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新闻 > 详细内容
- 浙江为保护王家文物暂停一项重点工程
- 发布时间:2014/12/30 阅读次数:2244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宽阔的水面上覆盖着荷叶,一条自行车道从荷叶中穿过,像极了杭州西湖的苏堤。这是义乌市重点工程赤岸镇西海西溪景观工程(大新屋至塘边村段)的一部分,该工程概算投资1399.76万元。可是,为了保护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蜀墅塘,负责该工程的赤岸镇政府毅然停止施工。同时,位于佛堂镇后塘村的三枧坝及三枧桥也制订了抢修方案。蜀墅塘这个“具有申报世界级水利文化遗产的潜力”的宋代水利系统工程进入保护新阶段,有望重现其鼎盛风貌。
记者 张海滨 文/摄
义乌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有着830年历史的宋代水利系统蜀墅塘是众多专家眼中最具有“国保(国家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潜力的文物遗存。
蜀墅塘始建于南宋,是义乌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与以“四世一品”为代表的浙中王氏家族有关。据《王氏宗谱》记载,王槐官至大理寺卿兼翰林侍读学士。他为官清廉,直到86岁获准告老还乡。1184年,王槐回到义乌蜀塘,两年后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铸筑蜀墅塘。王槐因而被宋理宗御封为“塘神”。
蜀墅塘与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认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山地型水库。许多国内权威专家认为:这是一个系统的宋代水利工程,并“具有申报世界级水利文化遗产的潜力”。与蜀墅塘相同水利类型的日本狭山池,面积比蜀墅塘小,保存状态比蜀墅塘差,建造时间比蜀墅塘晚了68年,却在20多年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水利文化遗产”,由此可见,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严重滞后。
蜀墅塘水面面积454.83 亩,集雨面积达到24.6平方公里,流灌面积3万多亩。蜀墅塘以飞来山为天然屏障,倚山筑东、西两堤;塘堤中段的底部建有人工放水用的硎井;塘坝东、西两侧建有斗门,可以调节库容和泄洪;下游的灌溉分水系统分为三枧九圳,各枧都设堰建坝,开渠引水。蜀墅塘大坝设计结构精妙,主堤选址与飞来山呈37度角,以缓解流水对大坝的冲击。
蜀墅塘宋代水利系统除454.83亩水面面积外,以下游环溪为依托,构建横塘枧,清丝枧,三枧三个灌溉分水系统,三枧九圳不仅起到灌溉分水排洪之功效,其文物保存现状在目前国内古代水利遗址中也算完整。
蜀墅塘宋代水利系统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得以发现,义乌市政府2013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投资千万的重点工程为文保让路
蜀墅塘有一部分水面位于赤岸镇塘边村附近。赤岸是义乌的后花园,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塘边村就处于美丽的西海西溪景观带上。今年7月,投资1399.76万元的赤岸镇西海西溪景观工程(大新屋至塘边村段)正式招投标。根据工程规划,将在蜀墅塘上新建一条包括游步道、自行车道一起的慢行道。
昨天上午,住在蜀墅塘边的一位妇女说:“为了这个水利工程,佛堂王氏后人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有关保护和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我觉得大家都有义务保护它。”
得知蜀墅塘是文保单位后,负责该工程的赤岸镇政府毅然停止施工。
“该工程在前期设计、规划的时候,虽然邀请了义乌市文广新局的专家,但是对蜀墅塘文物保护考虑得不够充分。”赤岸镇分管该工程建设的领导说,“虽然刚接手该工程,工期要求也比较紧,但我们还是决定暂停该段工程。”
这项义乌市重点工程牵涉到9个村子,村民们都很关注,希望绿道早日建成,带动村里休闲旅游业发展。现在,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对于文保单位,要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为百姓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现在,我们正在加紧制订整体保护规划,根据新规划再实施绿道工程。”赤岸镇分管领导说。
抢修从三枧坝及三枧桥开始
今年9月14日,义乌市政府公布蜀墅塘等3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蜀墅塘水利遗址指整个蓄水系统和分水灌溉系统包含一塘三枧九圳。
可惜,由于近些年大量的农田改造,位于环溪上的三枧九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赤岸镇暂停工程同时,三枧坝及三枧桥的抢修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制订中。
三枧坝及三枧桥位于佛堂镇后塘村、新店村附近的环溪之上,环溪自东向西流经三枧坝向北改道经新店村曲流至义乌江,为蜀墅塘宋代水利系统主要泄洪通道。环溪自东向西经三枧坝分水西行至三枧口,由三枧口分湖梅圳注毛陈门前;由山廿圳流注雁畈布袋址;由三枧口往西南经后阳村流灌倍磊畈。
三枧堰坝长10米,宽5.3米,由长1.5米宽0.5米厚0.3米的条石块叠砌而成,上铺长2米至4米左右规格不等的条石板以过水行洪。三枧桥总长12.3米,宽0.72米,桥面由6根长4米,宽0.5米,厚0.2米的条石组成,两个桥墩由整块条石呈“兀”形拱立,驳岸用石块泥土随岸砌筑,高为2.6米,河边两侧有小幅度下斜。
2009年春,由于上游清丝枧中心圳在农田改造中改成小型渠道,加上金义东南线公路建设拦截了蜀墅塘灌区的自然行洪,致使三枧桥被洪水冲毁,仅留一截桥面和桥墩立石,四根倒塌桥面石梁断了1根,只有三枧堰坝保存基本完好。一直致力保护蜀墅塘水利系统的王氏后人王忠说,10月在河道施工过程中,村民发现三枧坝体被人为碾压出现严重开裂下沉现象,3根原本完整的桥面石梁也被压断成数截。
三枧作为蜀墅塘古水利系统的一个重要水利设施,始建于南宋嘉泰二年,作为义乌市乃至浙江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宋代水利设施遗存,极具文物文化研究价值,对研究我国古代水利科技及建筑文化均是万分珍贵的文物活例。
三枧桥作为义乌有史可查最早的桥梁,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乌市赤岸镇的古月桥还早12年,且桥枧结合的设计在国内十分罕见,目前还没有发现一处像三枧及三枧桥这样相结合的古代水利遗址。
现在,三枧坝及三枧桥抢修方案已经基本出台,通过专家论证报文物部门批准审核后很快就能付诸实施。王忠说,抢修三枧坝及三枧桥只是蜀墅塘水利系统工程抢修的一个开始,现在,蜀墅塘水利系统工程正在申报省级文保单位,以后还将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