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姬姓,名亶父,人名,又被尊称为“周太王”。 陕西省旬邑县(古称“豳”)人。
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的第35代孙,是周祖后稷的第32代孙。古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吏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他是中国上古周族领袖。周文王的祖父。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而戎、狄等游牧部落却常侵逼。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绵》),古公亶父率姬姓氏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它北倚巍峨的岐山,南临滚滚东流的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东西长约7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岐山山脉绵亘东西,以西北诸峰为最高,山麓的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周原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适于农耕与狩猎,岐山系天然屏障。经占卜后大吉,就决定在此定居。从此姬姓的部落就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疏沟整地,划分邑落,开发沃野,造房建屋。并营建城郭,设宗庙,立太社。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官职庶务,改变了过去游牧民族的习俗,发展农业生产,使周逐步强盛起来。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纷纷皆来归附。因地处周原,初具国家雏形。定国号为“周”。《诗经 鲁颂 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古公亶父约公元前1146年谢世,他有三个儿子:太伯(也称泰伯)、虞仲和季历。古公亶父在位时,非常喜欢孙子姬昌(即周文王),想让姬昌以后能继承王位,但是周人的传统是长子为裔,而姬昌是他三儿子季历儿子。太伯、虞仲明白古公亶父的心思,就欲让位给季历,出游荆楚,在夷蛮之地断发文身,失去了消息。于是古公亶父去世后他的小儿子季历继位,后来季历又传位给姬昌。周武王姬发在位时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而太伯最后在东部沿海建立了吴国,在春秋时期曾经称霸一时。
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是一位远见卓识,英明果敢的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缔造者之先驱。使周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季历
季历 周太王古公亶父少子(三子),文王姬昌之父。一作王季、公季,其兄太伯(也称泰伯)、虞仲,太伯后来在太湖流域创建了吴国。季历继位后,承古公遗道,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享有征伐西部诸侯的权利。后因权重遭忌,为商王文丁所杀。
姬昌
姬昌象
季历之子,姓姬,名昌。昌之生母为挚任氏之中女太任,有贤名。《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季(历)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死后谥为文王。文王能「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父)、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西伯能遵从先人之法,继承祖先的业绩,礼贤下士,日益强盛。殷纣王恐其不利于己,将其囚于里。闳夭以有莘氏美女及奇物宝马献给殷纣,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以后西伯昌先后征伐犬戎、密须、耆国、崇侯虎等国,并自岐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为讨伐商纣作积极准备。他死后,太子发继位,是为周武王。武王完成了文王讨伐商纣的遗愿。
又名:文王
性别:男
所属年代:商代
出生年月:前1152年农历九月十五日
去世年月:前1056年
在位:50年
相关事件:文王伐纣, 文王羑里演周易
相关人物:周武王, 商纣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姬姓 ,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课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画像,都来自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
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时,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
《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王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据《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
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诗经·大雅》中有颂诗。
姬昌百子
姬昌之子姬发象
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 有17个:
姬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93;、姬度、姬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姬聃堣、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姬葡、姬伯廖、姬虞仲
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
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母太姒。
管叔鲜(姬鲜):武王弟,封鄘国。一说封地在管。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三。母太姒。
姬旦:武王弟,周公。其子封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四。母太姒。
姬?#93;:召公?#93;,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蔡叔度(姬度):武王弟,封卫国。一说受封蔡,后叛乱被放逐。其子胡又被封于蔡,为蔡国始祖。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五。母太姒。
曹叔振铎(姬振铎):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六。母太姒。受封曹国。
成叔武: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七。母太姒。
霍叔处:武王弟,封邶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八。母太姒。
康叔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九。母太姒。
姬聃堣(焻季载):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十。母太姒。受封於沈,建立沈国(今栳南平兴县北),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郧叔武:周文王子。
毛叔郑:文王多子女,其中有个叫郑的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跟随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于是被称为毛郑、毛叔郑(与周文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郧叔武一样)。
毕公高: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子毕公高后。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据说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采邑命氏。
姬葡: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临城)为伯爵,史称郇伯、郇侯,建立郇国。
姬伯廖:周文王子。
姬虞仲:周文王子,其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
姬昌的姓氏是“姬”,为什么他的大儿子伯邑考不是跟随姬昌姓“姬”?
是姬姓没错.伯夷考.伯是兄帝排名,说明他是老大.夷考是名.古代兄弟排名是"伯,仲,叔,季"像周文王的大伯叫太伯,二伯叫仲雍.伯夷考几个弟弟有叔度,叔振铎,最小的不能叫叔了,叫冉季载.伯夷考早死,没有封国.要不然应该叫?伯夷考.就像振铎封于曹,叫曹叔振铎.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
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 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 季载最少。
姬发
周武王姬发是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 被商纣王残杀,故得以继位。武是他死后的谥号。他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3岁。
文王在位50年,做了许多灭商的准备,他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使周繁荣兴盛起来。姬发继位后,继续任姜尚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为助手,积极筹划灭商的事宜。当时,商纣王愈加荒淫残暴,穷奢极欲,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他抓住了这个时机,把都城由丰迁至镐,又对商作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有800个诸侯前来孟津会盟。这次行动锻炼了军队,取得了实战经验。
两年后的春天,一切准备就绪,姬发亲自率领战车300辆人,虎贲3000人,甲兵45000人,联合各小国兵力,东进伐纣王。他们在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的罪状,表示要替天行道,天来惩罚他。这次集会极大地鼓舞了伐商联军的士气,明确了作战的意义和肩负的使命,更有信心投入到灭商的战斗。双方在牧野展开了决战,一方众志成城,是正义之师,一方仓促上阵,无战斗之心。商军很快倒戈,全线崩溃。周军直抵商都朝歌城下,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声速占领商都,商王朝宣告灭亡。武王灭商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具体时间还不十分确切,现在一般认为应该是公元前1057年。
姬发攻灭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奴隶制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周公对商民进行安抚以稳定天下形势的办法。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如封姜尚于营丘为齐国,封周公于曲阜为鲁国。他还纣王子武庚留在商都,封为殷侯,这大大安定了商的遗民,减少他们的敌对情绪。与此同时,他又释放囚犯,赈济贫民,发展生产,从而促进了西周初年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西击建国后的第三年,姬发因病去世,诵继位,是为成王。由于成王年纪尚下,由周公旦摄理朝政。周武王建立新王朝代替腐朽的旧王朝,成为历史上有数的名王之一,受到后人称颂。
周成王
周成王(前1055年—前1021年),汉族,姓姬,名诵,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
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闻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召公奭也怀疑起来,史称“三监之乱”。周公率兵东征,三年后平乱,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夺商、卫、邶、鄘四国封地。周公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写了一篇《无逸》。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成王年幼即位,不能执掌政事。其叔父周公旦(武王弟)为避免各诸侯反叛,便自己摄政当国,安定大局。管叔、蔡叔不信任周公,挟殷商后代武庚一起作乱反叛,周公奉成王之命东征讨伐,平定叛乱。成王长大,亲自执掌政权后,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命召公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西),后来成为东周的都城。成王还命令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周公、召公率师征服淮夷及在淮夷 之北的奄国 ,使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成王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和睦,歌颂太平盛世之声不绝于耳。成王与其子康王统治时期,合称成康之治,是周代的兴盛时期。
后世以“成康之治”评价成王与其子康王的政绩,史称当时天下安宁,四十余年不用刑罚。
周公辅成王
周成王姬诵,是周武王的儿子,即位时13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庚(商纣王的儿子)的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四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
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奭(与周公同父异母的弟弟)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奭,他决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公元前1036年,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
《史记》记载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後,国於宋。□正义今宋州也。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正义尚书洛诰云:“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以居邶、鄘、卫之众。”又多士篇序云:“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按:是为东周,古洛阳城也。括地志云:“洛阳故城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筑,即成周城也。舆地志云‘以周地在王城东,故曰东周。敬王避子朝乱,自洛邑东居此。以其迫厄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之’。”按:武王灭殷国为邶、鄘、卫,三监尹之。武庚作乱,周公灭之,徙三监之民於成周,颇收其馀众,以封康叔为卫侯,即今卫州是也。孔安国云“以三监之馀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惩其数叛,故使贤母弟主之”也。晋唐叔得嘉谷,◇集解郑玄曰:“二苗同为一穗。”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集解徐广曰:“归,一作‘餽’。”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集解徐广曰:“尚书序云‘旅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集解孔安国曰:“封命之书。”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集解孔安国曰:“告康叔以为政之道,亦如梓人之治材也。”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集解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正义奄音於险反。括地志云:“泗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即淮夷也。兖州曲阜县奄里,即奄国之地也。”迁其君薄姑。◇集解马融曰:“齐地。”□正义括地志云:“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薄姑氏,殷诸侯,封於此,周灭之也。”成王自奄归,在宗周,□正义伐奄归镐京也。作多方。◇集解孔安国曰:“告众方天下诸侯。”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集解孔安国曰:“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古文尚书序,周官,书篇名。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集解何休曰:“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集解孔安国曰:“贿,赐也。”马融曰:“荣伯,周同姓,畿内诸侯,为卿大夫也。”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正义钊音招,又古尧反。任,而针反。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於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集解郑玄曰:“临终出命,故谓之顾。顾,将去之意也。”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集解应劭曰:“错,置也。民不犯法,无所置刑。”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集解孔安国曰:“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也。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也。”作毕命。
成康之治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周康王两代,前后约四十七年(前1042年—前896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其中在周成王在位年间,因成王年幼,主要是周公旦摄政,平定了管蔡之乱并实行封建制度,将周朝的统治扩及东方商朝人的统治旧地。
周成王年谱
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庚(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
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
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奭,他决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周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周康王
个人生平
康王[1],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汉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毕原。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
周康王塑像
。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姬钊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把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20年至前996年,在位25年。《考古》杂志2007年3月发表了朱凤瀚的文章《尧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介绍了香港地区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铜器尧公簋,其铭文有“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的内容。据陈久金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就此专门召开会议,认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来纪年的王为周康王,以此器作为周康王在位超过28年的证据[1]。
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8年,楚国的大夫椒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之功业。椒举提到周康王有“酆宫之朝”的功业,杨伯峻指出酆宫为周文王庙,在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2]。
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四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代的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
康王即位
与其父周成王类似,姬钊在即位前并没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和资质。为此,周成王自然有些担心他不能继承大业,更怕儿子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而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败在手里。他想到自己虽然资质平平,但由于有了周公的尽力辅佐,国家还是治理井井有条,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绩。因此,周成王自然想到要给儿子安排周公式的人物来辅佐他。思前想后,他心中已经有了不二人选,那就是召公和毕公。正是这两个人和周公同心协力,共同辅佐自己,才有了现在这个大好局面,让他们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自然是很放心了。其实,姬钊这个人能力不错,很有作为,只是没有显露出来而已,或者是他的父亲周成王没有发现也有可能。
于是周成王临终前,便要求召公、毕公辅佐姬钊,并将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床前,立下遗嘱。在遗嘱中,周成王要求大臣们根据遗嘱的精神辅佐、约束周康王严格恪守周文王、周武王的遗训,使他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并认真推行,能够制定严密的法律法令并真正实行而不违背,总之就是希望周康王在众大臣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度过难关,使周王朝强盛起来,使周康王成为一代明君,而不至于碌碌无为而成为昏君。
应该说,周成王的遗嘱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周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周成王在选择接班人方面算是选对了。周康王登基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在登基仪式上,召公宣读了周成王的遗嘱,还将周康王带到祖庙,向他讲述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要求周康王牢记文王、武王、成王的遗训,严格要求自己,勤谨治国,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
政治统治
周康王作了《康王之诰》,除了用大量篇幅来叙述登基事项,更有不少关于加强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军队等治国政策。登基伊始,周康王就已经制订出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
之后在他在位的十六年间,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着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着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由于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期间,周朝就已经比较强盛,后来再经过周公、周成
周康王时期的甲骨文
王的努力,周朝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周康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
生活好了,犯罪案件也少了,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司马迁甚至在他的《史记•周本纪》中说成王末年和周康王统治期间,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多年不用。虽然有所夸大,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康王治国的成功。所有这些,跟周康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军事方向
军队经过一番行之有效的治理整顿,战斗力也大大提高。当时的鬼方是北方游牧族,他们长期在马上游牧,骑术精湛,机动性极强,由这些牧民所组成的骑兵战斗力就特别强。于是这些游牧族就经常侵扰中原地区,抢掠财物,杀人放火,给边境带来极大的隐患。周成王期间周军忙于镇压东方的武庚和管叔、蔡叔的武装叛乱,从而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结果鬼方乘机对周军兵力相对薄弱的西北边境发动经常性的侵扰,给周朝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威胁。为了使国家长治久安,周康王果断做出了发动征伐鬼方战争的决定。这次决定是经过一番谨慎的考量和充分的准备的。一方面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军队经过治理整顿,战斗力大大提高,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已经是胜券在握了。于是,周康王命得力将领率领大军进攻鬼方。
鬼方之战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军进攻鬼方(今陕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一次作战。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周初,武王灭商后曾将其放逐至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时入贡。后因周军镇压东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进攻东部的准夷等而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机从岐周(今陕西岐山)以西和陇(今陕西干阳、陇县)之间,经常对西周西北边境侵扰,威胁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二十五年,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多人,俘获其4名首领及以下1.3万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周军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安。下安宁,旧史家夸称当时“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作战,战斗力已经大大增强的周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歼灭敌人四千八百多人,俘获一万三千多人,并缴获大量车马和牛羊等战利品,使边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安定。这样,周朝在周康王的统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成为周朝的盛世。后世便将周成王末年和周康王在位的这一段时间,誉称为“成康之治”。公元前979年,周康王去世,其子周昭王姬瑕即位,周王室开始走向衰微
周昭王
概述
中国周朝第四代王。汉族,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问鼎周疆。
周穆王
周朝第五代王,姬满。周昭王之子。我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公元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根据汲县西战国墓所出土的《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穆王13年-17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黑海之间的旷原,这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周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并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朝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所载,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尚见于先秦史书及六朝至怪小说。《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太平御览》卷七四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地方国家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
继昭王而立的是穆王满,他在位长达55年之久。他好大喜功,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西征犬戎,俘虏他们的五个大王,并把他们迁居到太原。东方的徐国率领九夷侵扰周朝边境,穆王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平定了叛乱。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据说他以造父为车夫,驾着8匹千里马,带着7队选拔出来的勇士,携带供沿途赏赐用的大量珍宝,先北游到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再折向西巡,游览了今天新疆境内的许多名山大川,传说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瑶池为穆王设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又登山眺望远景,在山顶大石上,穆王刻了“西王母之国”五个大字,作为纪念。然后,穆王继续西进到大旷原,猎到了许多珍禽异兽后,返程东归,回到洛阳。穆王西巡历时2年多,行程35000多里,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途所经邦国,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
周共王
周共王,姓名姬繄扈,穆王子(“繄扈”,拼音:yī hù),西周第六代国王,生卒年不详,穆王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毕原谥号共王(“共”,拼音:gōng)。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周穆王之子。
姬黳扈继位时,国家因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弄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 分明,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开始衰落下去。
姬病死后的庙号为共王。
《国语·周语一》载,密康公跟随共王游于泾上时,有三女子自愿献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叫他不能要这三女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况一个小国的君主。密康公不听,接纳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灭掉。
周懿王
周懿王,名叫姬囏,西周第七代国王,周共王之子,谥号懿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懿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899年至前892年。《史记》云“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前892年周懿王崩,周孝王继位。
《史记》记载懿王在位之时,周王室开始走上衰微之路。《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
姬坚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省举平县东南)。
周夷王
周夷王烹杀齐哀公
周夷王,名姬燮,生卒年不详。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孝王死后继位。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燮,原为懿王太子,懿王死,就由他继位,但他懦弱无能,被懿王叔孝王夺取了王位。孝王病死,诸侯又依据父子子继的定例,扶立他为帝。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后来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又尖锐化,姬燮曾烹杀齐哀公。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
姬燮继位后的第三十年,病倒,立子姬胡为太子。 翌年姬病死。
姬燮死后的庙号为夷王。
周厉王
简介
周厉王(?~前828)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 公元前858~前84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国人暴动”后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概述
(?~前828)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
公元前858~前82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
死因
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不听贤臣周公、召公等人劝阻,实行残暴的“专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让他们有丝毫的言论自由,以至于行人来往,只能以目光、眼神来示意。于是周朝国势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开始聚众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彘(今山西南部)死在今山西霍县。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周厉王止谤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地,并死在那里。
周厉王 - 攻噩与平定淮夷之战
西周王朝从灭商后经周公及几代周王的治理,公元前9世纪,到成康时期,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西周到懿王以后,国力日渐衰弱,四周方国部落交相发动对周的进攻和侵扰。厉王(名胡,夷王子)时,原来臣属于周的噩国,其国在今南阳东北一带,看到周的势力衰弱,就乘机叛周并企图侵占周的疆土。于是噩侯联络南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进攻周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东都成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附近,严重影响着京畿的安危。
周厉王为了保卫京都和周的社稷,从宗周调来了西六师的部队,又从北部调来殷八师的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噩国的军队。厉王依靠贵族大臣的亲兵来抵御噩国的进攻,周将禹率大臣武公的私家兵车百乘,厮御200人,徒兵千人参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厉王终于击败了噩侯,保卫了成周的安全。
周厉王攻噩之战之后,居住在今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的淮夷,又发兵向周进攻。周厉王命虢仲率兵反击,未能取胜。淮夷气势更为嚣张,又一次发动更加凶猛的进攻,一路浩浩荡荡,深入到周的中心地带,打到伊水、洛河之间,并掠杀无辜平民,抢夺财物。厉王亲临成周指挥反击战,命令周将率精兵反击。
所率的周兵自洛水上游连续发动多次反攻,使淮夷无法招架,只得败退,纷纷逃窜。周军乘胜追击,最后彻底击败了淮夷,斩俘140余人,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400人。
由于周厉王攻噩和平定淮夷的胜利,大振军威,周的军力有所增强,西周王朝国威也有所振作。
周厉王 - 《史记》记载
夷王逝世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登位三十年,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ruì,锐)良夫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zhì,智)。
厉王的王太子静被藏在召公家里,国人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在王太子被人杀了,君王将会以为我对他们记仇而在怨恨君王吧?待奉国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待奉天子呢?”于是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王太子,王太子终于免遭杀害。
召公、周公二辅相共理朝政,号称“共和”(前841)。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在彘地。太子静已在召公家长大成人,二辅相就一块儿扶立他为王,这就是宣王。宣王登位之后,由二相辅佐,修明政事,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诸侯又都尊奉周王室了。十二年(前816),鲁武公前来朝拜天子。
中国最早的改革家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改革家是周厉王,不过他是被记入历史“反面人物”的档案里的。
公元前841年,西周王朝的厉王被拉下了宝座,文献载有“国人”参加。多年来,有的论者赋之以“国人起义”之名,后来甚至有称“农奴大起义”的,并谓其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其实,这都是一场历史的误会,周厉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胆改革的君王政治家。
一、 有关原始文献及疑点
《国语》 、《竹书纪年》、 《史记》中的有关记载摘录于下:
1.《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厉王说荣夷公,……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王流于彘。”
《国语》未载“共和”一事。
2.《竹书纪年》:“八年初监谤,芮伯良夫戒百官于朝……十二年王亡奔彘。国入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3.《史记·周本纪》:“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值得指出的是,《竹书纪年》不同于《国语》、《史记》的地方是,对此事件的记载多出场了一个人物“共伯和”,且唱了“共和”的主角。
仔细推敲上述几条史料,不禁发现,其中有着一连串的问号,1.厉王暴政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原始文件的记载除一“暴”字外,为什么找不出与桀、纣、幽等亡国之君同样荒淫残暴的具体史实?
二、 厉王所面临的局面
上几条引文只简略地说,厉王行“暴政”最主要是因为“好利,近荣夷公”(《史记·周本纪》)。那么,考察厉王为什么“好利”,为什么“暴虐”则是非常必要的。
西周从昭王起就已“王道微缺”(《史记·周本纪》)了,到周夷王时,出现了“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史记·楚世家》)的局面,周王朝的共主地位受到挑战,政治经济下降的幅度十分惊人。至夷王之子厉王胡即位时,周王朝的统治大厦根基已经动摇了。
周厉王面临的是一个在政治上将要失去共主地位,经济走向崩溃的局面:楚竟公然称王,诸侯肆无忌惮地互相攻伐,哪里还把周王天子放在眼里?不景气的王室经济,要承担日渐频繁的周边战争的费用,眼见是入不敷出。厉王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烂下去以至于灭亡;要么革陋除弊,恢复政治、经济上的共主地位。看来厉王是采取了后一种做法。
三、周厉王所采取的措施
周厉王要割除的是一种什么弊政呢?
厉王即位不久,就起用善于理财、时称“好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做“卿士”,任命虢公长父担任卿士之职,让他们负起振兴经济和防御外敌的两大重任。
《国语·周语下》载:“灵王二十二年,太子晋谏曰:‘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自后稷以来宁乱,及文、武、成、康而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难也如是。厉始革典,十四王矣”。细读这段文字,(我们且不论太子晋的评论是否公允),不禁令人产生了几点疑问:为什么将“厉、宣、幽、平”并列? “贪天祸”的含义是什么?连“中兴”之主宣王一起否定,是否可以由此推断以上几王在政策上人体存在着连续性?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应先搞清楚“厉始革典”的真谛所在。
从《诗经》及金文等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厉王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改革。那么,他的“厉始革典”实际内容及其效果如何呢?
在政治上,厉王改变了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了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这一做法自然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被认为是召穆公哀伤周室大坏的诗《荡》,就抗议厉王用“贪暴”之人而不用“旧章旧臣”。“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意思是:你(指周厉王)的品德不明,因此不知道谁做辅佐,不知谁做公卿。然后话锋一转,用训诫的口吻讲起了历史:“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大意是:殷的灭亡不能怨上帝,是殷王不用旧臣的缘故。而“你”现在的做法可是有殷这个“典型”的。这类意见还见于《诗·大雅·板》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意思是王族及世族的子弟才是国家的栋梁。诗中一再强调“大邦”、“大宗”, 意在不要打破旧的政治秩序。《诗序》说:“《板》,凡伯刺厉王也”,郑笺曰,“凡伯,周同姓,周公之胤也,入为卿士”。魏源还认为这个凡伯就是共伯和。无论其是否为共伯和,但其人为“周同姓”的大族是确定无疑的,而且曾一度入为王朝的卿士高官,显见其本人在“大邦”、“大宗”之列。不过,其写诗时大概是已经被厉王撤换了,其怨愤之情,排遣入诗。《诗·大雅·桑柔》:“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这是另一勋贵大臣芮良夫告诫厉王,让他小心谨慎,让他优待功臣宿旧,给他们以爵位。
在经济上,厉王力图振兴残破的王室经济,他抓住了“专利”和农业这两个主要环节。
《国语·周语》:“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这是芮良夫对周厉王所作的谏言。历来认为是芮良夫“反对封建君主与贵族垄断山林川泽的生产”。实则西周时代的山林川泽早巳为各级贵族所有,厉王的“专利”决不是“垄断”的意思,更谈不上“与民争利”,倒是他从贵族占有的山林川泽中规定了若干项向王室交纳的“专项”物质财富,一一对此时人已有论述,本文不拟深论。芮良夫明确指出“今王学专利”,“学”就是讲厉王要在贵族的山林川泽中规定专项的贡赋税收之类的内容。胡寄窗先生说芮良夫“代表了自由小工商业者利益”,这是正确的评价。《逸周书·芮良夫篇》有相似的记载。(芮良夫)戒执政同僚说:“道(导)王不若(顺),专利作威。佐乱进祸,民将弗堪!”又说:“今执政小子惟以贪谀事王,不勤德以备难,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弗堪载上,不其乱而?” “今尔执政小子不图大□,偷生苟安,爵以贿成,贤知箝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并得厥术,惟曰哀哉!”芮良夫称同僚为“执政小子”,说明执政者为中年以下的人,在厉王时代的“执政小于”很可能就是荣夷公。从语气上看显然是以勋旧宿臣的口吻训诫后进的,指责的内容为“专利作威”、“以贪谀事王”。这主要是针对荣夷公帮助厉王在经济上采取了打击贵族经济以加强王室经济的改革措施。而其中的“爵以贿成”则说明爵位的授予开始有了功利主义的倾向一一用金钱出卖爵位以解决王室经济的困难了。
重视农业是厉王改革的又一项重大措施。《诗·大雅·桑柔》:“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惟宝,代食维好”,大意是:你厉王只知道抓农业,以“稼穑”为国宝。正是厉王发展农业的有力佐证。
在军事上,厉王力图改变周边少数族屡次入侵的状况,解决积弱之弊。他派虢公长父在南方作战:“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伐之不克”( 《古本竹书纪年》 )。这是厉王即位三年时的情况:淮夷已进逼到洛邑,已为周王朝的大患,但由于国力不强,故虢公长父不能取胜。经过几年的振作之后,大概是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的,然而史书无载,此不好断言。不过从《史记·楚世家》中可以透露一些消息:“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甚很江汉间民和,……乃立其长子康为句宣王,中子红为鄂王,……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这就告诉我们,在江汉间强大的熊渠,在夷王时即已称王。但到周厉王改革后,周王朝强大震摄四方。绝非即位初期连一个淮夷都不能制伏的状况了。不然,仅因为他的“暴虐”,面对实际上积贫积弱的周王室,熊渠怎么能“畏其伐楚”而自动取消王号?熊渠必不怕纸老虎的。而且“亦去其王”的“亦”字,说明楚去王号前一定有好些诸侯在强大的中央军事势力下被击败,退而臣服,熊渠见了自然畏惧。
在法律上,厉王采取加强法制的措施。这在先秦以来的儒家观念中就是行“暴政”了。周厉王在宗法观念极强的时候,为了保证经济、政治上的改革,竟不惜使用了高压手段:“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史记·周本纪》)。应注意的是:“以告则杀之”的标准是什么?是无故滥杀吗?显然不是的。早在穆王时已制订“五刑之属”据说有三千种之多,厉王行法,不必草创:刑罚三千,量一“诽谤”之罪必有所本。厉王用法制来维护“革典”的进行,不会仅用卫巫一个人,很可能是以卫巫为首的一个执行法律的特别机构。因为明显不过的是:卫巫一入能监视多少“谤者”?可以推断:卫巫手下的人散在京城中监视在公众场合发表议论的“国人”,而卫巫本人及其亲信则可能留在宫廷周围监视官吏中敢对新政提出不同意见的人。由此可见,厉王为了确保“革典”的进行,采用简单、幼稚粗暴手段的,被反对派(不妨说是保守派)用来指责其行“暴政”,上下唾骂几千年了。然而,厉王的“暴”不过是人们抽象出来的“以告则杀之”而已。
四、周厉王的功过是非
为了维护政权,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杀人,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为什么厉王则独享此名?与历史上的另几位著名昏君比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
人们对桀、纣的结论是有具体内容的: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以酒为池,县肉为林”(《史记·殷本纪》)。追求个人糜烂的生活,是一切昏暴帝王的共同点,然而对于厉王,《国语》只载其“虐”,没有一种记载涉及到其个人生活的奢侈腐化、滥用民力的情况。到清代,魏源的说法更集中地概括了幽厉二王的情况, 《诗古微》说: “幽厉之恶,无大于亲小人,而幽则艳妻、奄寺,皆倾惑柔恶之人;厉则疆御、掊克、皆爪牙刚恶之人”。古人称西周昏王,向以幽厉并称,而以幽居前,于贬损之中,尚稍有区别,因为幽王的罪恶比厉王具体得多。魏源说的“疆御”,指的是厉王的卿士、主管军事征伐的虢公长父;所说的“掊克”,指的是厉王另一卿士、主管财政的荣夷公。称二人为“爪牙刚恶之人”,倒说明了厉王的这两个心腹在推行改革时的坚决态度。
由上所知,周厉王是一个面对“积重难返局面”的改革家,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他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就贵族,加之他没有经验(因为是第一人,因此他不可能向前朝借鉴什么),改革的牵涉到了过多人的利益,以至于贵族不满,连“国人”也反对。他进行了一场失败的改革,但他的经验教训对后代的改革者是大有益处的。
评价
有人说周文王、周武王开启的强盛的周王朝败在了周厉王手里。周厉王与他祖上的仁爱不同是,个残暴无德的君主,成天想着法子压榨百姓,国中对他怨声载道。换个角度看周厉王统治时期,西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特别是南淮夷和癋狁交相入侵,威逼京师,周厉王为了挽救西周王朝的统治,对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军功对,内采取了"专利"和"弭谤"的经济和政治高压政策,导致国人暴动,落得暴君骂名,传世文献分别记载了周厉王这一得一失两个方面。
周厉王悲剧的警示
中国历史上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八四一年,是史学家公认的中国历史确切纪年之开始。而这个确切的纪年则是以周厉王被国人撵出国境的真实故事作为标志而记入历史的。国人为什么要将厉王撵出国境?因他施行暴政,残酷地鱼肉百姓,使百姓不堪忍受,于是便被迫揭竿而起,使他变成了流亡国君。为避免权力真空,周公与召公不得不共同主持朝政以扶持太子即位,然则朝廷衰败若江何日下,西周终于很快灭亡了!
学习西周灭亡这段历史、特别是从厉王的历史悲剧中,警示有二:
其一: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厉王乃西周最大的暴君。他专施暴政,贪狠好利又横征暴敛,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不堪忍受的百姓对他讥讽谤议或发点牢骚之类,此乃自然之理又属自然之情也。然则厉王却恼羞成怒,恨不得一口将讥谤者或牢骚者吞掉。为此,他特设监视机关,收罗大批卫巫充当他的“特务”以便随时向他密报抨击他过错的人,致使许多国人脑壳搬家矣。如此天长日久,激起国人更加不满,毅然发动武装暴动而直冲王宫,迫使厉王仓皇外逃而魂断异国他乡。不久后,西周便日落西山而衰败灭亡了。厉王悲剧警示我们:任何强大的权势者,如果视人民疾苦而不顾,横征暴敛而残酷剥削,面对人民讥谤与牢骚而以暴政压服,是注定要走上政败身亡之绝路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今天,作为各级执政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人民的疾苦与冷暖挂心上,多为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与爱戴,使人民的政权永不变色。否则,就可能重演厉王的悲剧,跑不出政息人亡的历史周期率。
其二,堵塞言路乃败政亡国之劣策,广开言路乃兴国图强之良策。曾记否?面对厉王施行暴政,使其“民不堪命”时,召公劝告曰,现在“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这是很可怕的哟!而厉王不但不听,反而大喜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其意是:老百姓怕我天子而不敢再发牢骚了,只能斜着眼睛看我,多好哇!这是因为我消灭了批评讥讽我的人。召公见厉王如此喜昏然而不察乎民情,于是又以比喻劝谏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这段喻劝的今意是:堵塞人民的口而不让他们说话,比堵塞江河的害处更大。就像江河一旦被堵塞,洪水一来就会冲垮堤坝造成更多人伤亡一样;所以说善于治理江河的人,深知排除堵塞而使水流畅通之理,而领导人民也要像治理江河一样靠疏导思想才行。这是因为,人长了嘴就要说话,犹如大地上有山川一样,滋养人民的财产就出在那上,人民的衣食资源才能由此产生。而国家政事的好坏得失都是从人民口头议论中反映出来的。人民心里想什么就会从口中说出来,一旦考虑成熟就会自然发于言语之间,大王为什么要加以堵塞呢?
然则不管召公怎么劝告,厉王都不理睬,继续“防民之口”而堵塞言路,并不断地诛杀讥谤者与牢骚者,这就必然导致国人把他撵出国境而政败君亡的历史悲剧出现。
召公用水来比喻劝告厉王以及厉王不听劝告,疯狂地用堵塞言路来施行暴政的历史故事,留给后世有头脑的统治者一面历史的镜鉴:齐威王何以开创一代帝业而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乎?因他从宰相邹忌的讽喻进谏中获得了广开言路以治国图强的深刻哲理也;唐太宗李世民何以开创封建盛世之贞观之治乎?因他从进谏大夫魏征“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劝君名言中悟出了执政规律,从而海纳百家之谏,广集天下良才矣!……
周宣王
周宣王
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前827 -前781 )。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厉王时国人暴动,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 。 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 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流放地彘( 今山西霍县 ),大臣拥立静为王。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824),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 。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5人伐西戎,得胜 。五年 ,宣王与尹吉甫一起伐猃狁(即西戎)于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在征狁战争中率师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狁向西北退走。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服从 ,向周朝见 。十八年 ,南仲派驹父 、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其时,宣王还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宣王二十二年,继续西周早年的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宣王命周军于西北(今陕西、山西、甘肃一带)、东南(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进攻戎狄和蛮夷的战争。
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 。三十一年,伐太原戎,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 ,都归失败。3 年后 , 伐申戎 , 虽取得胜利,同年却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丧失了调遣的南国之师。宣王死后子幽王继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终于导致西周的覆亡。
晚年的宣王渐渐固执己见,听不进去不同政见。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在鲁国选立继承人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硬逼着废长立幼。鲁人不服,他就兴兵讨伐,使鲁国陷于混乱,这不仅破坏了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引起了同姓诸侯间的不睦,使得诸侯们对宣王更加不满。对诸侯尚且如此,对在朝为官的臣下就更加放肆,更加蛮横无理了。一次,为了一件小事,大夫杜伯触怒了宣王,被判处死刑。他的老朋友左儒急忙上前劝阻,宣王愤怒地斥责说:“在你眼中,只有朋友,没有国君,是何道理?”左儒回答道:“国君有理,臣就顺从国君;朋友有理,臣就支持朋友。现在杜伯并没有罪,不该问斩,所以,臣劝谏大王,不要杀杜伯,否则就会枉杀好人。”“我偏要杀他,你能怎样?”宣王恼怒地说。左儒接道:“臣愿陪杜伯同死。”“我偏偏不让你死,看你能怎么办?”宣王说罢,下令左右斩了杜伯。左儒又羞又气,回到府宅后就自刎而死,此事在大臣间引起一片惊恐。
事后,宣王冷静下来,感到自己确实过分了些,暗暗悔恨,又不好意思明说,以致寝食难安,得了一种怔忡症。一次,他带着臣下外出游猎,借以散心。游猎中,他忽然在车上大叫一声,昏迷了过去,医治无效,几天后死去。后来,就流传开一种说法,说宣王打猎时,忽然看见杜伯从路的左边钻出来,身穿红衣,头戴红冠,手持一张红弓,搭上一支红箭,射中了宣王的要害,夺去了他的性命,这自然是迷信之言,但其死因确实成为千古之谜了。
周幽王
概述
周幽王(前795?—前772),姬姓,名宫湦,是中国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周幽王
姓名:姬宫湦(shēng)
王后:申后 褒姒
周宣王之子。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为元年。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为博取褒姒的一笑,幽王下令,宫内宫外人等,能让褒姒一笑者,赏赐一千两金子。有个叫虢石父的献上烽火戏诸侯的计策,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有个叫郑伯友的大臣劝阻周幽王说,烽火台是为了战时救急用的,这个玩笑开不得。大王现在这样戏弄诸侯,失信于他们,如果到了真有急事时,诸侯又以为大王在戏弄他们,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周幽王不听。
临近的诸侯看到烽火台上起了狼烟,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愣了。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大家辛苦了,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后来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镐京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燃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在古代,国王固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国王如果把国家权力当作儿戏,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灭亡.周幽王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周朝的八百年江山是国历代最漫长的,可惜传到周幽王气数就式微了.
周幽王,姓姬名宫涅,生卒年月不详.他统治期间,先是重用虢石父执政,导致剥削残酷,人民不堪重负,流离失所.后期又专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由此引发西周灭亡的悲剧.幽王遗恨没荒台,满目苍苍秀作堆.人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这首诗表达了后人对周幽王的憎恨.因为如果没有他的昏庸无道,西周就不可能灭亡.
西周自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以来,朝政紊乱,国力日益衰弱.周宣王的时候,在镐京城内有一个红衣儿教满城的儿童唱着这样的一首歌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菔,几亡周国……意是说:黄澄澄的新月,将要升起了,红艳艳的太阳,快要落下了,山桑木的弓呀,箕草做的箭袋,神龙家的女孩几乎就要亡了周国……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都显得神秘玄妙.谶谣最主要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的.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
因此,周宣王听到歌谣后非常吃惊,他问臣们:此歌谣什么意思,是凶是吉?召公说:'檿'是山桑木的名称,可以用来做弓.'萁'是草的名称,可用来做箭袋.据臣的愚见,国家日后将有弓矢之祸!宣王说:如果是这样,杀尽京师所有做弓箭的匠人,毁掉库内的弓矢,怎么样?太史令伯阳父说:臣夜观天象,弓矢之祸将出现在陛下宫,与弓矢无关,后世必有女子乱国!请王勿杀无辜的人、毁军旅的兵器.
周宣王问姜皇后最近宫的嫔妃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姜后说:宫没有怪异,只有先王宫内的一个嫔妃卢氏,年方二十四岁,怀孕八年,才生下一个女儿.
宣王说:这真是咄咄怪事!赶紧派女侍召来卢氏询问原因,卢氏说:妾听说夏朝桀王时,褒城有个人化为两条龙,降在王廷,对桀王说--我是褒城二君,桀王非常恐惧,杀了二龙,将龙涎藏在木椟.自殷朝经历六百四十四年,传了二十八王,都不敢打开木椟看.到了先王厉王时一时好奇打开木椟,龙涎立刻在宫廷四处漫流开来,最后化为一个元龟.妾当时十七岁,因为脚不心踩了龟迹而忽然有了身孕,如今才刚生下一个女儿.宣王说:此女一定是怪物,你抱出给我看一看!
卢氏说:妾疑心为怪物,生下来的那天晚上就让宫女将此女孩扔在御河淹死了!宣王对伯阳父说:此女孩已死,卿试着占卜,看妖气消灭了没有?伯阳父占卜后说:妖气虽然出宫,然而还在人间!宣王传旨,令士兵马上巡访御沟内外,然而女婴已经找不见了.于是写出榜文,挂在各城门口,不论是谁,只要敢收御沟内的婴孩隐匿起来,就满门处死.
西城军卒巡访时看见一个男子背着山桑木弓,一个女子背着萁草织成的箭袋,在街上叫卖.这个男子就是姒.军卒看见,就商量道:如今朝廷臣断定谣歌是山桑木弓萁草箭袋,这两个人必应其事,又说女子乱国,我们放了那个男子,将此女子捉去见天子.姒一见救不了自己的妻子,连忙抱头便跑.跑到郊外,他听见深林群鸟喧噪,有婴儿啼哭的声音.
他进入林,看见百鸟用翅膀上的羽毛覆盖一个躺在青草上的女婴,他想:我妻子被朝廷捉去,估计没有了性命,不如将这个女孩抱回去,抚养成人,也还有个寄托.于是抱起婴儿,奔褒城逃难而去.军卒将姒的妻子抓去见宣王.宣王一听是卖箕草箭袋的女子,就急令推出斩首.
宣王以为杀了这个卖箕草箭袋的女子,便破了周朝倾亡的预言.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十数年后,要让周朝付出最惨重代价的女子,却还是进了周王的皇宫.
这年的七月,宣王崩,他的儿子宫涅即位,是为周幽王.幽王为人性情暴躁,待人刻薄寡恩,而且喜怒无常、狎昵群,什么国家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刚一即位,就打发人四处为他寻找美女.尹球、虢石父、祭公三个奸佞人谗邪欺君.幽王拜尹球为夫,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三人皆谗佞阿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一次三川守臣表称三川地震.幽王笑说: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动表告诉寡人?伯阳父对赵叔带说:以前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现在周如夏商的末季啊!赵叔带骇然问;何以见之?伯阳父说:源塞必然川竭,川竭必然山崩,山崩是预兆,周室天下不出二十年当亡!
这年冬,岐山又崩,赵叔带上表说:山崩地震,是国家不祥之兆,望王抚恤下民,广开贤路,以弭天变,以使社稷无危.虢石父却说:山崩地震,王所谓天道之常,有什么不祥?叔带是迂腐的读书人,不知天道,望陛下详之!幽王听信虢石父之言罢免了赵叔带.右谏议夫褒珦劝谏道:不可罢赵叔带的官职,否则会阻塞谏诤之路.幽王怒,就把褒珦关进监狱.
褒珦在监狱里一关就是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想了许多法子都没有奏效,最后儿子洪德说:我听说天子荒淫,耽于女色.现在褒城姒家女儿十分清丽,家贫无资,若以百金买下这个女子,进贡给朝廷,一定可以赎回父亲.
他母亲同意了,他们家就以百金,买下此女子,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了幽王,替褒珦赎罪.这女子年方14岁,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幽王见美人仪容娇媚,流盼之际,光艳照人.因褒地所进,就赐名褒姒,充入后宫.群臣都谏阻说:色倾人国,自古都有.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丧.陛下宜鉴前朝得失,不可接受此美人.尹球、虢石父却说:种田的多收了几捆禾麦,尚且重婚,王以天子之尊,受一宫人,你们怎么就那么多废话?幽王也怒:有再谏受美人者斩!自此幽王与褒姒坐则腿叠腿,立则肩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一连十日不上朝,与褒姒朝夕饮宴.
皇后申氏逐渐失宠.一天幽王与褒姒在翠华宫,申后忽然来了,褒姒正与幽王谈笑自乐,没有起身迎接,申后心虽有忧怨却口不敢言,回宫后忧容不展.申后自从那天见到褒姒的天姿国色后,就明白自己已年近四十,再也无法以美色和褒姒争一日长短了,惟有终日长吁短叹,郁郁寡欢.太子宜臼看见母亲忧闷,连忙跪问原因.申后说:你父王宠爱褒姒,不分尊卑,今日在翠华宫,见我来了,她仍饮酒自乐,全不退避.将来此婢得志,我母子一定没有容身之处了!太子说:这事好办,改天与数十宫人游御苑赏花时,如果褒姒一同过来,我令宫人将此贱婢乱打一顿.待她禀奏父王,父王不听则已,若有什么事,孩儿必杀之!
申后果然将褒姒打了一顿,褒姒对幽王垂泪说:申皇后无故令宫人痛打妾!幽王变色:皇后怎么敢如此无礼!虢石父、尹球说:臣闻皇后失德,嫉妒之心太甚.幽王怒,下诏废皇后,册立褒姒为正宫.太子宜臼忿恨不平,要杀虢石父.虢石父逃走,来见幽王.幽王怒,命尹球追捕太子.幽王将申后囚禁在冷宫,并废掉太子宜臼.这种处理引起了朝臣的共愤,告老归田者很多.
褒姒天性忧郁,长日紧蹙眉黛,终日闷闷不乐,周幽王为其开颜一笑费尽心思.但千方百计,褒姒却始终不开口一笑.幽王召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进临,褒姒全无悦色.
幽王问:卿不好音乐,不知所好何事?褒姒说:妾无所好.曾记得昔日手裂彩绢,爱听绢裂的声音.幽王说:那你怎么不早说呢?幽王即命司库每日进彩绢百匹,使有力的宫女撕裂,以取悦褒姒.褒姒虽爱听裂绢的声音,却依旧不见笑脸.
幽王问:卿为何不笑?褒姒说:妾平生不会笑.
幽王私下与虢石父说:你若有什么办法让褒后笑一笑,就赏你千金!
虢石父就献计说:先王曾在城外,五里置一烽火台,用来防备敌兵.如有敌兵来则举烽火为号,沿路相招天下诸侯带兵勤王,假如诸侯来了却没有敌兵,皇后必然会笑!
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西部一个叫犬戎的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火烧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
幽王遂与褒姒驾幸骊山,在骊宫夜宴,到处灯火辉煌,笙歌曼舞.周幽王向褒姒解释烽火台的用处,告诉她这是传报战争消息的建筑.那时候,从边疆到国都,每隔一定距离就修一个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驻守.当敌人侵犯边境的时候,烽火台上的驻兵立刻点燃烽火,向相邻的烽火台报警.这样一路传递下去,边境发生的情况很快就能传到京城.而一旦国都受到威胁,骊山的烽火台也点燃烽火,向附属周朝的诸侯国传递消息,诸侯国就会立刻派兵来援助.
褒姒听了周幽王的话后,不相信在这样一个高土堆上点把火,就能召来千里之外的救兵.为了讨得褒姒的欢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让士兵点燃烽火.群臣都来劝谏说:烽火台用来备缓急,必须取信于诸侯,现在无故而点烽火,是戏弄诸侯!以后倘有不测,将用什么东西来让诸侯救急呢?幽王不听,遂点燃了烽火,与褒姒在望边楼欢宴.
烽火在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上点燃起来,刹那间火焰直冲霄汉,像一条逃命的巨鲸一样,不断地一股一股喷出火柱,向黑暗的远处奔腾而去.各地的诸侯乍见焰火冲天,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
没多久,列国诸侯皆领兵至,一路烟尘滚滚,来了却没发现敌寇的踪影,只见周幽王正和褒妃在高台上饮酒作乐,根本就没有什么敌人,才知道自己被国王愚弄了.诸侯们不敢发脾气,只能悻悻地率领军队返回.
褒姒凭栏远眺,见各路军马擎火炬漫山遍野奔跑的狼狈样,觉得很好玩,不禁嫣然一笑.周幽王一见宠爱的妃子终于笑了,心里痛快极了.
等诸侯王都退走了以后,周幽王又让士兵再点燃烽火,诸侯们又急匆匆地带着军队赶来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见诸侯们又上当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笑.幽王说:爱妃一笑,百媚俱生,此皆虢石父的功劳!遂以千金赏虢石父.千金买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此.就这样,周幽王反复点烽火,戏弄诸侯.最后,当烽火再点燃时,已经没有一位诸侯再上当了.
申侯在回去的路上就上表责备幽王弃皇后、废太子、宠褒姒、戏诸侯四事.虢石父奏报说:申侯打算与太子宜臼谋反,因此故意揭露王的过失.幽王说:那怎么办呢?虢石父说:赶快发兵讨伐他,免生后患!
于是幽王发兵讨申.申侯惊:国兵微,何以当敌?夫吕章说:申国近邻犬戎、西夷,主公赶快写信给犬戎,请求他们出兵讨伐无道的幽王,这样就一定可以免掉申国的灾祸!申侯便写信给犬戎.犬戎于是发兵五万,杀奔京师,将周朝都城围得水泄不通.
幽王见此情景,惊失色,对虢石父说:速点烽火以搬诸侯的救兵!幽王点烽火数日,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诸侯之兵却没有一个来的.因为前几次被烽火所戏弄,诸侯以为幽王又想戏弄他们来博取美人一笑,所以都不当回事.不久镐京陷落.
幽王逃奔临漳.犬戎在城放火焚烧宫室,掳掠库内财物.幽王在骊山下被追上杀了.褒姒被犬戎掳去,不知道下落.宫士卒嫔妃,死者不计其数.犬戎在城肆剽掠数月.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如今已被当做笑话.这个爱美人的故事早已超出了个人行为,为了博美人一笑,竟以江山社稷的保护伞--军队为代价,最终只能留下千古骂名.《诗经·雅》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国还有句古话,一笑倾城,二笑倾国,只有无道昏君才能有这样的荒唐之举.
到这时候,各地诸侯才知道原来犬戎真的打进镐京了,于是联合起来,带着队人马来救.诸侯们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天子,就是周平王,然后诸侯们就回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这些诸侯们前脚一走,犬戎后脚就又进来了,而且是经常进犯.当时京师宫殿焚毁,仓库空虚,周朝西边很多土地都被犬戎占去了,边境烽火连年不息.平王就与群臣商议迁都到洛阳.周公说:不可!洛阳虽为天下之,却四面受敌;而镐京,左有崤函,右有陇蜀,沃野千里,四塞为固,所谓天府之国,天下之势,莫过于此.今若弃之东迁,臣以为不可!平王不听,即日东迁于洛阳.
镐京险要的地方都归了秦国,后来秦国凭此灭六国得天下.从此诸侯们各霸一方,展开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残杀.
周平王
周平王(约前781~前720)
中国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姬姓,名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是东周第一位国王。他是周幽王的儿子,母亲是幽王的正室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儿。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越来越有发展,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春秋时期。平王死后,因其太子洩父早死,立平王之孙林为太子,是为周桓王。
周平王
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时,原被立为太子。幽王宠爱褒姒后,废黜了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
有一天,宜臼在花园里玩耍,幽王将笼子里的猛虎放出,打算让猛虎将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胆量,当猛虎向他扑来时,他非但不惊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防大吼一声,吓得老虎吃了一惊,后退几步,伏在地上观察动静。宜臼便从容离去。他知道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与母亲申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祖父申侯。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幽王以后退走了。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不久,因为镐京已遭战争破坏,宜臼在秦国护送下,东迁至洛邑,在晋、郑等诸侯国夹辅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就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在宜臼即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拥立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天子,称携王,出现了两周并列的局面。十余年后,支持宜臼的晋文侯攻杀了携王,周王朝又重新统一。宜臼东迁时,因为秦襄公护送有功,就提升他为诸侯,并答应说:“戎人攻占了镐京和岐山地区(今陕西凤翔县一带),你去攻击他们吧,打到哪里,那里就归秦所有。”不久,岐山以西地区为秦所攻占,秦国从此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大片故土丧失,东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大大衰落了。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宜臼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自己有功,便赐予申侯以封地,并派自己畿内的百姓去戍守。这使百姓离乡背井,十分怨恨。
姬宜臼一度委任郑庄公寤生为朝廷卿士。后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姬宜臼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为郑庄公所操纵,又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闻知,马上赶到洛阳,对姬宜臼施加压力。姬宜臼再三赔礼,郑庄公不依。姬宜臼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作人质。不过这太有损天子的体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周太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姬宜臼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公元前720年,姬宜臼病死。姬宜臼死后的庙号为平王。
周桓王
周桓王姬林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孙。平王病死时,太子姬狐正居于郑国为人质。郑伯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继位。姬狐因一路上哀伤过度,回朝后就病死。姬林便被郑伯和周伯黑肩扶立为天子。 姬林在位期间,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
以前,诸侯死了,其儿子于继位和治丧完毕后,必须赶往都城去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以求得合法地位。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了兄隐公,自立为国君,不向桓 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天子册封的制度被破坏了。公元前706年,楚国以武力逼迫随国国君,要他向桓王提出提高楚国等级的要求。桓王不允,楚国国君熊通 在大骂了姬林一通以后,自行提高等级称为楚武王。姬林接到报告,又气又羞,但也奈何他不得。
姬林继位后,郑庄 公在朝廷继续以卿士身份专权。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就撵走了郑庄公。郑庄公回国后,便制造事端,扰乱周境的安宁,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不久,郑庄公又假 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国。姬林大怒,干脆免去了他卿士的头衔。郑庄公也不示弱,一连五年不去洛邑朝见,表示不把姬林放在眼里。姬林实在忍耐不住,不顾臣 下劝阻,亲自统领军队去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也点起兵马迎战。
两军在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相遇,姬林求胜 心切,派人叫骂挑战。郑庄公却摆好阵势,按兵不动。周军叫骂到下午,还不见郑军出战,都面露倦意,松懈起来。郑庄公乘机挥动大旗,擂鼓冲锋。周军猝不及 防,被杀得大败。姬林只好退兵,自己断后。郑国将军祝聃远远望见,奋臂一箭,射中姬林左肩,亏得铠甲坚厚,伤势还不严重。郑庄公见已经教训了姬林,怕部下 杀得性起,要了姬林的性命,使自己在舆沦上吃亏,忙鸣金收兵,任姬林逃走。
事后,郑庄公又假意派臣下去向姬林赔罪,说本来只准备自卫,没想到部下违反纪律,冒犯了天子。姬林哭笑不得,只好借此下台阶,垂头丧气地宣布免郑庄公之罪。长葛之战使姬林威风扫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于天、辅有四方”的牌子。从此,诸侯越来越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97年3月,姬林病重,召周公黑肩入卧室托付说:“依照祖宗制度,我立了嫡长子姬佗为太子。 但是,我所钟爱的却是次子姬克。今天,我将姬克托付给你,日后如果姬佗寿终,就兄终弟及,让姬克继位。你要尽力办好这件大事。”不久,姬林病死于洛邑。
此后周桓王虽然仍能影响虢国,但已无力阻止王室转衰,也无力阻止诸侯间的互相攻伐。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周桓王去世,葬于今河南省渑池县北桓羊山上,传位于子姬佗,是为周庄王。
周庄王
周庄王(?~公元前682年)
东周第三代君主(公元前697~前682年)。姓姬,名佗。谥号庄王。周桓王之子。公元前697年桓王死后嗣位,在位十五年,公元前682年死,葬处不明。
周庄王
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庄王弟姬克为王,事泄,黑肩被庄王与辛伯所杀,克奔南燕(河南延津)。
庄王在位时,周天子地位继续下降,所控地域日益萎缩。而各大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正在形成争霸之势。
公元前682年,姬佗病死。姬佗死后的谥号为庄王。
周庄王姬佗,是周桓王长子,桓王病死后继位。姬佗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遵照桓王临终时的嘱咐,策划要杀掉姬佗,改立姬克为国君。辛伯劝阻他说:“嫡庶有别,废嫡立庶,这是内乱的根源阿!” 周公黑肩不听。于是,辛伯将这一阴谋报告了姬佗,姬佗就立即捕杀了周公黑肩。姬克见事情败露,逃奔燕国。这件事史称“子克之乱”。
公元前693年夏天,姬佗为了笼络齐国,要将女儿嫁给齐国国君。他让鲁桓公作媒,并派卿单伯先将女儿送至鲁国。冬天,姬佗又派臣荣叔赴鲁,“赐命”(即册封)杀兄自立的鲁桓公,鲁桓公就派人将王女嫁往齐国。
姬佗在位的公元前685年,齐国经历了多年内乱后,公子小白被立为国君,即齐桓公。他不计私仇,将曾几乎射死自己的名臣管仲设计从鲁国接回,任命为相。在 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进行了改革,逐渐强盛了起来。第二年,因为鲁国曾经阻挠过齐桓公即位,齐桓公发兵攻鲁,鲁军迎战于长勺(今地不详)。鲁庄公见敌强我 弱,急于想挥兵攻击,被臣子曹刿劝阻。齐军自恃强大,连续三次击鼓冲锋,都未能奏效,顿时气竭力衰,军心涣散。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战术,发动反击,一 鼓作气地击败了齐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
姬佗晚年很爱少子颓,想立颓为太子,但是没有成功,导致了他死后的“子颓之乱”。
公元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死后的庙号为庄王。
周惠王
周惠王,(卒于前653年或前652年),姓姬,名阆,东周第五代国王,谥号惠王。他是周庄王的儿子,在位25年,病死,葬处不明。
周惠王姬阆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75年)秋,为国,边伯、 詹父,子禽,祝跪等五个大夫,由于庄王生前曾经嘱咐要立庶子子颓为国君,对厘王病死后由姬阆即位十分不满,就联合贵族苏氏,一起拥奉子颓,发动叛乱,攻打姬阆,却被击败后出逃。子颓逃到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又在苏氏陪同下逃奔到卫国。卫惠公由于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敌公子黔牟,就联合南燕,支持子颓。这一年冬,卫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阆,立子颓为天子。郑厉公出面调解周王室之乱,没有成功,于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国君仲父,并且将流亡在外的姬阆安置在郑国的别都栎(今河南禹县),还将王室的器皿用具从成周搬到栎,供姬阆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郑厉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县内)誓师伐子颓,郑、虢联军很快攻入都城。子颓和边伯等5个大夫正在喝酒庆贺,措手不及,被联军杀死。郑厉公和虢公迎姬阆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宝座。这场内乱史称“子颓之乱”。为了感激郑、虢两国的援助,姬阆将酒泉(今陕西省东部一带)赐给虢,将虎牢 (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以东之地赐给郑。这样,内乱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缩小了。
姬阆在位期间,齐国继续东攻西伐,兼并小国,扩大力量。公元前670年,齐军攻灭郭国(今山东省聊城县东北)。齐桓公问当地父老:“郭为何灭亡?”父老回答说:“因为国君爱贤人而恨坏人。”齐桓公不理解,问道:“照各位所言,你们的国君是位贤明的君主,那怎么又会亡国的呢?”父老回答说:“国君爱贤人而不任用;恨坏人而不翦除,所以导致了亡国。”
当时,鲁国的庆父(鲁桓公子)先后杀掉了国君子般、闵公,导致鲁国大乱。时人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就成了著名的成语。鲁僖公即位后,索要避居于莒国(今山东省莒县)的庆父,庆父自知罪责难逃,自杀于莒,鲁国内乱才暂告平息。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酷爱养鹤,平时竟然让他最喜爱的鹤乘座华丽的轩车,享受大夫的待遇,国人怨声载道。公元前660年12月,戎兵攻卫,卫懿公率军迎战,两军相遇于荥泽(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临战前,卫国将士埋怨说:“大王平时如此厚待鹤,现在就让鹤去抵敌吧!”一时军无斗志,被打得大败,卫懿公也被乱兵杀死,成为玩物丧志者的鉴戒。
姬阆晚年宠爱陈国的女子惠后,准备废去太子郑,改立惠后生的庶子子带。公元前655年夏,齐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鲁僖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与太子郑相会于卫国的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南),宣布支持太子郑为嗣君。姬阆十分生气,就指使郑文公背约去联络楚国,自己派人去联络晋国,试图组成周、郑、晋、楚联盟,以对抗齐国。齐国先发制人,连续兴兵攻郑,迫使郑国叛周亲齐,使姬阆募苹撇?/FONT>
公元前652年12月,姬阆病死。死后的谥号为惠王。
周襄王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里的周襄王
?——前619。周朝国王。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执政时间为公元前651--619年。在位三十三年。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襄王崩,其子顷王壬臣立。
——————————————————————————————————
周襄王,名姬郑(公元前?~前619年)。周惠王子。惠王病死后继位。在位33年,病死,葬处不明。
惠王病死后,姬郑担心子带争位而秘不发丧,并急忙派人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马上召集诸侯在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开会,宣布拥护姬郑为天子。姬郑至即位后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讯。
子带不甘心失败,从公元前648年起,几次引导西戎兵攻周,都先后被挫败。公元前636年,姬郑发觉王后隗氏与子带秘密勾结,立即废黜了隗后。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导西戎兵攻周,攻占了都城。姬郑仓皇逃出,避居于郑国的汜(今河南省襄城县),向各国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打着勤王的旗号,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子带当时所在的温,生擒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内乱。这次内乱,史称“子带之乱”。
郑为晋文公举行了庆功宴。晋文公更向姬郑“请隧” (要求在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被姬郑婉言拒绝,而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个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温县和修武县内)赐给晋作为报答。三年前,秦、晋两国已经擅自将允姓的一支戎族迁居到周王朝境内的伊川(今洛阳市南伊河)一带,占据了这块地方。这样,周王朝的地盘仅剩下方圆100多里的弹丸之地。
姬郑在位的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癸丘(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召集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国会盟,而以齐桓公为主盟。姬郑为了感谢齐桓公对他的支持,特地派周公宰孔参加了大会,并将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赐给齐桓公,还声明齐桓公不用行谢恩的下拜礼,以示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认。这次会盟史称“癸丘之盟”,它使齐桓公的声望达到最高峰。六年后齐国名相管仲病死,又两年后齐桓公病死,齐桓公的5个儿子争夺国君的权位,内乱不已,国力削弱,从而使齐国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接着称霸的是宋襄公,他是个空谈仁义道德的诸侯。公元前638年11月,楚国伐宋,宋襄公率领大军迎战于泓(河名,即今河南省柘城西北的漶河)。他认为君子不能乘敌军正在渡河时发起攻击,不能乘敌军未列阵之前冲锋,不能俘虏头上有些白发的敌兵,因而不顾部下一再请战,坐失战机,最后被从容列阵后的楚军打得大败,他自己也受伤而身亡。历史上将他称为十分愚蠢的人物的代表。
公元前632年4月,晋文公率领大军在城濮(今河南省濮县内)之战中大败楚军,声威大振。晋文公将1000名楚军俘虏和100辆俘获的战车献给姬郑,姬郑回赠了100张红色的弓和1000张黑色的弓,并答应晋文公可以征伐其他诸侯。同年冬,晋文公在郑国的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大会诸侯;为了增加他的威望,更派人暗示姬郑应该前去赴会。姬郑感到堂堂周天子竟然落到了唯诸侯之命是从的地步,十分难堪,又慑于晋国的威力,不得不前往。后来,孔子写《春秋》时,将此事写成“天子狩猎于河阳”,以维护周天子的颜面。晋文公这时成为威震中原的霸主。
继晋文公后称霸的是秦穆公。他任用贤才百里奚等人,增强了国力,于公元前624年伐晋,取得大胜,威望大振,连西戎20多个小国和部落都闻风归附,秦穆公被尊奉为西戎的霸主。秦又大力向东发展,扩地1000多里。姬郑派使者送去铜鼓12面,表示祝贺,也就是正式承认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周顷王
周顷王(?—前613年),姓姬,名壬臣,周襄王之子。前619年即位,在位六年,至前613年卒,葬处不明。其子匡王班立。
周顷王姬壬臣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致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时,邾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的诸侯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准备迁都到绎山(也称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南)。占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让民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还是把都城迁到了绎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这虽是巧合,时人却纷纷赞誉邾文公的贤良。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后的庙号为顷王。
周定王
周定王(?~前586年)
春秋时期东周国王。姓姬,名瑜。公元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周顷王之子、周匡王之弟。在位二十一年。定王即位之时,大诸侯国对周王朝及周天子已无尊敬可言,中央权力继续削弱。
周定王年间,当时的春秋霸主楚庄王在东周都城洛邑附近阅兵,他还询问东周大臣皇宫里的九鼎有多重,暗示他已经有了代周称王的野心。定王闻讯,匆忙派大臣去慰劳楚庄王,这才作罢。
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围宋时,造成“易子而食”的惨剧,使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并阻碍了人口的发展。真实地说明了诸侯争霸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生活为代价的。
周定王
周定王崩后,其子周简王姬夷即位。姬瑜死后的庙号为定王。
周简王
周简王姬夷(?—前572)为周定王之子,东周第10代君王。公元前586年周定王死后即位,在位十四年,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故其本人也无要事可述。此期间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位于东南地区,原为楚国属国的吴国兴起,攻入楚国,几乎亡楚。公元前572年九月姬夷病死,谥号为简王。死后葬处不明。子灵王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
周灵王
春秋时期周朝国王。姓姬,名泄心,出生年代不详。公元前571~前545年在位。周简王之子。在位二十七年,修建章华台。因自己喜爱的王太子夭折,哀伤而死。葬于周山(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柏亭山),一说葬于灵山(今河南省宜阳县)。
周灵王在位期间,周王朝国势日益衰败,周天子威信日益低落的时代。各诸侯国通过战争扩张势力,大诸侯国无视周君。强国伐弱国,连年战争,民生疾苦。灵王崩后,其子姬贵继承王位。
——————————————————————————
周灵王,名姬泄心(公元前?~前545年)。周简王子。简王死后继位。因爱子夭折,哀伤而死,葬于周山(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柏亭山),一说葬于灵山(今河南省宜阳县)。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时的公元前546年7月,宋国大夫向戍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国的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
“弭兵会盟”后的10多年间,因为楚国专注于对付吴国,晋国则忙于应付内事,无力开战,所以会盟的10个国家没有发生过战争。然而,各国内部的争权斗争却异常尖锐。“弭兵会盟”也就成为春秋时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会盟以前以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为主,会盟以后却以各国内部大夫间的兼并为主,各国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阶级矛盾趋于尖锐。如公元前555年,郑国执政大臣子孔专制,国人不满,在子展,子西率领下攻杀了子孔。同年,莒国国君比公暴虐百姓,国人愤而杀死了他。公元前550年,陈国贵族庆氏强征庶民筑城。筑城时,夹板脱落了,监督筑城的庆氏以残杀庶民来惩罚,“役人”怒而举行暴动,分别杀死了以庆虎,庆寅为首的大小监工。这次起义吓得陈国的贵族胆战心惊,惊呼难以再统治下去了。
姬泄心的长子姬晋天性聪明,喜欢吹笙,能吹奏出如同凤凰欢鸣一般的乐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对他十分钟爱,立他为太子。不料,太子于17岁时突然得病身亡,姬泄心哀痛欲绝。传说当时有人见灵王如此悲伤,担心这有损他的健康,就利用迷信编造了一段情节劝慰他说:太子现在沟岭上,骑着白鹤,吹着笙。他要农夫转告灵王,暂不必挂念,他现随仙人浮丘公居住在嵩山,十分快乐。姬泄心听了却反而更加怀念太子,日夜不宁,神情恍惚。公元前54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姬泄心迷迷糊糊入睡,梦见太子骑着白鹤来迎接他。他惊醒后说:“我儿来迎我,我应当走了。”于是命令传位于次子姬贵。癸巳日,姬泄心病死。
姬泄心死后的庙号为灵王。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族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族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就如国家、政府重视编修正史和地方志一样。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有谱则家之疏戚有所考,有史则国之隆替有所究,人之有祖,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树高万丈不离根,饮水思源、叶落归根。寻根访祖、承继发扬祖业,是族裔孙之美德。 ★家谱,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各氏子孙生卒何时、葬于何地、客居何方、婚配何氏、生子何人、生女婚配何地何氏,环环相扣,清晰可查。树有根,水有源,有些村距最近一次修谱已数十余年之久,许多的事和人已濒临湮没,若再不及时抢救挖掘,将造成老谱与现有人口无法续上的严重后果,上对不起远逝的祖宗,下对不起未来的子孙。历史的责任已经推到了你我辈的面前,重修家谱,承前启后,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王彻
王彻,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 同光三年(925)状元。
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九页至第 九百五十二页中记载:“同光三年……今据礼部奏,所放进士 符蒙等四人,既慊舆情,颇干浮论,须令复试,俾塞群言。…… 况王彻体物可嘉;属辞甚妙,细披制作,最异侪流。……其王 沏改为第一,桑维翰第二,符蒙第三,成僚第四。”《旧五代史》 第三十二卷、《唐书》第8卷庄宗纪中记载:“癸酉,诏翰林学士 承旨卢质复试新及第进士。……丁亥,礼部贡院新及第进士 四人,其王沏改为第一,……礼部侍郎裴皞既无黜落,特议宽 容。今后新及第人,候过堂日委中书门下精加详复”《玉芝堂 谈荟》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后唐同光中状元王彻。”据 此可知,王彻为同光三年状元。据《宋史·王祐传》:“大名莘 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可知王彻官至左拾遗。《玉 芝堂谈荟》作“彻“勘误。可知王沏为王彻之误称。
王祜
王祜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一作叔子(《舆地纪胜》卷六九),按:祜或作祐,其字景叔,当系景慕西晋羊祜(叔子)之为人。百衲本《宋史》本传及卷二八二《王旦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并作祜,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遇魏东郊》诗亦云“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故当作祜。大名莘(今属山东)人。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历魏县、南乐二令。入宋,拜监察御史,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太祖乾德三年(九六五),知制诰。又加集贤院修撰,迁翰林学士(《东都事略》卷三○)。开宝二年(九六九)权知潞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徙知襄州,移潭州。太宗太平兴国初,知河中府。入为中书舍人,充史馆编修。雍熙四年十月,特拜兵部侍郎(同上书卷二八),月余卒,年六十四。《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王祜(亦名王佑),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时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开宝二年(969年)之间。
王祜落户开封的具体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说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说在望春门外。这仁和门和望春门实际指的都是曹门,即今曹门关中街偏北一带。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祜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祜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祜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
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旦
王旦(957~1017) 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景德二年(1005年),加封为尚书左丞。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景德三年(1006年),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有文集20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王旦传)
王旦宋朝人,字子明,自幼沉静好学,其父王祐曾说:“此子将来必定官至三公宰相。”宋太宗时中举进士,起初任平江知县,当时县府内传说常闹怪物,不得安宁,王旦将到任前一夜,看守官听到群鬼在大声呼叫说:“宰相公要来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于是怪物从此绝迹。
宋真宗时王旦累升知枢密院,又任宰相,进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最久,凡事不固执己见,受人毁谤不与计较,军国大事都参与决策,常为国家荐引贤才,却不让其人知道。
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那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成为宋朝贤相。
当时有位卢某,深夜送黄金百两来求王旦提拔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正色推辞说:“你的才能,不可担当这个职务,我那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卢某惭愧而退,便整天焚香咒诅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卢某梦见神明呵叱他说:“王公尽心于国家,你竟然心存恶念,要他快死,上天将要惩罚你了。”卢某惊醒,汗流全身,经过几天就去世了。
薛奎初任江淮运使,将赴任前,来向王旦辞行,王旦不谈其他,只说:“东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奎退出后说:“听宰相的话,可见他时刻都在关怀百姓啊!”
王旦居家,未曾发过脾气,家人要试验他,在他食用的肉羹内,投入尘灰,王旦只吃饭而已,家人问他何以不吃肉羹,旦说:“偶尔不想吃肉。”其后连饭也将它弄脏,王旦也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弄些稀饭来。”家中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田宅,田宅会让子孙因争财而作出不义之事呢!”临终时召集子弟到跟前咐嘱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要遗忘往日槐庭阴德,今后大家应当守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门楣。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说完便瞑目而逝。真宗临丧哀恸。追赠为尚书令魏国公,赐谥号文正。
按;王公当国,公忠体国,正直无私,举荐贤能,不使其人自知,容人所不能容之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至于居家,尘灰污其羹饭,也不动嗔心,当其临终犹不忘教诲子弟俭素持家,勤修阴德。观此数事,非圣贤胸怀,何能如此。宜其一生恩宠无比,人民钦敬,鬼神护持,生荣死哀。所谓世间大福德之人,必有过人之德量,由此可以证实。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
王旦出生。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 起,华山老道预言其有异人相,“日后必大贵”。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王旦23岁,进士及第,任大理评事,后出任平江(今属湖南)知县。
是年,王旦娶转运使赵昌言之女为妻。
雍熙元年(984年)
王旦27岁。监潭州(今湖南长沙)银场,不久入朝任著作佐郎,参与编辑《文苑英华·诗类》 。再迁至殿中丞。
是年,王旦长子出生。为纪念大宗改元“雍熙”,取名王雍。
雍熙二年(985年)
王旦28岁。出任郑州通判。
雍熙四年(987年)
王旦30岁。改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
端拱二年(989年)
王旦32岁。次子王冲出生。
淳化元年(990年)
王旦33岁。朝廷欲任王旦为转运使,因其岳父正任参知政事,王旦为避嫌,坚辞不受,改在 弘文馆当值。
淳化二年(991年)
王旦34岁。任右正言、知制诰,兼集贤殿修撰。
淳化三年(992年)
王旦35岁。任知贡举,加虞部员外郎,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当时其岳父赵昌言正任 要职,王旦为避嫌,力辞知制诰之职,改任礼部郎中。
淳化四年(993年)
王旦36岁。赵昌言出任凤翔(今属陕西)知府,朝廷即日任王旦为知制诰,仍兼集贤殿修撰。 真宗面赐金紫,令冠西阁。
至道元年(995年)
王旦38岁。知理检院。
至道二年(996年)
王旦39岁。升任兵部郎中。
至道三年(997年)
王旦40岁。三子王素出生。
咸平二年(999年)
王旦42岁。真宗即位不久即拜王旦为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银台驳司。
咸平三年(1000年)
王旦43岁。任知贡举,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实际上已位居宰辅,跻身于北宋统治核心 。从这时起直至逝世,王旦作为真宗的辅佐大臣连续任要职十八个年头。
咸平四年(1001年)
王旦44岁。任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副相)。
景德元年(1004年)
王旦47岁。
是年,契丹南侵,真宗御驾亲征澶州,王旦随行。留守京城的雍王元份患重病,王旦受命秘 密从军前回京接任留守之职。王旦吃住在朝中,十余天未进家门,保障了京城的安定。
景德二年(1005年)
王旦48岁。任尚书左丞。
景德三年(1006年)
王旦49岁。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登上宰相之位。不久,又加拜集贤殿大学 士、明德皇后园陵使。
景德四年(1007年)
王旦50岁。任大行皇后园陵使,并奉命监修国史。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王旦51岁。
为了粉饰太平,扩大皇权的影响,真宗在奸臣王钦若撺掇下,决心封禅泰山,假造祥符,诏 令改元。封禅泰山已成定局,王旦阻止乏策,无奈顺水推舟,违心地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 禅。真宗拜王旦为天书仪仗使、封禅大礼使。王旦奉命撰写歌功颂德的《封祀坛颂》,其碑 刻至今仍存于泰山岱庙中。对追随真宗封禅一事,王旦至死心存愧疚。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
王旦53岁。任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不久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王旦54岁。任祀汾阴大礼使、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撰《祀汾阴颂》。真宗欲再加官,王 旦固辞乃免。又兼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王旦55岁。任玉清奉圣像大礼使、躬谢太庙大礼使。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
王旦57岁。任司空、天书刻玉使、天书使、景灵宫朝修史。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王旦58岁。荣王宫失火,延烧左藏库、朝元门、崇文阁。真宗怒,当斩者百人,王旦力争获 免。
是年,王旦生日,真宗特赐酒宴。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
王旦59岁。呈上两朝国史120卷,真宗加封王旦为司徒、南郊恭谢大礼使。
是年,王旦因多病请求辞职,真宗不允,特许其五日一上朝,遇大事可随时入朝参议。
天禧元年(1017年)
王旦60岁。任充州太极观奉上宝册使,加太保。
春,王旦再次恳求辞职,真宗勉允,免其宰相职,特命其以太尉身份任玉清昭应宫使,享受 宰相伴俸。
初秋,王旦病重,真宗不断遣内侍问候,并亲赐粥饭、御药。又赐金500两,王旦不受。
九月初十,王旦病逝。真宗废朝三日,亲临致祭,诏令京城内十日不举乐。追赠王旦为太师 、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分别追封其曾祖父王言、祖父王彻、父王祜为许国公、 鲁国公、晋国公,皆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分别追封其曾祖国姚氏、祖母田氏、母任氏 、边氏为鲁国夫人、晋国夫人、徐国夫人、秦国夫人。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 十余人授官,丧期满后诸子又各进一官。王旦棺柩暂厝于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有遗文集二 十卷传世。
乾兴元年(1022年)
仁宗赵祯即位,下诏许王旦灵位配享真宗赵恒庙庭。
至和二年(1055年)
王素奏请为父王旦立墓碑,仁宗赵祯命史馆修撰欧阳修撰写碑文,并御书“全德元老之碑” 碑额。
元丰二年(1079年)
湖州知府苏轼受王巩(王旦之孙)之请,为王家厅堂撰写《三槐堂铭》。后来,王氏宗祠便以 “三槐堂”命名。
王旦故事一则
有一个人出售玉带,王旦的子女们认为玉带很漂亮,就拿给王旦看,王旦叫他们系在自己的腰上,问道:“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他们说:“系在身上,自己怎么能看得 见?”王旦说:“自己负重却让人家赞美,那不是很劳累吗?快还掉它。”王旦一生不买田置房,他 说:
“子孙应当想到自立,何必为他们买田置房,(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为争夺财产而成为不义之人。”王旦的 侄子王睦,酷爱读书,曾经写信要求王旦推举他为进士,王旦说:“我曾经 为(你的)名望太盛担心,怎么可以再同贫寒的读书人去争功名 呢!”直到王旦死了,他的儿子王素也一样没有做官。
——王旦
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景德二年(1005年),加封为尚书左丞。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景德三年(1006年),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有文集20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王旦传)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王旦出生。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起,华山老道预言其有异人相,“日后必大贵”。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王旦19岁。其父王祜卒,享年64岁。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23岁,进士及第,任大理评事,后出任平江(今属湖南)知县。是年,王旦娶转运使赵昌言之女为妻。
雍熙元年(984年):王旦27岁。监潭州(今湖南长沙)银场,不久入朝任著作佐郎,参与编辑《文苑英华-诗类》。再迁至殿中丞。是年,王旦长子出生。为纪念大宗改元“雍熙”,取名王雍。
雍熙二年(985年):王旦28岁。出任郑州通判。
雍熙四年(987年):王旦30岁。改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
端拱二年(989年):王旦32岁。次子王冲出生。
淳化元年(990年):王旦33岁。朝廷欲任王旦为转运使,因其岳父正任参知政事,王旦为避嫌,坚辞不受,改在弘文馆当值。
淳化二年(991年):王旦34岁。任右正言、知制诰,兼集贤殿修撰。
淳化三年(992年):王旦35岁。任知贡举,加虞部员外郎,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当时其岳父赵昌言正任要职,王旦为避嫌,力辞知制诰之职,改任礼部郎中。 淳化四年(993年):王旦36岁。赵昌言出任凤翔(今属陕西)知府,朝廷即日任王旦为知制诰,仍兼集贤殿修撰。真宗面赐金紫,令冠西阁。
至道元年(995年):王旦38岁。知理检院。
至道二年(996年):王旦39岁。升任兵部郎中。
至道三年(997年):王旦40岁。三子王素出生。
咸平二年(999年):王旦42岁。真宗即位不久即拜王旦为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银台驳司。
咸平三年(1000年):王旦43岁。任知贡举,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实际上已位居宰辅,跻身于北宋统治核心。从这时起直至逝世,王旦作为真宗的辅佐大臣连续任要职十八个年头。
咸平四年(1001年):王旦44岁。任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副相)。
景德元年(1004年):王旦47岁。是年,契丹南侵,真宗御驾亲征澶州,王旦随行。留守京城的雍王元份患重病,王旦受命秘密从军前回京接任留守之职。王旦吃住在朝中,十余天未进家门,保障了京城的安定。
景德二年(1005年):王旦48岁。任尚书左丞。
景德三年(1006年):王旦49岁。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登上宰相之位。不久,又加拜集贤殿大学士、明德皇后园陵使。
景德四年(1007年):王旦50岁。任大行皇后园陵使,并奉命监修国史。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王旦51岁。为了粉饰太平,扩大皇权的影响,真宗在奸臣王钦若撺掇下,决心封禅泰山,假造祥符,诏令改元。封禅泰山已成定局,王旦阻止乏策,无奈顺水推舟,违心地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禅。真宗拜王旦为天书仪仗使、封禅大礼使。王旦奉命撰写歌功颂德的《封祀坛颂》,其碑刻至今仍存于泰山岱庙中。对追随真宗封禅一事,王旦至死心存愧疚。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王旦53岁。任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不久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王旦54岁。任祀汾阴大礼使、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撰《祀汾阴颂》。真宗欲再加官,王旦固辞乃免。又兼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王旦55岁。任玉清奉圣像大礼使、躬谢太庙大礼使。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王旦57岁。任司空、天书刻玉使、天书使、景灵宫朝修史。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王旦58岁。荣王宫失火,延烧左藏库、朝元门、崇文阁。真宗怒,当斩者百人,王旦力争获免。是年,王旦生日,真宗特赐酒宴。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王旦59岁。呈上两朝国史120卷,真宗加封王旦为司徒、南郊恭谢大礼使。是年,王旦因多病请求辞职,真宗不允,特许其五日一上朝,遇大事可随时入朝参议。
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60岁。任充州太极观奉上宝册使,加太保。
春,王旦再次恳求辞职,真宗勉允,免其宰相职,特命其以太尉身份任玉清昭应宫使,享受宰相伴俸。
初秋,王旦病重,真宗不断遣内侍问候,并亲赐粥饭、御药。又赐金500两,王旦不受。 九月初十,王旦病逝。真宗废朝三日,亲临致祭,诏令京城内十日不举乐。追赠王旦为太师、尚书令、魏国以,谥号“文正”。分别追封其曾祖父王言、祖父王彻、父王祜为许国公、鲁国公、晋国公,皆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分别追封其曾祖国姚氏、祖母田氏、母任氏、边氏为鲁国夫人、晋国夫人、徐国夫人、秦国夫人。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十余人授官,丧期满后诸子又各进一官。王旦棺柩暂厝于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有遗文集二十卷传世。
乾兴元年(1022年):仁宗赵祯即位,下诏许王旦灵位配享真宗赵恒庙庭。
至和二年(1055年):王素奏请为父王旦立墓碑,仁宗赵祯命史馆修撰欧阳修撰写碑文,并御书“全德元老之碑”碑额。
元丰二年(1079年):湖州知府苏轼受王巩(王旦之孙)之请,为王家厅堂撰写《三槐堂铭》。后来,王氏宗祠便以“三槐堂”命名。
文佃野北宋名相干_日▲处事的‘‘王旦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宰相。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之人,且都在朝廷中做过大官。王旦自幼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长辈的德行风范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使他从小就显得出类拔萃,气宇不凡。23岁那年,王旦考中进士,不久后便被封为平江(今属湖南)知县。此后王旦官运亨通,直到宋真宗时期,升至宰相之职。王旦对朝廷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深得皇上器重。除了拥有不俗的政治才华,王旦更具备高超的处世智慧。王旦性格忠厚.心胸宽广,从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有一次,他的家人想试试他是否真正有涵养,就故意在他的肉羹汤里撒了一些灰尘,王旦看了也不生气,只埋头吃饭。家人问他为什么不喝肉羹汤,他说:“我偶尔不喜欢吃肉。”后来家人又把他的饭也弄脏了,王旦就说:“我今天不愿吃饭,就喝点粥吧。”家里人无不被他的大度所折服。尽管王旦为人宽厚,但也难免遭人批评和诋毁。其中说王旦坏话最多的就是他的同僚寇准,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寇老西儿。寇准和王旦同年考中进士,不过官做得没有王旦大,心里不服气,就经常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不是,甚至在朝廷上当众指责王旦。可王旦不仅不恼,反过来还经常在皇上面前提起寇准的优点,赞扬他刚直忠正,是值得众人学习的榜样。皇上觉得非常惊讶.问王旦:“你经常称赞寇准的优点,但寇准却专说你的短处,这是为什么呢’”王旦听了微微一笑说:“我在相位这么久了,缺失一定很多,但因职位较高.一般大臣都不敢指出我的缺点,而寇准能够直陈我的不足.可见他忠贞直率,这也是臣下看重他的原因。有这样的大臣,既是国家之福,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皇上听了,不禁开怀大笑,说道:“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就是这样一个宰相啊!”有一次,王旦主管的中书省将—份公文送到寇准主管的枢密院审核。寇准发现文中有误,一边将带有错误的公文批准颁行,一边把发现的错误奏报皇上。王旦因此受到严厉的责备,连手下人也受到处分。不久,枢密院有公文送到中书省,也出现了不符合规定的错误。值班官吏高兴地把它送给了王旦,以为可以乘机报复一下寇准。但是王旦并没有将此事上报朝廷,而是让手下将文件退还给枢密院,让他们订正后再重新上报。寇准知道这件事情后,心里感到十分断愧,佩服地对王旦说:“仁兄的度量真大啊!今后我要好好向仁兄学习。”综合E术王旦处世圆润、通达,但并非不讲原则.他也有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一面。因为身居相位,难免有人通过关系找到王旦,向他请求关照。但王旦对那些走门路要官的人从不迁就。因此王旦家中虽经常宾客盈门,但很少有人敢以私事相求。有一个姓卢的家伙不知好歹,在一个深夜给王旦送来黄金百两,求王旦提拔他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拒不接受,但卢某仍厚着脸皮纠缠。王旦就义正词严地说道:“以你的才能,不足以担当这个职务,我那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々”卢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还有一次,寇准托人私求王旦推荐他任宰相职,王旦吃’廉啦说:“将相之任,怎么可以自己要求呢々”寇准被卷了面子,以为没戏了,就对王旦很不满意。王旦虽然没有接受寇准的私请,但秉公而论,他认为寇准有这个资格,因此当皇上向他征求如何安排寇准的意见时,王旦就竭力称赞寇准的才能,建议给寇准以宰相衔任为武胜军节度使。皇上一听有道理,就采纳了王旦的建议。受任后寇准向皇上谢恩说:“还是皇上了解我啊,否则怎么会让我担当如此重任呢1”皇上告诉他这是出于王旦的推荐,寇准感叹道:“王同年的气量,实在是我所不及的”从此寇准将王旦引为知己。后来,王旦病重,皇上忧心忡忡地问他:“万一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天下事应当托付给谁呢,”王旦心里知道皇上是想提拔大臣王钦若为相,但他认为王钦若为人奸诈,实非贤士,就不肯推荐,说道:“知臣莫若君,人选应当由您来定。”皇上说:“你就说说你个人的意见。”王旦勉强举起奏事的板笏,郑重地说:“一定要问愚见的话,我认为没谁比寇准更合适。”皇上说:“寇撞陛睛刚褊,你再提别人吧。”王旦明白皇上的心思,但仍然不肯妥协,就说:“其他人我就没那么了解了。”言下之意,就是坚持自己的看法。王旦死后.皇上果然任用寇准为相。王钦若则又等了若干年才做了宰相。后来王钦若恨恨地对别人说:“就因为这个王旦,我延迟了十年才坐上这个位子。”王旦就是这样一对于一些涉及个人恩怨、自家得失的小事,他从不j寸薮,往往能让就让,一笑而过;而对于那些事关朝廷利益、国家兴亡的大事,他则毫不含糊,坚持原则,寸步不让。他的为人与处世,不禁令而内方。“方”乃是做人之根本.“圆”乃是立世之大道。为人处世,方中有圆,圆中存方,方圆相济,才能恰到好处。这也是王旦作为古圣先贤垂范于后世的最佳教益吧
静水流深说王旦
没想到北宋名相王旦竟在地处关中的富平留有遗踪!位于富平县城南大桥东侧的王旦村,据说便是因王旦曾于此建别墅而得名;距王旦村不远的留招村,传说王旦曾在此设留守处招兵,遂称为留招村(见《富平县地名志》)。王旦祖籍山东莘县,出生在时为北宋陪都的大名府,故《宋史·王旦传》说他是“大名莘人”。北宋首都乃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由此看来,王旦在远离京城和河北或山东的富平建别墅似乎不大可能。或许,王旦确曾来陕招募过士兵,并于此居住过,方留下这一村名吧。
王旦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王佑曾任尚书兵部侍郎,为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名臣,并以文章名噪当时。在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王旦,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说,且性格内敛,“好学有文”。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王旦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初任大理评事,此后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后被提拔为负责一路(省)水陆转运和财政税收的转运使。由于处世沉稳,工作作风细致扎实,“时论美之”,受到当时朝廷重臣王禹偁、李沆等的赞赏、推荐,遂调到中央政府任职,先后出任礼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宋真宗即位后,拜王旦为中书舍人。过了数月,又升为翰林学士,并兼管审官院。史载宋真宗非常器重王旦,视之为贤臣。一次王旦汇报完工作退身离去,真宗以目光相送,并对身边人感叹道:“为朕致太平者,必此人也”(能协助我实现天下太平的,一定是这个人啊)。一年后,王旦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入中央决策核心圈子。澶渊之盟后,真宗为奸佞小人谗言所惑,罢免了为大宋王朝立下大功的寇准相位,以王旦继任之。王旦在这个职位上干了10余年,是宋真宗时期担任宰相最长的人。北宋名臣范仲淹曽赞叹王旦“居相府近二十年,未尝见爱恶之迹,天下谓之大雅”。
纵观王旦一生事迹,就其官德人品而言,可谓襟怀远大,静水流深。具体讲,不妨分为以下几点:其一,待人宽厚,顾全大局。这方面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旦和寇准的微妙关系。二人同为朝廷大臣,并深得真宗信任,但就其个性来说,曾被宋太宗视为当代魏征的寇准刚直豪放,敢于担当,有时难免失之偏执,说话办事,往往图个淋漓痛快。比如他对处事沉稳,有时过于谨慎,比较保守,喜欢循规蹈矩总要讲究个章法的王旦看不惯,便常常在真宗面前数落王旦的种种不是。王旦在真宗面前却总是满口称赞寇准。时间长了,真宗有次忍不住问王旦,说你虽然常常夸赞寇准,寇准却总是说你的不是,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王旦回答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臣久居相位,在处理政事上一定存在不少失误或不到之处,寇准不讲情面,在陛下面前直言我的失误过错,更可见他的忠直,这也是我所以看重赞赏寇准的地方。”由于王旦的推荐,寇准出任主管全国军队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在执掌枢密院期间,王旦为领导的中书机构有次发公文到枢密院,行文不合规范,寇准便将此事报告了真宗皇帝,为此真宗批评了王旦,有关工作人员亦受到处罚。不久,枢密院给中书省的公文也错了格式,中书的人员大为高兴,满以为可以报复一下对方。谁知王旦听了下边的汇报,只是淡淡“哦”了声,让把公文退回枢密院。寇准得悉此事后非常惭愧,专程拜见王旦说:“同年,你怎么是如此大肚量的人?”王旦只是微笑不语。其二,不搞圈子,举贤为公。封建官场一大恶习,便是喜欢拉帮结派搞个人圈子。权势人物利用手中公权,把对某人的提拔或举荐往往作为树立私恩和个人威望的手段,并以“恩师”、“恩公”自居,借以培植个人势力。王旦久居相位,且曾主持过科考,自是门生满天下,府中经常宾客满座了。尽管如此,此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史书的记载却是五个字:(人们)“勿敢以私请”。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公私分明,不能凭借个人关系谋求官职或其他不正当利益,更不用说拉虎皮做大旗,声称某某大官是我的“恩师”或朋友而跋扈地方,胡作非为了。王旦用人和举贤有一个特点,即不让当事人知道。比如他通过观察、交谈,在来访宾客中发现某人有某一方面可用之才或过人见解,便悄悄记下其姓名,进一步考察后,乃予以适当位置安排之。不过,当此人再次登门拜访时,却往往要吃闭门羹了。至于举荐朝中同事,王旦更是甘做“无名英雄”,因此亦引起不少人的误解和怨言,直到此公去世后,人们看到当年奏章,才知道自己错怪了王公。寇准与王旦之间也闹过这方面的不愉快。有次,寇准从枢密使位置上外放为武胜节度使,按照宋朝制度,外放高官可以挂一虚衔赴任,寇准未能免俗,曾私下托人向王旦请求给他挂个宰相虚衔,遭到王旦拒绝。谁知宣布正式任命时,武胜节度使后面却增加了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同于宰相)的官衔。寇准入朝感谢皇上的恩赐,真宗告诉寇准,他这么做,都是因为接受了王旦的建议。寇准闻言,不禁深深折服王旦的德量如海!后来,王旦病危之时,还不顾真宗异议,坚持推荐寇准为下任宰相最佳人选。不过,王旦并非好好先生,对那些有才无德或奸佞之徒,即便皇帝想任用,王旦亦常常予以劝阻,如真宗有次想用权臣王钦若为相,便遭到王旦的反对,直到王旦死后,王钦若才心愿得逞。王钦若对人恨恨言道:“由于王公(的反对),使我晚了十年才坐到宰相位置!”其三,德俭传家,不置田宅。真宗时期,官场奢风已颇盛行。王旦却能淡然处之,俭朴为生。一次,弟弟拿了条漂亮的玉带给他看,王旦命弟弟将玉带系上,问弟弟还能看见玉带的漂亮吗?弟弟说系上怎么能自己看见呢。于是 ,王旦意味深长地说:“自己看不见反倒多此累赘,只是为了使他人称好,这样活着岂不太累!”王旦亦不置田宅。他对劝他的人说:“子孙应当各自发奋自立,何必靠祖上田宅过日子,这样也免得子孙为争夺家产而做出不义的事来。”王旦临终前,告诫子弟要继承清德和节俭的良好家风,“不得事于泰侈”,并叮嘱从俭办他的丧事,“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旦亦曾作过违心事。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了挽回与契丹人城下议和的颜面,竟不惜伪造“天书”,花费巨资举行泰山封禅大典,想以此“镇服四海,夸示外国”。身为宰相,王旦顶不住真宗的压力,也参与了这场闹剧,遂悔恨终生,死前吩咐子弟按照僧门的规矩殓葬自己,以期稍减其不曾劝谏的过错。不过从此事中,亦可看出王旦毕竟是王旦,偶尔犯了错,却至死也不肯原谅自己,更不用说一味遮掩或巧言辩解了。
王素
历史人物(1007~1073)
北宋大臣。字仲仪,王旦之子。莘县人。宋天圣五年(1027),王素应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又试,得通判颍州(今安徽阜阳)、怀州(今河南信阳)、许州(今河南许昌),迁太常博士。又试,得五品服,以尚书屯田中外郎,知濮州(今山东鄄城)。御史中丞孔道辅,荐 其为侍御史。后道辅遭贬,素亦出知鄂州(今湖北武昌)。在鄂,素取消了计口售盐制度,鄂人感其德。庆历二年(1042)改兵部员外郎,知谏院,同判国子监。时仁宗欲有所作为,以欧阳修、蔡襄、余靖、王素为谏官。素值壮年,遇事敢言。皇子生,帝大喜,拟大赦天下,大赏将士,百官晋级。素上书谏阻,帝从其言。王德用进二美女与帝,素直言谏止,帝遂将二女遣出。帝诏问大臣兴治革弊之方,素上疏言十余事,帝甚嘉许。赐三品服,升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时新置按察之职,诸使皆以严刻为明,素独不责细过,对贪刻之徒,必穷追细究,绳之以法,故属下敬而畏之。改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因与河南转运使刘京购木扰民,降职华州(今陕西华县),又夺职徙汝州(今河南临汝)。不久复职,迁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后素被召还京,判三班院,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成都府。蜀地铁钱已多,而铸钱不止,致使币值越来越轻,商贾不行。素下令,10年之内,不准铸钱。利州(今四川广元)路饥荒,素即开仓赈民。仁宗皇帝拟下赈灾诏书,素请赈奏折已到,仁宗称赞不已。素为政,务合人情,断案有方,蜀人称之,曰“王公异断”。复知开封府。素以丞相三公之子,少有名气,出入侍从将帅,久之,心中不快,厌倦繁杂公务。倦而生怠,事多不治,盗贼数发,为御史所劾,遂出知许州。治平元年(1064)秋,西夏寇掠静边砦,西陲告急。召素拜端明殿学士,复知渭州。渭州民越境欢迎,夏人闻之,解围而去。素治军有方,将士听用,夏人怯畏,西境稍安。羌人献土以归。素曾与诸将饮宴堂上,忽传言:寇来!边民惊入城。诸将曰:“使奸人亦从而入之,将必为内应,合拒勿内。”素曰:“若拒 之东去,关中必摇。吾在此,敌必不敢犯我,此当有奸言。”乃下令:“敢称寇至者斩!”有顷,候骑从西来,人传果妄,诸将皆服其明。改澶州(今河南濮阳)观察使、知成德军,又改青州观察 使。神宗熙宁初(1068),以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汾河泛滥,素令人筑城堤、造舟船以备。水果入城,民免于难。山西连年灾荒,饿殍遍野,素劝富家出粮,救济灾民,活l0余万人。人感其恩,素调离时,州人拦马前挽留,终日不得前进。改徐州观察使,素不受。入京,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致仕。熙宁六年(1073)卒,年67岁,神宗停朝一日。谥号“献敏”。葬开封县新里下边村。素不畏势权,正直敢言。每于朝廷之上,言击佞臣。庆历年间,范仲淹等被贬,众人不敢置一词,素独言:“富弼、韩琦、范仲淹皆有重望,应复召用。”素为政爱民,蜀与渭州居民,画像祠之。
王巩
王巩简介
[约公元一0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莘系人,王旦之孙。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神宗熙宁中前后在世。有才,长于诗。从苏轼旅轼守徐州,巩往访与客游泗水登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轼待之于黄楼上,对他道:“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轼得罪,巩亦谪宾州。赦还豪气不少挫历官宗正丞终不愿。巩著有甲申亲记一卷,闻见近录一卷,随手亲录一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王巩的生平
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居士,北宋著名诗人、画家。王巩官位不高,但他一生勤于写作,著有《随手杂录》、《甲申杂记》、《闻见近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以其正直的品格和豪气真情,活跃在北宋中后期的政坛上,为时人所敬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苏轼的好友王巩也受到牵连而被处置。御史舒亶奏曰:“(苏轼)与王巩往还,漏泄禁中语,阴同货赂,密与宴游。”于是时任秘书省正字的王巩不久便被贬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去监督盐酒税务。
在20多个“乌台诗案”案犯中,王巩是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的。这使苏东坡很内疚,说:“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王巩被开封府差役押往宾州之前,苏东坡去看望他,还为他作了送别酬唱《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云:
欲结千年实,先摧二月花。
故教穷到骨,要使寿无涯。
久已逃天网,何而服日华。
宾州在何处?为子上栖霞。
王巩在宾州期间,苏东坡还给他写过很多书信,一再表示王巩因自己而无辜受牵连,遭受了那么多苦难,他感到很是内疚很难过。苏轼还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五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几病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苏轼劝王巩不要灰心,并建议他用“摩脚心法”对付瘴气,“每日饮少酒,调节饮食,常令胃气壮健。”远在岭南宾州的王巩为了安慰苏轼,则在给苏轼的回信中大谈道家长生之术,说自己正在宾州修行。苏东坡还很喜欢广西的丹砂等特产,便从黄州致信对王巩说:“桂砂如不难得,致十余两尤佳。”亲密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王巩与苏轼的书信更多的是交流诗词书法绘画心得。苏轼说:“(定国)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志与得道行者无异。”一次,王巩寄书苏轼,苏轼看后直感叹道,“定国所寄临江军书,久已收得。二书反复议论及处忧患者甚详,既以解忧,又以洗我昏蒙,所得不少也。然所得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愿公常诵此语也。杜子美穷困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两名落拓名士“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赤子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有研究说,这首脍炙人口的《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就是王巩在宾州的作品。事实上,王巩居宾州而不为贬谪萦心,却“更刻苦读诸经,颇立训传以示意”(《王定国文集叙》),他写下《论语注》十卷,秦观还特地为之作序。可惜的是,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宾州志》,对王巩谪官南疆宾州有简单的记录,却独不见王巩的诗作。笔者费力颇多,也找不到更多王巩在宾州的作品,真可谓诗踪迷茫,遗憾啊。
王巩之恋——柔奴
王巩家中原养有好几个歌女,其中一位复姓宇文、名曰柔奴者最是眉清目秀、蕙质兰心。王巩定案后,家奴歌女纷纷散去,惟有柔奴一人愿意陪伴王巩共赴宾州。宾州的僻远、路途的艰辛柔奴并非不知,但忠诚的她毅然与王巩一同踏上了前往宾州的道路。
从1079年12月到1083年10月,王巩与柔奴一起在宾州生活了三年多。王巩在宾州泼墨吟诗,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温柔慰藉,催促奋发。后来,王巩奉旨北归,得以宴请苏轼。苏轼发现虽遭此一贬,王巩不但没有通常谪官那种仓皇落拓的容貌,还神色焕发更胜当年,性情更为豁达,不由疑惑:“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在逆境中,王巩精神不倒,技艺大进,著述不绝,“尤为坡所折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免于沉沦?王巩笑了笑,叫出柔奴为苏轼献歌。只见窈窕的柔奴轻抱琵琶,慢启朱唇,轻送歌声。苏东坡以前也见识过柔奴的才艺,如今觉得她的歌声更为甜美,容颜也更红润,看来宾州的水土真是养人啊!王巩告诉苏轼,这几年来多亏柔奴陪伴他在南疆僻岭的宾州度过了寂寞艰苦的岁月。苏轼试探地问柔奴:“岭南应是不好?”柔奴则顺口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没想到如此一个柔弱女子竟能脱口说出如此豁达之语,苏东坡对柔奴大为赞赏,立刻填词《定风波》一阕: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编者按: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柔奴首创,白居易有诗云:“无论海角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却足见柔奴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
此曲传开后,“点酥娘”柔奴在京城的名声大噪!王巩与柔奴的宾州之恋也流传开来,成了坚贞爱情的古典诠释。《古今情海》就将王巩的此次官宦沉浮及其与宇文柔奴的爱情载记下来,流传后世……
三槐堂王巩有二十多个儿子吗? 2009-11-2
本文是王元根先生在收集三槐王氏王旦世系时发现的问题,文中虽已有些考证与分析,但未作定论,可见三槐王氏世系源流的编撰与考证任务的艰巨。本文发表是先供大家参考,供讨论与考证。今后,编辑部将会有正式考证总结意见公布。
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居士。巩历宦通判扬州,权知宿州,后宦止宗正寺承。其生年据陆游云:王巩与宋神宗同生戊子年,即庆历八年(1048年);王氏通谱云,生于皇祐二年(1050年)庚寅十月初一,当误。其卒年据《王氏通谱》云为政和七年(1117年)丁酉十月初一日。
巩有隽才,擅长诗词,特为苏轼兄弟所赏识,苏辙为其作《清虚堂记》,苏轼在湖州任上为其家族作《三槐堂铭》。根据王氏通谱记载在王素的九子中,王巩最著名,因而出现攀附显贵虚夸伪冒现象甚多,根据本人所了解的资料,巩子已达二十人,现将有关资料摘录,供大家参考:
1、王奇:据《三槐王氏通谱》记载:巩生四子:张氏生王时、王由、副氏生王奇、妾生王皋、巩还有二子,在贬谪监宾州盐酒税时“一子死于谪所、一子死于家”。王奇:出嗣厚公为子,字守钧,生于嘉祐三年(1058年)戊戌十二月初八日,卒子于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五十五岁,配金氏,继曾氏,生二子,倓、作。倓生于1079年,子二,道(余杭派)随(山阴派)。
按:巩十岁不可能生奇,巩—奇—倓三代人(1048—1079年)只有三十一年,不合生育规律,明显有误。
2、王时:字叔永,号尚夫,生于宋神宗煕宁六年(1073年)癸丑正月初八日,卒于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丁未七月十一日,年五十五岁,宦宣教郞,配宋氏,子一颜,继上官氏,子三华(东洞庭派),煕(镇海派),然(会稽派)
按:王时与肃山车里庄王阕生卒时间相同,是否是同人不同名,待考。
3、王由:字季长,宋迪功郞,配赵氏,子一谟(湖北派)
4、王皋:字子高,生于元祐四年(1089年)已已八月十一日,卒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已卯二月初八日,寿七十一岁。皋扈驾南渡封太尉,居苏州荻扁里,配?氏,生子三;易、铎、允,为苏州无锡三沙王氏始祖。
5、如京:据《溧阳东坡王氏宗谱》:如京,皋于金兵陷汴时,如京公以行营招讨使守淮,为临淮关始祖,如京公八传至我东坡王氏始祖王瑞,元朝至正年间,中进士,知房州,至正十二年(一三五二年)二月,白莲教主徐寿辉攻克房州,瑞公与长子福山公殉难,次子福海公携母返乡,时值刘福通兵扰凤阳,母子转移南下,徙居溧阳?山北麓,筑室为家曰东坡村,尊瑞公为一世祖,谓《东坡王氏》,迄今已六百伍拾多年,人传二十五世。
按:宗谱载,兄如京公守淮,弟皋扈驾南渡,封太尉,居苏州荻扁里,生三子占籍三沙。兄弟各怀谱谍,如出一帙。如京公传之八、九世,有十多人跟随朱元璋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被封公候者有:简、真、弼、志、胜、德(明史有传)封佰者有凤显,咬住。由于朱元璋滥杀功臣定远候,王弼赐死六安候,王志自杀,(追封许国公)族中恐受株连,谱版尽毁只遗留到王氏世系。通过各地王氏宗谱比对只有东坡王氏世系和三沙王氏世系基本相同。二00七年五月,本人又到凤阳临淮关调查,从明清以来,由于地震和洪涝灾害,已经物移境迁,人已流亡于外,原来的村庄和族人已无法查找。
6 、宽:据《山阴县天乐三泉宗谱》载:王巩,字定国,又字国安,号介庵,生皇祐癸已(1053年),卒于宣和甲辰(1124年)寿七十二岁,配张氏,生皇祐已丑年(1049年),卒元丰甲子(1084年)三十六岁,继胡氏三子:奇(叶县令太常少卿);宽(字直臣号广陵诰赠朝议大夫,始居宛丘,配周氏,生三子;伋、俣、伶);直躬。
7、直躬(郱州芜县令)。
按:该谱与宋史和王氏通谱不符之处颇多。该谱祐生五子一不合也,素九子而不是三子,二不合也,奇出嗣厚而不为巩子三不合也,宽之子伋、俣与伦是兄弟,是旭的玄孙,是四不合也,该谱初修于明景泰五年(11454年)年代远久,难免差错,有待考证。
8、阕:据《萧山车里庄王氏宗谱》载,巩行啟四,字国安,号介庵,任宗正寺丞,生于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八日,卒于宣和六年(1124年)正月初十,寿七十二岁,配张氏,子一阕,生于煕宁六年(1073年)正月初一,卒于靖康二年(1127年)七月十一日,年五十五岁,配傅氏,子一,熠
按:阕与时生卒相同,是否同人同名,有待考证
9、伦:据《镇海五里牌王氏宗谱》:巩生二子:伦、俊。(伦、应为旭公后裔)。
10、俊:根据《五里牌王氏宗谱》《王氏先世源流辩》记载先世系图,祐公下列懿、旦、旭三公,旦公下列素、榖二公,素公下列巩公,巩公下列伦、俊二公,俊公下列德公,德公下列淮公,今按宋史,文正公神道碑,参之慈溪王蕳候司马所辑王氏通谱,知祐公尚有第四子勉而旧图失其一,旦公子三,曰雍,曰冲,曰素,而旧图以素公为长子,固属不符,以榖公为次子双无依据;素公九子曰厚、曰坚、曰巩、曰本、曰硕、曰凝、曰常、曰奥,而旧图只载巩公,复失其八,巩公子四,奇、时、由、皋、厥孙八人,曰颜、曰华、曰煕、曰然、曰谟、曰易、曰铎、曰允。而旧图列伦、俊二公为巩子,列德公为巩公孙,不知当时皆何所本,且伦公系旭公玄孙,明载宋史何旧图亦其牵附至此,至淮公系懿公第六世孙,为宋文林郞,自其父黄岩倒令律公卜居湖州,遂为湖州人。与金华人之为二人,一人是王懿第六世孙,是黄岩县令王律之子,一是右丞相兼枢密使王淮是金华人(宋史有传)是邠国公王彦超十一孙也,因而王淮非旦公后裔也!
11、复:在镇海五里牌还有俊、复二公,也称是王巩之子,此二人可能与上面所述是一派也,有待考证。
12、韶:该谱载:巩生韶(因宋有二个王韶山,更讳纯亮)字宸弼,赐进士及第,任宜阳令历官监察御史,致仕生仁宗庆历八年戊子(1048年)卒,哲宗绍圣元年甲戌年(1094年),寿四十七岁,配吕氏,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卒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寿六十二,墓在澶渊,子三;与立、居正、居礼,长子与立、讳居仁,生于煕宁二年(1069年),配杨氏,继吕氏,子二;端朝、端明。端朝公在《溧阳县志》上载,字季羔,本是澶渊人,随宋高宗南迁,遂知溧阳,改溧水,历知永州转衡,因爱溧阳风水遂居溧阳,传至十六世,分为十三房,其子孙现已散布溧阳农村。次子居正,三子居礼徙溧水,当涂县。
按:王韶与王巩系同年生,父子同岁,明显有误,另外《宋史三百二十八卷一列传八十七》也有王韶,字子纯,江西德安人,(1030年—1081年)第进士,调新安主簿,知洪州,病疽卒,年五十二岁,谥襄敏,二人虽是同代人,但生卒不符,有待考证。
13、鸣鸾:据[衢州]《三衢瑯琊王氏宗谱》谱载也称是王巩的后代,说王巩有子鸣鸾生珉,字中玉,擅长书画,政和五年(1115年)赐上舍出身,建炎南渡,侨寓衢州,任台谏官,绍兴初年隐退,居住衢州的孟渎,筑梦山堂,他的后代就成为衢州西安(今衢县)人,谱以珉为一世祖,元末明初已传第六世,有伯温,仲致、季雅。伯温、字理之,任陕西行台御史,卒于官,其子居陕西。季雅、字静之,历台州教授,他的长子原善居台州,次子原道居本县四十五都,及第三子原通,都另有谱系。仲致、字安之,号腴晦,镇江万户,治宅第于衢州城西通德坊。仲致传至第九世,有谦德、善德、季德。谦德迁居太白,善德迁居三桥,季德仍居厚街旧宅。此谱系太白、三桥、厚街三支合修。
14,琠、、河南密县《太康王氏族谱》记载:王巩字新元,谏议大夫,配金氏,子三;长子琠,次子珢,三子璐。长子琠,字汝文,宣议郞,配沈氏,生子四。
15、珢、字仲寅,赠中大夫,配冯氏。
16、璐、配吕氏,生子一。但该谱析:璐有可能就是三沙王氏祖皋,待考证。
17、镇、据《江西泰和中梅支王氏族谱》载:王巩生王镇……。镇为中梅王氏支祖。
18、畴、据浙江东阳《木衢王氏谱》载:王巩生王畴,畴为木衢王氏祖。
19、群、据《湖北株林王氏谱》载,巩生子群,为株林王氏祖。
又据[山东]临沂孝友村、双湖,即墨等王氏谱载王巩的儿子有以下组合:有称长子皓、次子缙;有称长子琳、次子皓;有称长子琳、次子琛。凡又称王奇者,均承认出继给大伯为嗣子。归纳如下:
20、皓、又称即王奇;又有称即王由。
21、缙、称王巩的次子。
22、琳、称为王巩的长子。
23、琛、称为王巩的次子。
24、25,据有关资料载,巩还有二子在他遭贬谪时死去,“一子死于谪所,一子死于家。”
综上所述,已出现王巩所生的二十五个儿子中,有重复王奇、王俊、时和阕、王伦是旭之玄孙,王淮非旦之裔,是懿六世孙或王彦超十一世孙,这都是明有误,还有王韶与王巩同年出生……都有待考证。
慈溪王庸敬先生虽历经十多年的收集和整理各个王氏派系,但由于人力、通讯等诸多不便,只能局限于浙江、皖南、福建、江西一带收集资料,象我们溧阳有五万多王姓人氏,在通谱上不见一人,本人近年来虽看到一些有关王巩后裔的资料,其所发现,也只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全国各地可能还有许多王巩后裔,为此,有望王氏同仁挚友共同探讨求证。
注:编号为19至23的人名为编者所增补。
王艳成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