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遗传学、人口学、地名学、文化人类学、家谱学等诸多学科的丰厚文化资源,是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民族种姓兴衰更替、繁衍播迁的窗口。深入探讨姓氏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揭示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家族家庭精神,阐明各家族的渊源世系、盛衰荣辱、文化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历史功绩,对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家庭美德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更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鉴于此,笔者利用长期研究历史和整理标点《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家族源流卷》接触大量家谱资料的便利,特撰此小文,不当之处,祈望识者不吝赐教。
一
在了解某个姓氏之前,必先对其来源和特点进行考察,以免发生概念性错误和认识上的误区。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认为,中国姓氏是从黄帝开始的。《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记索引》:“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这是说,黄帝之前是没有姓氏的,至黄帝才正式使用姓。司马迁还详细记述了黄帝子孙的姓氏源流,指出:“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曰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1“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2在司马迁看来,不仅夏商周,就连一向被视为“非我族类”的匈奴,也是黄帝的后裔。这一“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姓氏是历史的产物,家族血统的标志。原始社会初期,人类过着群居生活,并不存在姓氏。后来形成许多部落群体,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女子是氏族部落的首领,部落成员以部落首领的符号为姓,在血缘上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族姓从同一个老祖母开始算起,同一族的子女都继承女方的姓,所以,姓字由“女”和“生”组成,人由母所生,生而随母姓,姓与生俱来,是固定不变的,原始先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进入父系社会以后,氏族部落以男姓为主体,族姓逐渐转变为从同一个老祖父开始计算,同一族的子女都承继男方的姓,血缘上出自同一个父系祖先。
在夏商周奴隶社会,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女子称姓,姓是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家族的标志,同姓不可通婚,男子称氏,氏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姓为氏之本,氏是姓衍生的分支,从属于姓。战国以后,姓和氏的区别逐渐消失,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形成以姓氏为统一标志的家族。此后,姓氏既可称氏,亦可称姓,或姓氏连称,而不再有任何区别了。(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清)顾炎武《日知录》:“自战国以后之人,以姓为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郑、顾所论,正是对中国姓氏演变及特点的高度概括和精辟论断。
姓源于上古,数量很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葳、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3春秋一百二十四国,稽其姓不过姬、姜、子、姒、风、祁、妫、姞、任、嬴、己、董、偃、妘、曹、毕、熊、曼、归、隗、允、漆二十二而已。氏分于中世,数量渐多,至宋代增至三十二类。《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然左氏所明者,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及以字、以谥、以官、以邑,五者而已。今则不然,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左氏之言隘矣。”郑氏所说三十二类是: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次为氏、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凶德为氏、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以事为氏、以谥为氏、以爵系为氏、以国系为氏、以族系为氏、以名氏为氏、以国爵为氏、以邑系为氏、以官名为氏、以邑谥为氏、以谥氏为氏、以爵谥为氏、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代北三字姓、代北四字姓。这三十二类基本上涵盖了得姓受氏的来源,现今姓氏从何而来,大多可从中得到答案。
二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人口近一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
4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姓氏之一。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姓源众多,正如宋代史学家郑樵所说:“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氏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5
姬姓之王:姬姓是黄帝嫡系子孙,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姓居其首。姬姓之王是王姓诸源中最重要的一支,大多数王姓族人皆出于此。其源一出毕公高,一出周灵王太子晋。
毕公高,原名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周武王的弟弟,受封于毕(今陕西咸阳北),以封国为姓,史称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为晋献公大夫,因功封于魏,以封地为姓,改姓魏,是为魏姓祖先。战国末年,魏王假为秦所灭,子孙散处各地,时人称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或言,周文王少子毕公高之后,封魏,至魏昭王彤,生公子无忌,封信陵君。无忌生间忧,袭信陵君。秦灭魏,间忧子卑子逃难于泰山,汉高祖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其故王族,谓之“王家”,遂改姓王。可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通志·氏族略》。
这支姬姓之王,其郡望有京兆、高平、东海、河间。京兆王氏又分霸城,新丰、蓝田、杜陵四支,其地域相当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临潼东北、蓝田、长安县东北杜陵。其中,以霸城王氏、杜陵王氏影响最大。高平王氏世居高平郡,即今山东巨野一带。东海王氏世居东海郯县,即今山东郯城县北。河间王氏世居河间,即今河北献县东南。
姬姓之王影响最大的一支源于周灵王太子晋。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聪敏博学,大度谦恭,十五岁时便以太子名份辅佐朝政。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年),谷、洛水泛滥,将危及王宫,周灵王决定壅堵,太子晋力谏疏导,激怒了周灵王,结果,太子晋非但没有继承王位,反而賚志以终。对此,历来有两种不同解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通志·氏族略》同。而《国语·周语下》韦昭注:“晋,灵王太子也,蚤卒,不立。”尽管对太子晋未能继承王位有不同解释,但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族人尊奉太子晋为王姓始祖则是毫无异议的。
妫姓之王: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于姚墟,以姚为姓。因居于妫汭,又姓妫。周文王时,舜裔孙阏父为陶正,负责陶器生产,文王把长女嫁给他的儿子满。周武王大封诸侯,妫满受封于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史称胡公满,是为陈姓祖先。春秋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避难到了齐国,改姓田氏。到田完五世孙田乞时,任齐景公大夫,在自己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施惠于民,深得人心。至田乞曾孙田和时,废齐王自立,此即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田齐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齐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兵反秦,封田和之孙田安为济北王,至汉初失国,齐人谓之“王家”,田氏子孙遂改为王姓。汉末王莽即出于这一支派。《通志·氏族略》“以爵为氏”:“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北海王氏世居北海剧县,即今山东昌乐县西。陈留王氏世居陈留,即今河南开封市。
子姓之王:源于殷王子比干,是王姓诸源中最早的一支。比干因纣王昏庸无道,犯颜直谏,被纣王剖心而死。因为他是王子,其子孙遂以王为姓。《通志·氏族略》“以爵为氏”:“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元和姓纂》:“天水、新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者,殷王比干子孙,号王氏。”《广韻》有东平,无新平。王舟瑶《西桥王氏谱》案:“河东王氏、中山王氏俱出太原,山阳王氏与京兆同族,皆姬姓。《元和姓纂》以为王子比干后,非是。”据此,则子姓之王的郡望当为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天水(今甘肃天水)、东平(今山东东平东)、新蔡(今河南新蔡)、新野(今河南新野)、章武(今河北行唐)、东莱(今山东掖县)。
虏姓之王:是古代少数民族改姓王氏后的通称。《通志·氏族略》“以爵为氏”:“出于河南者,则为可类氏;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族;出于营州者,本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此皆虏姓之王也。”
河南王氏,出自代北鲜卑族,然《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中没有可类氏,只有可频氏,疑“可类”或为“可频”之误,盖因繁体“类”与“频”形近而伪。同书可频氏下云:“《周书·王雄传》云,太原人。唐《贞观志》云,代人。雄,泾州总管,庸国公,西魏赐姓可频氏。”王雄是汉人还是太原人?如为代人,则他是代北鲜卑族的后裔。若为太原人,则是太原王氏的后裔。从以下两方面看,王雄应当是代人。其一,《周书》本传:“王雄,字胡布头。”《北史》本传:“王雄,字雄胡布头。”这显然不是汉人取字的习惯。其二,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下令军中将领一律改姓鲜卑姓,王雄被赐姓可频氏,说明他的祖先本来是代北鲜卑族可频氏,进入中原后逐渐汉化,改姓王氏,所谓赐姓不过是恢复鲜卑旧姓而已。按:河南系指洛阳,北魏孝文帝从代北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改为汉姓,说汉话,穿汉服,籍贯改为洛阳,王雄就是由河南可频氏改姓王氏的。
冯翊王氏,本是钳耳族,即关中羌族。《通志·氏族略》“关西复姓”下云:“钳耳氏,西羌人,状云,周王季之后,为虔仁氏,音讹为钳耳。《姓氏英贤传》曰:本胡姓,梁天监初,有钳耳期陵,自河南归化,父同,祖光,并仕虏为三品。”羌人钳耳族改姓王氏的例子,还有隋唐之际钳耳宗、钳耳干兄弟,隋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6至唐代,钳耳宗为兵部侍郎,钳耳干封汤阴侯。
营州王氏,本高丽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营州王氏,本高丽之族。虔威,朔方将军。生思礼,司空,霍国武烈公。”《旧唐书·王思礼传》:“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旧唐书·王毛仲传》:“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是无疑的。
安东王氏,出自回纥阿布思之后。《新唐书·藩镇王廷凑传》:“本回纥阿布思之族,隶属于安东都护府,曾祖五哥之为李宝臣帐下,骁勇善斗,王武俊养为子,故冒姓王。”王廷凑上至曾祖左武卫将军五哥之,下至玄孙太尉、中书令王鎔,世代为唐朝高官,其家族十分显赫。7
除上述鲜卑、羌族、高丽、回纥之外,其他少数族如匈奴、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改姓王氏的例子不胜枚举,兹不一一赘述。
杂姓之王:王姓是个来源比较复杂的姓氏,除以上所说,还有出现时代较早,但家族世系不明,或由于种种原因改姓王氏的,凡此,我们姑且称之为杂姓之王。前者早在春秋战国时已见诸史书记载,而以齐人为最多。如春秋齐有王湫、王何、王黑、王猛、王甲、卫有王豹,晋有王良、王生,吴有王犯等,战国时齐有王斗、王奢等,这些王姓人均在妫姓后裔和毕公高后裔称王姓之前,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代以王为姓时间比较早,但他们春秋战国时基本上生活在魏国和秦国,迁徙到山东地区当在秦汉时期。8春秋战国时分布在齐、晋、卫、吴的王姓人,由于史缺有间,已经无法知道他们的家族源流,因为时代较早,他们可能与王姓源头存在某种关系,但决不会是王姓的主要源头。
因种种原因改姓王氏的,如新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下诏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三十二人赐姓王氏。10隋末一度称帝的王世充,本西域人,其父幼孤,母改嫁仪同王粲,遂改姓王。11明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经历王德仁,本姓谢,“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i]清人王树荣《王谢世表序》:“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将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自是改姓王氏。”此类改姓王氏者不绝于史,恕不赘举。
综上所述,杂姓之王的特点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与王姓源头有关,另一部分则只与王姓干流有关,如果把姬姓、妫姓、子姓看作是王姓的主要源头,那么,杂姓之王的一部分则是与主要源头并行的涓涓细水;如果把王姓看作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杂姓之王的另一部分则是流入这条大河的许多支流。
三
琅琊王氏源远流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王姓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支流。它的早期家世,以宋代文史大家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最详:“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
12为中大夫。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生元,13元生頣,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将军。生贲,字典,武陵侯。生离,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据此,琅琊王氏在太子晋长子宗敬得姓之后,至八世孙王错任魏将军,此后世居魏国。传至十五、十六世王翦、王贲,在秦灭六国中立下卓著战功,父子双双封侯,传至王离,王氏已是三代名将,成为秦朝最负盛名的军功望族。后来,王离与项羽战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以身殉国。秦末,王离长子王元避乱琅琊(今山东胶南市),后徙居临沂(今山东临沂北),14至二十二世王吉迁居琅琊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传到二十六世,出了东汉名臣王音。到三国魏时的王祥,已是二十八代传人。
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外,由于缺乏更多的材料,现在已很难具体知道从太子晋到魏晋琅琊王氏是怎样一代代传承的。因此,对琅琊王氏的早期世系有着不同的解释,如田余庆先生所说:“琅琊临沂王氏,据《晋书》卷33《王祥传》及《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其先世可溯至西汉王吉,但是疑信难详。所以,《世说人名谱》只以王祥、王览之父王融为王氏第一世,而不再向上追溯。”
15其实,琅琊临沂王氏最迟可追溯到西汉王吉,这不仅见于《新唐书》,更早见于《汉书·王吉传》:“王吉字子阳,琅琊皋虞人也。”《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琊临沂人,汉谏议大夫之后也。”又据《余姚上塘王氏宗谱》卷四《琅琊世系表》:(王吉孙)崇,汉扶平侯,世居临沂。可见,琅琊王氏上溯到汉代王吉是有根据的,并非“疑信难详”,至于进一步上溯其世系,尚需深入考证,目前只好智者见智了。
王吉,西汉昭、宣二朝名臣,宣帝时征为博士谏议大夫。初举贤良,以善治五经为昌邑中尉,屡上书谏争,“甚得辅弼之义,虽不治民,国中莫不敬重焉。”吉子王骏,官至御史大夫。骏子王崇,大司空,扶平侯。史称自吉至崇,世多清廉,“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蓄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16
魏晋以后,琅琊王氏出了以孝悌闻名的王祥、王览兄弟。王祥“卧冰求鲤”,孝敬后母,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王览是王祥的异母弟。王祥遭后母百般虐待,王览屡谏其母,当继母以毒酒害王祥,王览察觉,径起取酒欲自饮,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从此,兄孝弟悌的美名传遍于世。汉末遭乱,王祥扶母携弟王览避地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隐居数十年,不应州郡之命,直到继母去世,才步入仕途。初除温县令,累迁大司农,封关内侯,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又迁太常,封万岁亭侯。司马昭刺杀魏帝,百官不敢论是非,唯独王祥挺身抚尸痛哭,百官见司马昭皆屈膝跪拜,只有王祥长揖不拜,拱手而已,由此深得司马昭的叹服。西晋初,官拜太保,进爵为公,当时朝中八公同列,王祥位居第一。
琅琊王氏自王祥起,一跃而成为第一流的名门大族,有人据正史和《世说新语》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家族有名可考者约294人,除少数隐居不仕、早卒或无事迹记载者外,共有207人做官,且大都身居要职。又据《〔黄岩〕西桥王氏谱》:“自(王)吉以下更魏晋南朝,一家正传六十三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
17
东晋是琅琊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琅琊王司马睿能够建立东晋政权,立足江东,琅琊王氏起了关键作用。《晋书·王敦传》:“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世说新语》:“导与元帝有布衣之好,知中国将乱,劝帝渡江,求为安东司马,政皆决之,号仲父。晋中兴之功,导实据其首。”18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王览之长孙,渡江后定居于建康(今南京市)秦淮河边乌衣巷,是为江左王氏始迁祖。东晋初丞相,封始兴公。他联合以顾、陆、朱、张四大姓为首的江南大族、稳定了东晋在江南的统治,开创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故此,元帝司马睿称帝大典时,竞邀请王导同登御座接受百官朝贺,王导固辞三四,乃止。
王导病逝后,王氏家族政治上的辉煌时代终结了。此后,王氏家族已经没有人能够进入真正的最高权力层。不过,在社会上、文化上的影响依旧很大,随着琅琊王氏向各地的播迁,浓厚的家庭文化又在社会文化领域放射出绚丽的光耀。如果说王导在世前,琅琊王氏主要辉煌于政治领域,而在王导死后,琅琊王氏尽管在政治建树方面仍不乏其人,但真正能够流芳于世的,却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如王导堂侄王彪之以精通礼学著称于士林,王胡之、王耆之兄弟以诗闻名,王导之孙王珣擅长时文,人称“大手笔”,珣弟王珉,多才多艺,尤精于诗文、书法。王导堂侄王羲之更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师。羲之七子,知名者五人,都以书法驰名当时,尤以小儿子王献之出类拔萃,父子合称“二王”。王羲之字少逸,东晋右军将军,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是为会稽王氏始迁祖。
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出了北魏政治家王肃,据《魏书》、《北史》本传,王肃字恭懿,琅琊临沂人,王导之后。少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南朝齐,为秘书丞,父王奂及兄弟并为齐武帝所杀,王肃避难投奔了北魏。时正值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急需像王肃这样精通汉文化的人,因此对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之间也,或屏左右,谈说至夜分不罢。”王肃在改革北魏官制,营建新都洛阳城,对南齐作战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北史·王肃传》所说:“朝仪国典,咸自肃出。”孝文帝死前,遗诏以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王肃三十八岁英年早逝,宣武帝亲为其发丧,下诏褒奖其功绩。孝明帝初,还下诏为王肃建碑铭。王肃的功绩和显赫地位,为琅琊王氏在北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王肃的子孙多人在北魏、东魏担任重要官职。
琅琊王氏咸阳派始迁祖王褒,其先为南朝人。《周书·王褒传》记其家世曰:“王褒字子渊,琅琊临沂人也,曾祖俭,齐侍中,太尉,南昌文宪公。祖骞,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南昌安侯。父规,梁侍中,左民尚书,南昌章侯。并有重名于江左。”王褒,梁元帝时为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梁亡,王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今陕西西安市)。北周时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石泉县子。与著名辞赋家庾信“才名最高”,北周诏书朝册大都出于其手。褒子王鼒,隋卫尉丞。长孙王弘让,唐贞观中为中书舍人。曾孙王綝,字方庆,武后时为广州都督,在任数载,秋毫无犯,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19后官至鸾台平章事,封石泉公。綝生十子,长子王皦,字光辅,唐开元中,官至潞州刺史。传五世至王屿,唐肃宗时宰相。玙孙王璧,唐末迁居祁门(今安徽祁门)西之苦竹港。璧十三世孙王贤,自泾川箬溪迁居旌德东固村,子孙散居休宁、绩溪、歙县、泾县、江宁、淮南、平凉、沅州、宣城、杭州、贵池、南陵、淮安、上海等地。20
綝子王晔,唐德宗时光州固始令,任职期满,定居固始(今河南固周始),是为琅琊王氏固始祖。晔子王友、友子王玉,玉子王恁,世代为农。传至恁子王审知,终因时势造就,成为“王氏闽台祖”。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唐末,与兄王潮、王审邽同为王绪部下,随军南下福建。途中兵变,王潮被推为主帅,遂占领泉州,福州等地。王潮病逝后,王审知代立,为福建观察使,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唐亡,梁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21由于他对福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开闽第一”。王审知死后,王氏家族相继称王,子孙为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王氏子孙在福州者大半被杀,只有王廷政一支被南唐俘虏后,迁至金陵(今南京市)。在闽国内讧期间,王氏子孙为逃避杀戮,纷纷改姓游、沈、叶等,故东南沿海一带有“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至今四姓之间还保留不相通婚的习俗。王氏子孙中,有的还远徙台湾,特别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迁居台湾者更多,因此,王审知又被尊为“王氏闽台祖”。如今,福建、广东、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缅旬、菲律宾等国的王姓中,不少人是“开闽王氏”的后裔。
王彬,亦光州固始人,祖彦英、父仁偘,从其族人王潮入闽,因与王潮有矛盾,挈家浮海奔新罗(今韩国)。新罗王爱其才,重用之,父子相继执国政。彬年十八,以宾贡(留学生)入太学,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雍丘尉,后以秘书省著作佐郎任筠州通判,知抚州等职,任职期间,执法严正,不畏强暴,州里肃然。2
2
明代余姚王氏家族是王羲之的后裔。南宋时,王羲之第二十三代孙王寿,官至迪功郎,由山阴(今浙江绍兴)迁居余姚(今浙江余姚),是为余姚王氏始迁祖。王寿曾孙王纲,史称有“文武之才”。2
3明初,年已七十,“以文学征至京师”,官拜兵部郎中。其子王彦鉴于明初仕途凶险,拒绝朝廷的官职,告诫儿子王与准:“但勿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2
4王与准“闭门力学”,潜心研读家学,著有《易微》数千言,为躲避朝廷征举,他逃入深山,不慎把腿摔伤,因自号“遁石翁”。后被迫无奈,让其子王世杰代他出山,进入县学补为弟子员,不出数年,就以才学名满士林。世杰之子王伦,终生不仕,性爱青竹,被称为“竹轩先生”。他一生延徒授业,培养出许多“德业可观”的人才。25王伦之子王华生活的年代,明初仕途凶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余姚王氏经过几代人的文化积累,已经有了深厚的底蕴,使得王华脱颖而出,考中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进为讲经官,先后担任顺天、应天乡试主考官,参与编修《大明会典》、《通籍篡要》等,后升至吏部右侍郎,他不仅是清廉正直的朝廷命官,还是个孝敬父母的大孝子。26王华长子王守仁,字伯安,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潜心学问,世称“阳明先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他创立了“阳明学派”,把宋代以来的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余姚王氏也因王阳明的影响而名扬四海。
王世贞家族是明清太仓地区的著名望旅。王世贞字元美,号夙洲,又号弇州山人,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李攀龙被誉为“文坛七才子”,“后七子”首领。据《昆山瑯琊王氏世谱》和《弇州山人续稿》可知,太仓王氏祖先是汉代王览,属王览嫡孙王导这一支,唐长庆年间迁至浙江睦州(今建德县一带),其中一支迁至分水(今浙江桐庐)。宋末元初,王梦声被征辟为昆山州学正,任职四十余年,遂自分水迁居昆山,太仓州设立后,为太仓始迁祖。王世贞的高祖王琳是王梦声的三世孙,曾祖王辂的两个儿子王侨和王倬(王世贞的祖父),明成化年间先后金榜题名,双双成为进士。王侨官至工部郎中,五子中次子王悌、幼子王憬都中了进士。王悌子王世芳再次中进士,历任江西司主事,兵部员外郎,赣州知府、广东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王倬字用检,史称“德量宏远,才识过人。”27在余干知县任内,以善于断狱而著称,“凡疑狱,刃迎缕解”。28由县令历迁御史、按察司副使、左布政使、兵部右侍郎。王世贞之父王抒,嘉靖年间进士,在击退蒙古军进犯的通州保卫战中战功卓著,由巡按御史被破格提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通州以东诸军事,后又率军大败倭寇,提拔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他以文才登仕,而以武功成名。明清二代,太仓王氏科甲蝉联,世代为官,家族显贵,东西二宗共有举人四十七人,进士二十一人,官宦百人。其中,从王世贞祖父王倬起,到王世贞的儿子王士祺,四代共有十人进士及第,簪缨不绝,太仓王氏最终由于王世贞而成为名扬天下的世家望族。
以上仅是王姓起源和琅琊王氏源流的一个梗概,限于时间,没能作更深入地研究,今后如有时间,拟作进一步探讨,撰文以求教于方家。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注释:
⒈《史记·五帝本纪》。
⒉《史记·匈奴列传》。
⒊《史记索引》案引《国语》胥臣语。
⒋
据1987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
⒌ 《通志·氏族略》。
⒍《元和姓纂》卷5下。
⒎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⒐《汉书·王莽传》。
⒑《隋书·王充传》。王充即王世充,以避唐讳去“世”字。
⒒《明史·王得仁传》。
⒓
王错子“贲”与王翦子“贲”重复,据《余姚上塘王氏宗谱》当作“愤”。
⒔
王恢子“元”与王离子“元”重复,据《余姚上塘王氏宗谱》当作“亢”。
⒕《宗姚上塘王氏宗谱》卷4。
⒖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⒗《汉书·王吉传》。
⒘《(黄岩)西桥王氏谱》“姓氏族望考”。
⒙《世说新语·言语》注引邓粲《晋纪》。
⒚《旧唐书·王方庆传》。
⒛《旌德东固王氏续修宗谱》。
21《旧五代史·王审知列传》注引《册府元黾》卷229。
22《宋史·王彬传》。
23《余姚县志》卷23。
24《王阳明全集·遁石先生传》。
25《王阳明全集·竹轩先生传》。
26《明史·王守仁传》。
27《嘉靖昆山县志》卷11。
28王鳌:《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尚书右侍郎王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