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的方志馆建设
方志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一些省、市、县相继建成一批馆藏丰富、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方志馆,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标志性设施。从各地方志馆建设的实践看,传统方志馆的建设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方志馆的性质、功能、作用进行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这事关方志馆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地方志事业建设的宏观布局。本文结合各地方志馆建设的实践,试就新形势下方志馆的建设做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方志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力推进,文化强省、强市战略在各地得到积极推进,很多地方把方志馆建设列入规划,陆续开建。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中有北京、吉林、上海、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新疆13个省(区、市)建成方志馆并投入使用,黑龙江、四川、广东、浙江、海南、西藏等省(区、市)已在立项筹建中,还有一些省份正在积极申请立项;另有47个市(地)、175个县(市、区)建成方志馆,三级方志馆共计235个。它们作为地方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正积极发挥着地方志资源的独特作用。但从一些地方的建馆实践看,逐步暴露出一些影响方志馆事业科学发展的新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法规政策保障。有的地方将方志馆视为地方志部门内部处室,对外挂方志馆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忽略了方志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方志馆本身受编制限制,没有专业部门设置,所配人员编制偏少,专业性不强,导致方志馆各项业务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国家和各地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法规、文件中,还没有对方志馆的建设做出刚性的规定,使得方志馆的建设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既不利于方志馆事业的长期规划,也不利于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二是馆库设计缺乏统一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在已建的方志馆建设馆库设计中,馆库面积、公共服务设施、办公区以及收集整理、保管保护等技术用房布局不合理。有的库房柜架仅2.2米,而库房层高却达5米,空间使用率不高,使得今后的温湿度控制运营成本高,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有的多按30年资料收藏量预计,库房面积容量预计过低;有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对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播放室、固定展览区与不定期展览的空间布局考虑不周;有的在方志馆展览定位的指导思想上,对是设地情馆还是方志发展历程馆产生分歧;有的对如何开展馆藏志稿的保管保护、防虫除霉、数字化处理等缺乏了解和思考;有的办公用房安排过多等,影响了方志馆主体功能的发挥。三是管理制度、业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制度遵循和引领。从一些地方的建设情况看,对方志馆的定义、性质、功能及任务,对馆藏文献的收集、整理、收藏范围,地方志资料开发利用,数字方志馆建设,地情网络技术管理,库房保管保护等方面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规范要求,这些都是方志馆发展进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亟待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规划,以引领方志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对方志馆基本性质和功能的新认识
本世纪初,方志馆建设的问题刚刚提出,引发各界对方志馆性质及功能的诸多认识。有的认为方志馆就是集修方志、编年鉴、收藏志书、存放志书编纂过程中的资料、安置方志数据库和网站、研究方志学、普及方志知识、交流方志工作经验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部门;有的认为方志馆就是存放志鉴、地情文献档案的永久性场馆;有的认为方志馆应具有保管功能、历史记忆功能、资政决策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学术研究功能,是地方志文献安全保管基地、地方志利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对方志馆性质的不同认识所致。 2011年10月23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在杭州方志馆设计方案论证会上讲话中指出:凡有条件建方志馆的地方,首先要把它建成地情馆、国情馆,利用方志馆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地情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2012年4月16日,朱佳木到北京市方志馆进行工作调研时又指出,要把方志馆建设成为地情展示中心,地情资料收藏、研究和咨询中心,地方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和爱国家、爱家乡、爱岗位的教育基地。朱佳木同志两次讲话中所阐述的观点,体现了发展的观念、超前的观念、全面的观念,是对新形势下方志馆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全新认识,为各地方志馆建设的功能定位指明了方向。
笔者认为,在当前和今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社会公众对文化建设充满新的期待,地方志信息资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人民群众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新形势下的方志馆应是具有独立、开放、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共方志馆。
首先,这一定位有相应的法规政策规定。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的第十四条规定:“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表、照片、音像资料、实物等以及形成的地方志文稿……修志工作完成后,应当依法移交本级国家档案馆或者方志馆保存、管理,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出租、出让、转借。”根据有关编制部门批准的国家方志馆、北京市方志馆、江苏省方志馆、江西省方志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方志馆等机构编制方案来看,明确方志馆的性质是集中保存、管理地方志资料的文化事业机构,具有国家公共文化事业性质的机构。据此,可以认定方志馆是国家集中收集保管本行政区域地方志文稿及地方文献资料的基地,也是社会各界读者利用地方志资料的公共中心。
其次,由方志馆具有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所决定。传统意义上的方志馆以收集保存修志中形成的资料长编、大事记以及各阶段的稿本为主,更多收存的是本级出版的志书,馆藏品种单一,数量少,难以适应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需要。新的形势下,方志馆馆藏正从传统的收藏范围扩展到收集本行政区域或其他区域内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新旧志鉴、不同载体的地方文献以及国家机关单位编纂的文件汇编等资料。从方志馆的职能范围看,从单一保管和收藏志稿等文献资料,拓展到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志书资料的各个工作阶段,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职能不断扩大。从方志馆的服务对象看,从主要为领导机关和科研部门提供服务的狭窄领域,扩展到为社会各界读者服务的全领域。从方志馆的社会职能看,不仅继续担当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的历史责任,新的形势下,将更多地承担起打造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社会责任,社会职能不断强化,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方志馆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一是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功能。收集征集和保管保护本行政区域内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和类型的地方志资料;对馆藏地方志资料作系统整理、研究和科学保管。二是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界提供查阅利用服务。三是资政决策功能。通过相关资料整理汇编、研究开发、信息查阅等形式,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资料和信息支持。四是教育功能。借助媒体、网络,通过举办展览、开办讲座、开设专题、日常宣传等形势,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地情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五是文化传播功能。通过举办展览、开设网站、制作专题片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六是研究功能。通过编纂、研究,将地方志资料的内容进行提炼加工、研究,形成一系列的思想体系,将地方志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各界,为传承文化发挥作用;七是文化休闲功能。把方志馆作为市民文化休闲的场所。
三、新形势下方志馆建设的主要对策
方志馆建设是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地方志事业的科学发展。目前我国的方志馆有很大部分是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其建筑形式、管理机制、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等已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文化信息公开化、信息使用便捷化、信息服务多元化的大环境。各级政府和地方志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积极推进,使方志馆成为地方志事业服务中心和大局,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以适应社会各界的迫切需要和新的期待,推动地方志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要科学规划方志馆建设。各级政府和地方志部门要抓住国家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把建设方志馆立项列入当地建设规划,出台保障方志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建立促进方志馆建设的长效机制;要着眼事业未来发展,认真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方志馆建设,加强调研,做好立项前的方志馆可行性论证、概念设计、选址工作;方案设计要着眼充分整合发挥方志馆的功能,科学划分功能区域,配备好软硬件资源等。
二是要加强方志馆馆藏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馆藏结构是方志馆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方志馆建设中要加强地方志资料征集的品种和质量建设,充实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解决馆藏内容不丰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收集征集资料时应关注民生,结合本地历史、自然风貌、物产、著名事件和人物、民俗、宗教信仰、名胜古迹、名村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情况,积极收集相关的地方志书与资料,使入馆的地方志书与资料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文化品位。同时,要主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整合地方志资源,开展咨政研究,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积极服务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结合各种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和窗口平台,将优秀的地方志资源推荐给社会公众,满足各阶层民众文化生活需要,将方志馆的公共服务职能落到实处。
三是要加快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能够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地方志人才队伍,是事业永续发展的根本。各级地方志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要采取有效机制,充分调动方志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地方志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与教育,建设一支服务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地方志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深刻认识到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服务能力。要不断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效率。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及文化建设的战略时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要求为方志馆建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级方志馆建设应趁势而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文化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有所作为,推动方志馆建设事业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