤溪派、洪水原派等共194派;十府君支下迁派,计颍北派、乐田派等共11派;十一府君支下迁派,计德兴南源派、乌石派等共10派。以上共计由始祖地武口迁出支派达590派,分布在皖南、皖北、江苏、江西等各个地区。
很多家谱对本族的"源"与"流"还进行了考证。如《(安徽歙县)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光绪元年)列有"姓氏采地郡望考"一节,引述历史上有关姓氏著作涉及鲍姓的,一一列出,以便于后人作比较分析。
《齐语》:鲍,姒姓之后。
《元和姓纂》:姒姓,夏禹之后,有鲍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氏也。
《古今姓氏书辨证》:鲍出自姒姓夏诸侯国,子孙氏焉。
《韵府群玉》:姒姓,夏禹之后,有鲍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氏。敬叔生叔牙,曾孙国代,为齐卿。
《姓氏纂》:鲍,姒姓,齐大夫后。
《氏族志》:鲍出夏禹之后,周时有敬叔者,仕齐,食采于鲍,因以氏焉。
《氏姓谱》:鲍,姒姓,不知所出。或云夏禹之后。又俟力氏改为鲍,虏姓也。望出上党、东海。
《(安徽)休宁戴氏族谱》(崇祯五年)"分支考",则对戴氏分流至江南的后代,进行了具体分析。"自宋有戴公子文以肇吾姓,其后谯国、济阴、广陵传为三望,猗欤盛哉,此固先民之所扬摧而世俗能言者,也无庸再溯矣。至于江南有戴,则系晋永嘉初,侍郎济公迁金陵始也。济公之前,虽有荆公迁山阴,遵公迁会稽,而人我嘉遁,族无聚处,不若济公之后昆裔绵而家省著,遂与故望分南北宗之为盛也。此贞观《氏族志》必以济公为江南诸戴之祖,见诚不诬。"
《(江西)婺源查氏族谱》(光绪十八年)"正宗辨"一文,则对查氏入安徽新安后的支流情形进行论证,按《新安名族志》,查氏入新安主要二流,一是居休宁城北的尚书文徽支流,一是居婺源凤山的观察使文征支流。所谓休宁有查氏万林者乃"以李姓而冒查姓",并以事实进行分析,目的是避免其谬论,"上以乱我支派,下以惑我子孙","凡我宗派幸毋被其所愚"。家谱中对待自己祖宗源流问题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还是值得称道的。
十 世系
世系又称世传、世系表、世系图、垂丝图等,系记载一世祖至撰修该家谱时历代成员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职官科第、妻室子女、葬地坟茔等内容的图表,是中国家谱的主体部分,后人谒祖寻根的主要线索,也是区别家谱与其他方志、家传、家史等书籍的主要依据。世系居家谱中重要分量,往往占到一部家谱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
为了对世系增加感性认识,下面先影印《(安徽黟县)瀹坑方氏白云堂宗谱》(民国19年)中的世系图为例。
由下图看出,该图右面为世系人名,上下序辈分,左右分嫡庶。图左面为人名小传,简介人物字号、简历、生卒年月、婚配、坟茔以及子女情况。
下图是将世系人名与简介小传分开排列的,而有些世系图则将世系人名与简介小传置于一图中,如 《(安徽黟县)古筑孙氏家谱》(道光十二年)中的"古筑孙氏世系图"。该世系图中,世系人名与简介小传置于一图中,比较方便查阅。
旧家谱中,世系图中人名均为男子,女子在世系谱上无名,这是"男尊女卑"思想在家谱上的反映。到清末民初,少数家谱开始在世系图上标上女子名字。近几十年新修家谱,均按"男女平等"思想,无论男子、女子,都在家谱世系图上有自己的位置,这是时代进步在家谱世系图上的反映。
世系图从各家族的一世祖开始,依世次延续到编修家谱时的世次止,一般都有几十代,有的甚至超过百代。在宋元以前,世系延续的图表究竟几世为一图,并不规范。有的是十世一图,有的是九世一图。如《(安徽)新安汪氏宗祠通谱》
该图表明,自四十六世至五十六世,以十一世为一图,五十六世至六十五世和六十五世至七十四世则以十世为一图。由于图系太繁,难以查阅,宋代欧阳修、苏洵分别在编修《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时,总结了前人修谱法则,适应了宋代修谱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世系图排列上提出了五世图式的体例。
从《欧阳氏家族世系图》中看,景达至询为五世一图,第二图则自询至璟、琮,又是五世。
欧、苏提出的五世为图的世系排列,对后世修谱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正德年间刊印的《(安徽)歙县重修汪氏家乘》提到:"旧谱九世为一图,失小宗之义;小传各系本支图后,失综宗之义。今图五世准欧阳例,旁注世次,明传代也。"清代同治十三年刊印的《(安徽祁门)方氏宗谱》指出:"编纂格式准欧阳公五世一揭大宗统小宗之法,揭始于一世之端,自一世以至五世,再揭五世之祖于六世之端,自六世以及十世,承前接后,庶几源流不紊。"民国6年刊印的《(江西婺源)清华胡仁德堂续修世谱》指出:"原谱七世为图,行第为纲,今(乾隆庚辰)议每图惟五世,俾字义疏朗且易名为纲,名下细书行第、书字、书某人子,再书生、殁、葬、娶、子女等项为目,令观者明白易晓,便于考核。"总之,"欧苏谱系一出,遂为千古矜式",奠定了后世修谱世系列图的基本格局。
在中国谱学史上,欧、苏提出五世图式的世系排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什么原因呢?
首先,欧、苏五世图式体现了五服之情、九族之亲的传统伦理道德。以《欧阳氏家族世系图》为例。第一图景达、僧宝、頠、纥、询为五世,中国古代五世之内为服内,即亲人去世,凡五世之内的亲属要按规定穿孝服致孝,称五服之内;五世以外的族人因关系较疏,则不必穿孝服致哀,称五服之外。五世为图正好体现五世服内之情。第二图自询开始,询、通、幼明、昶、璟等又是五世,第一图与第二图连在一起,上继高、曾、祖、考,下统子、孙、曾、玄,正好九世,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倡导的九族之亲。欧、苏这种体现五服之情、九族之亲的五世图式体例得到了后世修谱者的赞同。
其次,欧、苏五世图式体例贯彻近亲疏远的原则,克服了因家族历史长久、子孙繁衍众多、世系容易混乱的弊端。"修谱古法,以十世为一图,或以九世为一图,因图系太繁,不免难以查阅。今以五世为一图,不繁不简,取阅犹便。"(《(安徽)歙县重修汪氏家乘》,正德年间)欧、苏五世图法,源于小宗之法,五世之外,服穷亲尽,则图表不载,这是典型的小宗图式。玄孙别自为世,成为另一图之首,这样,上虽同出其祖,下则可别其亲疏。这就使家族诸房子孙,在本房的世系图中各载其当载者,如《欧阳氏家族世系图》中,询只须记载本房的子孙,至于亮、德、器、允诸房的子孙,因服穷亲尽,则图表不载,这样就达到近亲疏远的目的,详者不繁,略者不遗,亲疏有伦,真正做到"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
再次,欧、苏五世图式体例应运而生,因名而盛。欧阳修、苏洵所处的宋代,是中国谱学发生转型的时期。从修谱宗旨来说,由以前"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从编纂形式来说,宋代之前官修公谱和私修家谱并存,到了宋代,官修公谱"废绝",而私修家谱勃兴,欧、苏本人即修自己家族宗谱,当时许多士大夫也纷纷修本族家谱,如曾肇《曾氏谱图》、许元《许氏世谱》、范仲淹《续家谱》、游九言《游氏世谱》等,在这股私家纂修家谱高潮中,人们很自然地要对以往家谱的得失进行研讨,特别是对家谱的主体部分,即世系图的排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阳修、苏洵推出了以小宗宗法排列的五世图式体例,适应了当时社会上私修家谱的迫切需要。当时欧阳修曾对苏洵说,编修家谱"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主,将天下举,不可无也"(《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苏姓部》)。这表明欧、苏二人修谱,除为本族起到尊祖收族作用外,也有为天下修谱者倡导树样本之意。欧、苏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学者,二人文集流传甚广,其所编修族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欧苏二人亦尝作为家谱,以统祖属。由是海内之士,闻其风而兴其焉者,莫不家有祠,以祀其先祖;族有谱,以别其尊卑。"(《新安黄氏会通宗谱》)"文忠公撰欧阳氏世谱,载在文集,行于天下,如揭日月,人所共 见。"(《吴文正公集》,卷五十五)
各家谱世系图表,均从一世祖算起,到编修该家谱时的世系止,一般的有数十世,多的达八十世、九十世,甚至超过一百世。如《(安徽)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乾隆十九年)称:"方姓之族,出自伏羲以来榆罔之子雷公,封于方山,以方为姓,流传至今一百六十一世,数千余载。"各家谱的一世祖,有的称始祖,有的称始迁祖(迁到某一地的第一世),也有以得姓始祖、鼻祖等称呼,比较多的是从始祖或始迁祖开始计算世系的。各家谱从一世祖开始计算到编修该谱时止的世系图,有名有行,脉络清楚,各家族一世祖以来的世系都是真的吗?回答是:有些是真的,有些则是冒认的。一般来说,宋元以后的世系,因离后世编谱时间较近,且宋元以后家谱续修已成编谱习俗,因此,其世系真实可靠性就大一些,而宋元以前的家族世系,因时间久远,比较模糊,其真实可靠性就要具体分析了。
在"谱序"一节中提到,各家族修谱时,一般都有攀附显贵、光宗耀祖的心理,因此世系的始祖、始迁祖多为历代帝王、列侯、明贤、显贵。于是乎,不少王姓的家谱,都以周灵王太子晋为一世祖,吴姓的家谱以周文王长子太伯为一世祖,等等。不少家谱还将历代名人拉到自己家族的世系中,如姓李的将李世民列为先祖,张姓则列张良、张飞为本族世系成员,萧姓则认萧何为自己祖宗等等,对此攀附、杜撰现象要具体分析。既然社会上攀附心理很突出,那么在编修家谱时,必然出现杜撰一世祖等冒认祖宗的行为发生。加之明清时代一些以"谱师"、"谱匠"为职业者,迎合社会攀附心理,于是为各家族杜撰世系:"攀古人之显者而祖之,系无所承,即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人。"
当然,"攀古人之显者而祖之"的现象,只是部分家谱。很多家谱纂修者是以严肃态度来对待自己祖先世系的。如朱熹主张修谱必须求真存实,"失实不可,厚诬亦不可",他编《(江西)婺源茶院朱氏世谱》的自己家族世系时,经考证认为:"吾家先世居歙州歙县之黄墩。相传望出吴郡。秋祭率用鱼鳖。"同时论证,唐"孝友先生讳仁轨,自为丹阳朱氏而居亳州永城,以孝义世被旌赏,一门阀阅相望,而非吴郡之族",比较实事求是。历代一些严肃的学者对世系上攀附现象也进行了笔伐,如明代周尚文修《周氏宗谱》:"近世作谱者,好高门第,妄援与之闻望为族。殊不知作谱本以尊祖敬宗,却援他人之祖宗为祖宗。"(引自仇家倞:《家谱"攀附"、"杜撰"现象探析与辨伪》)
当然,也并非所有古人都是以显为祖的。如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看到社会上不少人以显为祖、以祖为荣的习俗时,一度动了将朱熹拉为自己祖先的想法。有一次上朝,问到一位也是朱姓官吏的祖先时,该朱姓官吏并未以朱熹为祖。朱元璋想:既然这位小官也没有与朱熹拉上关系,我何必一定要以朱熹为祖呢?出身皇觉寺有什么不好!于是打消了以朱熹为祖先的念头。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