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世王会专栏 > 详细内容
琅邪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支说质疑
发布时间:2011/8/10  阅读次数:2926  字体大小: 【】 【】【

琅邪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支说质疑  

  王汝涛
   一、问题的提出
   今日传世的王氏谱,凡属姬姓一系之后,凡溯及得姓之始以及自周灵王至秦汉之交的各代祖先名讳者,绝大部分录自前面所引的《新唐表》、《琅邪王氏》谱图序,但是有一支族谱,即近年所修的太原王氏谱,不知有何根据,改动了《潜夫论》、《元和姓纂》及《新唐表》的记载,创出琅邪王氏乃是太原王氏分支、将琅邪王氏及唐末三槐堂王氏、开闽王氏各支全都併入《太原王氏》一系之中,由此导出:王氏出自太原的新奇说法。所谓近年出现云云,笔者没有看到明弘治十四年编纂的《太原王氏会通世谱》,不知上面是不是这么记载的。却看到了由海外太原联谊后援会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太原王氏》和1967年台北王尚三编的自谓托人自故乡抄出的《太原王氏通谱》。前者在目录部分是这样写的:

“上编——太原王氏源流”下面分15个标题:“渊源。系姓始祖——太子晋。太原世表。琅邪世表。江左世表。咸阳世表。固始世表。闽台世表。新安世表。三槐世表。赣湘世表。潮州世表。琼崖世表。海外播迁。总说。”

“下编——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在其秦汉部分列有王吉,魏晋南北朝部分列有王衍。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俭。王褒。

   一般人笼统地看来,只觉得琅邪世表列入太原王氏源流以及将王吉、王导、王羲之、王献之列入太原王氏的名人,令人吃惊、骇怪,甚至感到可笑。初步判断为编者水平低下,且无视历史。但仔细研究内文,就发现这是一部在“王氏一姓,肇始太原”指导思想下有意识地将琅邪王氏归併于太原王氏而编成的书。其编写方法与内容殊多可议之处。在其《总说》中,编者正式阐明了这一观点,但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其违反事实之处,为了便于作比较研究,大段录其原文于下:

   在我国历史上,各姓氏的发祥地或著名人物出生、居住地,称曰郡望或地望。周灵王太子晋公,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仕周为司徒,以周室衰微,避乱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乃改姬姓为王姓,自此子孙蕃衍,遍及各地,太原遂为王氏地望之首。据《广韵》载,王氏郡望凡二十一: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西。其中以太原、琅邪最著名。其实琅邪王氏亦出自太原,是离公长子元公为避祸而迁往琅邪的。琅邪地望与太原地望是世代相传,一脉相承的,并非另一系统。不仅如此,太原地望与江左、咸阳、固始、闽台、新安、三槐、赣湘、湖州、琼崖各支以及太原王氏的海外播迁,也是世代相传,一脉相承的。王氏一姓,肇始太原,中经琅邪、江左,使之光大,咸阳固始,散迁四方,闽潮、琼崖,盛于沿海,三槐、赣湘槐荫满庭。每个不同的支系,都是太原王氏的传承、播迁和发展。太原就是这些王氏支系的发祥地(1)”。

台湾新编的《太原王氏通谱》(后文简称《通谱》),既然是以从太原抄录而去的旧谱为主干编成的,内容同于《太原王氏》,是必然的。但是也有主编先生新加进去的内容,例如第19页有下面几句话:

   琅邪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应包括临沂在内,狭义则专指今山东省诸诚县东南地方。故《晋书》称王导为琅邪临沂人, 导公从子羲之于晋宁康二年为镇国将军邓姜撰《南阳邓氏族谱源流传》 题款为“通家同寅弟琅邪王羲之。”

   编撰史书,重在可信与否,后人评价史学诸著作,最贵“信史”,谱牒原属史部下之一类(2) ,自然亦应昭信于后世。上面所引二部太原王氏专著,涉及琅邪王氏,竟谓其为太原王氏的一个分支,又为&了缩短琅邪王氏传世的年代,将它分成琅邪世表、江左世表、咸阳世表三个部分,这与欧、吕《新唐表》的提法大不相同。抄袭其书,而又公然篡改其书,对待这种情况,治学本有考辨方法,以明真伪,笔者撰写这个小册子,写到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分支立祖一部分,深感必须辨清此一课题中后出异说之不可据,为了正本清源,便遍考赵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与《太原王氏》等二专著所引的文献资料作一个比较研究,文中有时重述前面二章引述过的资料,是沿流寻源所必须,不得不然。又,有时涉及到治学的方法论,也只限于与本课题有关的部分,决不节外生枝。

      二、改动二字,结论大变

   细读《太原王氏》及《通谱》,发现其王氏得姓部分及由宗敬至王元、王威部分,基本上采自《新唐表》,只增加了自黄帝至太子晋的一个世系表,是抄录自1937年编的《余姚上塘王氏宗谱》的,其实太子晋以上,王氏还未得姓,上溯到黄帝或什么人,没有什么必要。于此本文不予置评。而既然主干是根据《新唐表》所写,就比较一下是否在《新唐表》以外,增加了什么资料。

考《太原王氏》 本书中增加了两种不同的说法:1、91页《总说》:“周灵王太子晋公,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仕周为司徒,以周室衰微,避居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乃改姬姓为王姓,自此子孙蕃衍,遍及各地,太原遂为王氏地望之首。”2、9页《太原世表》:“太子晋公年十七而卒,周灵王驾崩,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一说居东城都乡唐版里),世人以为王者之后,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后人并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的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

   这两处记载,显然是源于《新唐表》,因为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考证出来,先秦两汉的六种与王子晋有关的著作中,五种没有提到他的后裔的事。只有《潜夫论》一书提了两句:“其(王子晋)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但没有提到其嗣的名字。直到北宋《新唐表》出来,才第一次提到太子晋的儿子(《通谱》称他为长子,似乎还有次子,在其上文,提到太子晋十七岁死去,竟然有两个儿子,不知所据何书) 名叫宗敬,但是删去了“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二句。上引《太原王氏》两种不同的说法中一种改为避居于太原,一种改为避乱于晋阳(一说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就凭这太原二字或晋阳二字,就把宗敬与太原或晋阳扯上关系,可以称之为“太原王氏”,从而又得出“王氏一姓,肇始太原”的结论了。如果此处不添加太原或晋阳,而依《潜夫论》作平阳,或依《新唐表》删去避乱之说,就得把太原王氏的始祖依《新唐表》定为王离的次子王威,而且也绝不会得出琅邪王氏是太原王氏分支的结论了。改动关键性的两个字,竟然使得与太原王氏同时出现又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琅邪王氏,变为太原王氏的分支了。这一改动,实在非同小可,笔者以为这乃是有人借修谱之机而妄改历史。

      这个“妄”字,不太好听,但看了笔者下面所陈述的理由,就可以评价一下,笔者的用词是否过分了。下面分几个具体问题谈:

   1、 宗敬居太原或居晋阳,毫无根据:前面已经分析过所谓“周难”应该指什么,《太原王氏》中上面所引的资料中,说是“诸侯争霸,周室日衰,从而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其实周室之衰久矣,周贤王时,齐桓公、晋文公等五霸,死去已久,就连晋悼公的霸业,也已经成为过去,周衰不等于周难。当时是世官世禄制,没有什么后来的致仕之说。一般逃往近邻诸侯之国的,只有抢夺国君之位失败的公子。其实《潜夫论》所说的周难确有所指,即“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早卒。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位,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送敬王由晋返周) ,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史记集解》:‘泽,周邑也’) 。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3) 。”这可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乱。太子晋的兄弟周景王立20余年死去,死后,三个儿子争为周主。子朝杀了国人拥立的猛,晋人拥立逃在晋国的子丐,前后三次派兵送他回国,从周景王21年(公元前524年)死时(4),直闹到敬王16年(前504年),争王位的三个人,都是宗敬的堂兄弟,争王位可以说与宗敬毫无关系,他逃的什么难?再说晋国为了帮助子丐,三次出兵,也是牵涉进周难的惟一诸侯国家,宗敬不为晋所拥立,为何跑到晋国去避难? 欧阳修是历史学家,他发现了《潜夫论》记载此事有漏洞,因此删去了宗敬避周难这几句。《太原王氏》一切照抄《新唐表》,却在关键性地方添加上宗敬避周难居太原的字样,其实连周难指的什么也不清楚。

      2、周景王时,晋国领土在今山西省南部,故其国内根本没有太原,又怎能出现一个太原王氏?前面所引的《太原王氏?总说》中,有这么一小段:“据《广韵》载,王氏郡望凡二十一,太原、琅邪、北海、陈留……长沙、堂邑、河西。其中以太原、琅邪为最著名,其实,琅邪王氏亦出自太原。”这里所说的望,乃指郡望,而宗敬所处的周景王、周敬王时代,尚属春秋时代,既没有郡,更没有太原郡,当时晋国的国土范围,只限于今山西南部,北至今临汾市附近。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第22图(春秋晋国)画得很清楚。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一册《春秋列国简图》把今太原一带列为赤狄辖区(5)。晋国既管辖不到今天太原的地界,宗敬跑到那里,可以说绝无可能。

      再考太原地名的由来,《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个太原,指的乃是泛指今太原市至临汾市一带之地。《尚书正义》曰“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秦设太原郡于其地,才是专门的地名。《禹贡》篇的写定时间,至今尚有争议,大部分学者(顾颉刚、翁文灏,曰本内籐虎次郎等)以为写成于战国时间,又《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至于太原”。顾炎武《日知录》认为,从诗中泾阳以考太原,当在今之甘肃平凉市,学者多从其说。因此,周景王、敬王时,今之太原地,既无太原郡、县,亦无太原之邑,当时称作大卤。说宗敬避周难于太原,本来没有根据,加以今太原之地尚无专指的城邑,所以说太原二字,实属某个修太原谱的人所妄改(改《潜夫论》之“平阳”为太原),略一考证,改动的痕迹就显露出来了。

   3、 《太原王氏》“太原世表”部分,不说宗敬避乱于太原,改称避乱于晋阳,大约发现了太原作为城邑名称出现于周景王敬王时期的不合史实,而晋阳作为地名,春秋时已经出现,故先写为“避乱于  晋阳”,后面又写道:“宗敬的后裔……成为太原的著姓……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潜换概念,晋阳又变为太原了。其实,晋阳这一地名见于《春秋》及《左专》,已是鲁定公3年(晋定公15年,公元前498年) 的事。《经》:“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左传》:“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责五百家,吾舍诸晋阳。’”杜预在此句下有注:“晋阳,赵鞅邑。”这时,距周敬王三子争立过去20余年,晋阳还是赵鞅的采邑,20多年以前,谁知道是什么样子,也许仍是赵氏的采邑,宗敬跑到那里去,有可能吗? 晋阳立为县,属太原郡,乃是西汉的事,故说宗敬避周乱奔晋阳,也是违反史实的。

   至于说宗敬奔于平阳,倒能说的过去,因为春秋时,平阳为晋国北边的一邑,总算是在晋国领土之内,但重要的问题是,秦行郡县制,建置36郡,平阳属于河东郡而不属于太原郡。宗敬要是避周难去平阳,就与太原不发生关系,无法制造什么王氏出于太原的无稽之谈了,所以非得把平阳二字改为太原或者晋阳不可。

   4、 但是,根据《新唐表》和《广韵》、《元和姓纂》,分明琅邪和太原是两个不同的郡望,而且《新唐表》详细写了各自代代相传的名讳,比较起来,琅邪王氏部分除了两处小小缺失以外,自两汉经历魏晋南北朝隋, 直到唐末, 来历分明,均有史书列传可以为证。然而《太原王氏》却把它分为三个“郡望”,即琅邪王氏、江左王氏和咸阳王氏。从书中所列的《世表》看,《琅邪世表》自西汉王吉至东晋王导之子王悦、王恬等,其实已经进入东晋王朝了。《江左世表》却又自东汉王仁、王融开始,下分王导、王彬两大支,共十一个表。王导一支,到隋唐之交的王弘让、王弘直。王彬一支到唐代的王缮、王续。其中有三代与咸阳王氏重叠。《咸阳世表》,自北周王褒至五代闽王王审知,其中又有三代与固始王氏的《世表》重叠。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琅邪王氏本是源远流长的,却被缩短到从王吉到王导的儿子王悦等一代,即从西汉中后期到东晋建国之年。一下子被砍掉了六百多年。琅邪王氏中的精英人物和关键人物王羲之、王彪之、王珣、王献之、王俭、王褒、王琳(方庆),都以江左王氏及咸阳王氏等名义被划归太原王氏了。太原王氏空前地壮大,把琅邪王氏挤出了东晋、南北朝和隋唐。

   这又是违反历史,毫无根据的编造。唐朝的《广韵》,有王姓的21望,开头是太原王和琅邪王,其中并没有什么江左王与咸阳王。《元和姓纂》的16望加上乌桓王氏,也没有江左王与咸阳王。宋朝修的《新唐书》,其《宰相世系表》中的王姓部分,分明将周灵王太子晋一系的王氏分为两大支,所谓江左王及咸阳王两支中的全部人物,都列入琅邪王氏一大支中,而太原王氏的谱图序,从王威、王霸开始,特别自曹魏王泽、王昶以下,至唐初的“四房王氏”,世代传承,名讳分明,多数在史传中有根据,其中也根本没有那些所谓江左王咸阳王的成员。另一部宋人汪藻纂修的《太原晋阳王氏谱》,自后汉王柔、王泽,一直记到南北朝末年,除了放弃以王威为始祖外,入谱的成员基本上与《新唐表》的太原王氏谱图序相吻合。上述四部书 ,出自唐代和宋代,是今日研究王氏两大支先唐谱系的重要资料。《新唐表》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谱图序部分,是今存所有王氏谱上溯远祖部分所依据的。《太原王氏》本也依据它而写成唐代以前部分,却为了併吞琅邪王氏,先是虚构了一个宗敬避难于太原,以自称“王氏出于太原”,又虚构了什么“江左”、“咸阳”的分支名称,将琅邪王氏最显赫的东晋南朝部分,偷梁换柱地换成了属于太原王氏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