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世王会专栏 > 详细内容
- 开封三槐王氏清风誉满天下
- 发布时间:2011/11/23 阅读次数:847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开封三槐王氏清风誉满天下
周宝珠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河南大学教授,他经过多年研究和实地考察写出了《开封三槐王氏清风誉满天下》的重要论文,反映了开封三槐堂许多重要内容,有的还是鲜为人知的祕闻。本文是其中的一部分。
三槐王氏是王氏族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派,它的命名是因为其始祖王祜手植三槐于庭,建立三槐堂而得名。中国姓氏的发展演变,与每个姓氏在历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有很大关系,在这些名人身上大都强烈地表现着中华民族固有的种种美德,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研究姓氏文化,决不是因袭古代的谱牒之学,而是与如何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当然,姓氏本身的许多历史问题,也要实事求是的加以澄清,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文正是依据以上宗旨,草而成篇,不妥之处,望能得到指正。
王祜“著籍”开封
王祜,在不少史籍中又作王祐,原籍大名莘县人(大名今属河北,莘县今属山东),官僚家庭出身。其祖名言,官滑州黎阳令;父名彻,官左拾遗。祜以文学见长,初仕于后晋,历汉、周,北宋建立,拜监察御史,后不断升迁,为知制诰,成为宋太祖的重要谋臣之一。
关于王祜在开封的安家落籍一事,宋人苏舜钦写的《王公(雍)墓表》称:“公讳雍,字子肃,世为魏人。自烈祖祜历职中禁,如有第京师。”苏氏撰写的《王公(质)行状》迹云:“公讳质,字子野,其先占籍大名,由公(祐)贵,始居京师。”以上所引资料,都说明王祜在京师开封安家,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再具体一点说,究竟始于何年?据宋人张方平的《懿敏王公神道碑》记载:王素“祖祜,国初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始家京下,著籍开封。”《宋史·王祐传》云,祐于乾德三年(965年)为知制诰,开宝二年(969年)以知制诰出任大名府,这中间就是王祜在开封安家的时间。这次安家,张方平称之为“著籍开封”,表明他在开封有了籍贯,也就是在开封落户了。追溯这支王氏的历史“其先太原人”,到王言、王彻时,“占籍大名”(5),而王祜又“著籍开封”,其迁移之迹甚明。
三槐堂的由来及其背后的历史秘闻
王祜的府第为什么称为三槐堂?古代的正史及王氏族人所写的有关记载,或过于简略,或由于某种政治的原因,都没有道出其中的奥秘,而只是粗粗叙述王祜手植三槐的过程,其中丰富的历史内含就被掩盖过去了。如王祜的孙子王素在《王文正公遗事》一书里说:“先晋公(指王祜)知远大,尝语人曰,此儿(指其子王旦,即王素之父)异日至公辅,因手植三槐于庭以为识,其槐今老,荫茂可爱。”《宋史·王佑传》亦谓:“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这样一样,仅仅说明王祜对其子王旦官运的预测,其积极意也就无可言语了。
其实,历史的真相往往有由于某种政治原因而被掩盖着,三槐堂就是其中之一。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应王素之邀,写了一篇《三槐堂铭并叙》,曾这样说:
“故兵部侍郎晋国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其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相真宗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6)。……”
这里,苏轼把王祜“以直道不容于时”与手植三槐联系起来,是隐约的想说出一段历史秘闻。看来,他还是没有那种勇气直说罢了,倒是宋人的某些笔记记述,比正史更有价值。邵伯温曾云:
“王晋公祜,事太祖为知制诰。太祖遣使魏州(即大名),以便宜付之,告之曰:‘使还,与卿王溥官职。’时溥为相也。盖魏州节度使符彦卿,太宗之妇翁、夫人之父,有飞语闻于上。祜往,别太宗于晋邸,太宗却左右,欲与之言。祜径趋出。祜至魏,得彦卿家僮二人挟势恣横,以便宜决配而已。及还朝,太祖问曰:‘汝能保符彦卿无异意乎?祜曰:臣与符彦卿家各有百口,愿以臣之家保符彦卿家。’又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长,愿陛下以为戒。’帝怒其语直,贬护国军行军司马,华州安置,七年不召。太宗即位,谓辅臣曰:‘王祜文章之外,别有清节,联所自知。’以兵部侍郎召,不及见而薨。初,祜赴贬时,亲宾送于都门外,谓祜曰:‘意公作王溥官职矣。’祜笑曰‘某不做,儿子二郎必做。’二郎者,文正公旦也。祜素知其必贵,手植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果然。天下谓之三槐王氏(7)。”
邵伯温的这段记载,除以王溥官职一事相许有误外,其整个事情的叙说是详细的,因果关系也是相当明白的,不过,有些事实仍需要做进一步补充。
关于王祜到魏州代符彦卿事一事,时间是在开宝二年(969年)八月。符彦卿原为后周重臣名将,任天雄军节度使、管内观察使、大名尹、领大名府,坐镇一方。入宋后,官加太师。他出身于将家,“通略有谋,善用兵(8)。”二女,一为周世宗皇后,一为宋太祖弟赵光义之妻,在宋初中央集权活动,及赵匡胤兄弟矛盾中,他成为一个猜忌对象,那是毫不足怪的。乾德元年(963年)六月时,宋廷即以符彦卿久镇大名,专恣不法,属邑颇不治,特选强干者往莅(9)。“当时曾以大理卿奚屿到大名府属县馆陶任职,对符彦卿有一定的牵制和威慑作用。事实证明,符彦卿是个长于军事而疏于政事的官僚,他将政事委于牙校刘思遇,而刘则“怙势敛财货,公府之利,多人其家,彦卿不之觉。”在那个时代,藩镇“率遣亲吏受民租,概量增溢,公取其羡余,而魏郡尤甚。”宋太祖曾派参常官到那里收民租,“由是概量始平”。朝廷下诏,以当地多取之羡余粟“赐彦卿,以愧其心(10)。”由此可知,宋太祖对符彦卿早有不满,当属事实。
开宝二年,有关符彦卿的“飞语”传到了宋廷,太祖决定对他采取非常行动,派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王祜权知太名府。王祜临行时,太祖曾说:“大名,卿之故乡。古人所谓昼锦者也(11)。”并且许他以“便宜”行事之权,又许他事后以宰相之位。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给予重权,许以相位,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要除掉符彦卿这个心腹之患。不过,当时王溥早不在相位,任宰相的是赵普(12),因此,宋人叶梦得的有关记载,可校邵氏之失,并可寂其缺。叶氏云:
“太祖与符彦卿有旧,常推其善用兵,知大名十余年。有告谋叛者,亟徙之凤翔,而以王晋公祜为代,且委以密访其事。戒曰:‘得实,吾当以赵普所居命汝’。面授旨,径使上道。祜到,察知其妄,数月无所闻。又驿召面问,因力为辩,曰:‘臣请以百口保之。’太祖不乐,徙祜知襄州,彦卿竟亦无他。祜后创第于曹门外,手植三槐于庭曰:‘吾虽不为普,后世子孙必有登三公者。’已而,魏公果为太保。……余尝亲见其家子弟言之(13)。”
显然,叶氏是根据三槐子孙的传言而载,而这些传言在《文正公遗事》中却被略去了许多重要内容,究其原因,应是为宋太祖猜忌大臣,对王祜食言有所避讳,不敢直书罢了。综合以上记载,关于王祜手植三槐一事,可以明确几点:
第一,符彦卿镇大名,早已引起宋太祖的猜忌和不满,所谓有“飞语”上闻,并非一般问题,而是有人告其“谋叛”,罪莫大焉,必以重处而后快。这是事情的起因。
第二,宋太祖为解决符彦卿的问题,不惜一切,许王祜以“便宜”行事之权,并以赵普之相位许诺,意在使王祜找到一个理由,去掉自己的隐患。在当时处置节度使个问题,如果行事者得此“优厚”条件,找一个借口是不会困难的,宋太祖明白此点,也想利用此点,这个意向是明白无误的。
第三,王祜到任后,不是依据“飞语”找证据,按旨意行事,而是搞了调查研究,“察知其妄”,所以当宋太祖驿召面问时,敢以直言相告,以自己家百口作保障,说明符彦卿无“谋叛”之罪,做到了一个正直官僚应做的事。
第四,王祜除了证明符彦卿无罪之外,更向宋太祖当面直言,要其吸取五代暴君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这需要有极大勇气,不仅不怕皇帝许官一事而食言,而且还有丢官的危险。但王祜为的是国家长久安宁才这样做的,对皇帝食言坦然而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政治家风度。
第五,由于王祜没有按宋太祖旨意办事,当然也没有获得相位,但他认为自己做得正确,又感到儿子的才华,所以才手植三槐于庭,“此其所以志也”。历史的事实证明,其子王旦果在真宗时做了宰相,天禧初,进位太保,后又加太尉兼侍中,死后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实现了王祜的宿愿(14)。由于王祜的预言及这个历史的巧合,再加上他的其他德政,欧阳修摘其要者总结为三条:“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拒卢多逊害赵普之某,以百口明符彦卿无罪,故世称王氏有阴德(15)。”
的确,在那个时代,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能够这样做,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后人称道,好心终究得了好报。不过笔者认为,王祜在京应是先有居第,明符彦无罪之后,才手植三槐于庭的,其后人再写成匾额,居第就以三槐堂而命名了(16)。
关于三槐堂的具体位置,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说:“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开封地志中亦有关于三槐堂的记载,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云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云在望春门外,其实都是指曹门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李所云系明代城门称号,明人《如梦录》卷1云:“东门名仁和门,……以通曹州,俗呼曹门(17)。明开封城东西两面城墙,即宋开封里城城墙,所以李、周二人所指是一个地方。这座三槐堂的房屋建筑,在“金季兵毁”(18),然而槐树犹存,直到清末民初时期。清代时,有人在三槐堂遗址上建立一座儒、释、道合一的三教堂(19),坐落在今开封曹门关北后街,犹有道民在此活动。有人说,三槐堂在大名莘县,实属后人误传或仿作(20)。
开封三槐王氏墓群
三槐王氏的始祖是王祜,自在开封建立府第,其子孙就逐渐落籍开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生在开封,有的当官死在外地,也要千里迢迢把灵柩运到开封来安葬,因为这里有王祜、王旦等人建起的坟茔,其中有史可查的如下:
王祜,王元为三槐王氏成员,崇宁四年(1105年)十月癸酉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原,“从晋公(王祜封晋国公)兆也(21)。”这个“兆”字,即指晋公墓地的意思。另外,据《王文正公遗事》云,朝廷曾遣使至王旦家,称“开封府奏,有盗称,曾至王某坟所,可煞动诸子。”而诸子不知其事,结果受到朝廷批评,此坟应指王祜墓。
王旦。王祜次子,是三槐堂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人物,欧阳修曾应王素之请,撰写《太尉文正公神道碑铭》,记载王旦于天禧三年(1019年)九月甍于家,十一月庚申葬于开封府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其后之开封地志,如《汴京遗迹志》、《宋东京考》、光绪《祥符县志》等均有记载。大边村在今开封城东,即宋东京外城新宋门外,距城很近,为唐、宋著名村子。王旦墓高大,石人石兽等物,一直保存到本世纪五十年代。
王雍。雍乃王旦长子,庆历四年(1044年)七月甲子卒于钱塘官舍,年五十八,是年九月,其子奉丧还都,十月甲子,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先茔(22)。
王素。素乃王旦第三个儿子,熙宁六年(1073)三月甲寅卒,其年五月庚申,葬于开封县新里大边村文正公原下。(23)
王质。质乃王旦弟旭之子,庆历五年(1054年)七月二十六日卒于陕州任所,“家贫,柩不能还先茔,朋旧在要官者皆力之,遂得还京师”(24),“葬于某所先茔之次(25)。”
王毖及夫人李氏。毖乃王质长子,卒于夔州官舍,夫人李氏几经磨难,独护丈夫灵柩还京师。李氏卒于元祐四年(1089年)五月二十四日,是年六月七日,与其夫合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原(26)。
王元及夫人晁氏。王元乃王旭之孙,崇宁四年(1105)十月癸酉,“葬于开封县大边村之原(27)”。夫人赵氏卒于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十八日,崇宁四年十月九日在安葬王元时,“以夫人衬”(28)。
以上是根据正史、地志及有关墓志等所列举的数人,其实从正史、墓志中所列出的三槐王氏系表(见附录),可以肯定地说,安葬在开封大边村的还有很多,只是限史料,一时无法全部查清。即此可知,大边村有一个宠大的三槐王氏墓群,这是他们落籍开封的又一重要证据。明《正德莘县志》卷4《冢墓》类称:“宋魏国文正公王旦墓在县治东北二里许旧群贤堡”,这是不真实的。该县志作者在《考证》中看到了欧阳修所写在王旦神道碑铭,已知王旦葬于开封大边村,但其笔锋一转,又说:“或谓王佑之墓,为子孙显官者墓,未可知也,姑述以期后博古者。”这个辨白,显然是无力的,因为王祜、王旦等大批显官人物,均葬于开封。莘县确亦有王氏墓地,那只能是王祜先人之茔墓,而不能与三槐王氏之新茔混为一谈。
三槐王氏清德清风满天下
两宋之世,三槐王氏,为宋大族(29)。在朝居官者不计其数,政绩与家风上很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不仅对王氏子孙,也包括其他族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它的影响。
前述王祜的政绩,宋太宗曾称他是“文章、清节兼著(30)。”这里的“清节”与人称的“阴德”是一致的,此不赘述。王旦更是一个典型人物,多年居官,十余年的宰相,可谓官高禄厚了。但他从不居官白傲,佐真宗,致太平,荐贤才,举寇准,是位忠厚长者,其度量之大,寇准表示佩服。临终前,不为宗亲求官,仍戒子弟:“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枢中。”在家中,他“事寡嫂有礼,与弟旭友爱甚笃,婚姻不求门阀,被服质素,……不置田宅……(31)。”这些都可谓当时官僚们的楷模。王质生于相门,弗骄弗华,以贫为宝。当他在家发现王旦做中书舍人时,“家甚虚,贷人金以赡昆弟,过期不人,辍所乘马以偿之。”并召家人看看这份契卷,告诫说:“此前人清风,吾辈当奉而不坠,宜秘藏之。”他学习先人清风,“终身不贪,所至有冰薜声。”在朝中做馆殿二十余年,“同舍皆显”,而他却“介然不动,惟求外补”,到地方做点实际事情,“故每去一州,则百姓号恸。”王质勇于直言,坚持正义,当范仲淹以言事贬官时,人们害怕权贵报复,多怕事远避,而他却毅然宴范仲淹于都门,不怕“朋党”大帽子的牵连(32)。
的确,三槐王氏有许多被人们称道的政风和家风,诸如贵而不骄,富而知俭,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家族和睦,弟兄相爱,也为他人所羡慕。至于王旦、王素、王质诸人,直道谋身,忠于国事,办了不少益国利民的好事。当金兵灭亡北宋时,三槐王氏中的王伦,其家虽贫,却勇于挺身而出,以赴国难。王伦在南宋之初,以极大的勇气,数次使金,威武不屈,被金人杀害于河间,后人称他为“一代之奇桀”(33),“可谓无负三槐家风矣”(34)。
北宋灭亡时,三槐王氏因避战乱而奔走四方,如河南太康有其后裔,谱系清晰,乃名相王旦之裔。出使金国的王伦,仍王旭后裔,自开封南下,其子孙多落籍于苏州等地(35)。其他或因逃难,或因居官,落籍各地者,足迹遍于浙东之宁波、绍兴、温州、台州等地,海南岛之琼崖王氏,亦云三槐王氏之后,并建王氏大宗祠于乐会田头村。明清时代,随着海外移民的浪潮,这支王氏子孙,漂流至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有的甚至远移欧美,有人评论:“王氏苗裔在海外,可谓无地无有”(36),而三槐王氏后裔确实是重要的一支。
迁居各地的三槐王氏,他们有一种强烈怀旧思想,念念不忘他们先祖的“清德”、“清风”、“家风”,希望保持其优良传统。随着子孙后裔的迁移,这种好的风气也传遍世界各地,弘扬中华民族的种种传统美德。
应当说,讲三槐王氏,就是北宋开封的三槐堂王氏一族,祖籍虽在大名莘县,而其实际籍贯却是开封。后人记述时往往称其祖籍,而忽略实际籍贯,是不准确的。由于祖籍与实际籍贯的差异,不少历史记载缺乏统一性,如有称某王氏为开封人者,又有称莘县人者,本为一人,而却定成两人(37),造成不应有的误会。因此,我们建议,应当准确地叙述三槐王氏的籍贯是开封,这不仅是尊重历史,也为各地三槐王氏寻根问祖提供切实可靠的证据与线索,这对于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