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新闻 > 详细内容
王大良教授解读姓氏社团组织现状与误区
发布时间:2016/12/16  阅读次数:1499  字体大小: 【】 【】【
王大良教授解读姓氏社团组织现状与误区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分享的是“姓氏社团组织现状与误区”。这里称“姓氏社团”,为什么没有用宗亲两个字?在座的都知道“宗亲”这个词,在现在差不多是一个敏感词。

宗亲实际上是指同宗共族的亲人,简称宗亲。今天能见到的最早出处是《吕氏春秋》,其中说“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宗亲在周朝是《吕氏春秋》之前,周朝建立了父家长制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其中有大宗、小宗之分。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的基础,并以不同形式延续至今,但近几十年来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的宗族组织怎么才能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现实的作用,没有解决好相关问题,需要加强研究。

我们在很多场合下,把相关的社团组织叫“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文化研究会”,民间习惯称为“宗亲会”,海外这么称呼的很多。但在目前的语境下,或在正式场合里,不用“宗亲”两个字可能好一些。所以,我这里叫“姓氏社团组织的现状与误区”。
跟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姓氏社团产生及其作用,二是姓氏社团组织的发展与现状,三是姓氏社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四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与思考。由于时间关系,不一定严格按照上面这个顺序。

姓氏社团组织,我们习惯称为“宗亲会”。现在不少地方都能见到这种组织,但它最早是近代时期在海外社会里出现的一种连宗组织。当这些华人在国内的时候,有乡里乡亲互相帮助,办什么事都很方便,还不太觉得宗亲的作用多么重要,一旦出去以后,很少见到宗亲,并且更需要相互帮助,共同抱团取暖,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因此,在华人社会,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出现了宗亲组织,叫“宗亲会”,也叫“同乡会”,也叫其他名字。这些组织中有些是一个姓的,有些是一个地区的,有些是很多姓氏放在一起的,一般都称为宗亲会。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海外华人回来寻根,各地为了接待,也组建了这种宗亲或者叫姓氏研究会的组织。比如说王姓、林姓、李姓,以及在座的卢、崔姓,大概都是从80年代开始接待寻根祭祖活动,或组织相应的社团组织,山西太原、河南卫辉、甘肃临洮、山东长清、河北清河等地为了便于接待,或为了招商引资,都有这样的情况,逐渐出现了姓氏宗亲会。名称上有的叫“姓氏研究会”,或者叫“名人研究会”,或者叫某一个家谱研究会,等等。名称尽管不一样,但产生的原因大概是上面这样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姓氏社团组织在各地陆续出现相关活动逐渐增多。姓氏社团组织大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30多年了。由于我们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原因,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合法化的问题,目前在国内注册一级学会很难,因此就到香港、东南亚,或者美国、加拿大、法国注册。大家都知道,从2016年3月开始,到10月份,国家民政部先后公布了13批“离岸社团”和“山寨社团”名单,其中的“离岸社团”主要是指在海外注册的社团,“山寨社团”是指与别人同名的社团。在这些社团中,至少有13个与姓氏相关的社团被点名。其中有些是综合性的。这些社团有些在境外注册,有些根本没有任何手续,甚至是今天脑袋一热琢磨出一个会来,自己任会长,又任秘书长,需要活动时候是会长兼秘书长,或者说创会会长兼秘书长,非常不严肃,更谈不上合法化。

针对境外注册社团的合法化问题,全国人大已在2016年4月28号通过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从2017年1月1号就要正式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合法化问题。合法化问题是姓氏社团组织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我要讲的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踩红线问题。划定姓氏社团活动的红线非常重要,目前情况下主要有三大红线,是绝不可以踩的,踩了就会出大问题。

第一个红线是政治红线。不仅现在是红线,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红线。大家都知道姓氏社团的主要工作是敦亲睦族、修家谱、建宗祠,其中的修家谱至少在清朝乾隆皇帝时就划过红线,非常具体地规定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违背了就要治罪,这在历史上叫做“谱禁”。当时的禁令中规定凡祖先名字触犯清朝庙讳或尊者贤者名讳、追溯族源超过5世以上、绘有祖先像、内容结构含有与普通百姓身份不符的“世表”“传赞”,或使用“开基”“创业”“中兴”等词,或在行文中没有在清朝年号前换行或空格、艺文中包含违碍文字等问题,一律删削或追究责任,可见也就是不许碰触这些政治红线。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云南一个姓氏搞祭祖活动,结果把革命先烈与国民党战犯同祭,在那时还很敏感的政治环境下成了很大的政治问题,惊动了国务院。在那稍后,还发生了同样有影响的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山东祭祖事件,也与红线有关。卢泰愚在任时多次安排高官到山东长清考察寻根祭祖事宜,卸任后亲自前来祭祖,我国外交部甚至不知情,成了典型的外交事件。可见,政治红线是一个很大的红线。

第二个红线是民族红线。民族问题是大的问题,民族的事情是大事不是小事。很多大的姓氏都有几十个来源,其中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姓氏因为历史不同,民族感情也存在着差别,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民族矛盾。比如“炎黄子孙”问题,这是汉族的提法,至少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并不认可,他们认为蚩尤才是祖先。现在西南部一带说中华人文始祖不止炎黄二帝,还要加上蚩尤,至少三个,这种提法便与我们通常听到的不同。开展姓氏社团活动是要增强团结,而不是要制造民族矛盾,所以要注意民族红线。

第三个红线是国家安全红线。当我们组织姓氏社团活动时,来自海内外的宗亲都有,同姓未必目的相同。有些人也许并非简单的前来拜祖,而是带有其他目的,这点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这一红线与政治红线、民族红线一起,是我们不能碰触的三大红线,也是我今天要讲的姓氏社团三大问题中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功利化问题。大家组织社团活动,正确的出发点应该是奉献,把自己姓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尊老爱幼、爱家爱国、修桥补路、积德行善等传统美德发扬下去,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是这种目的,而是更多考虑自己的私利,考虑做事情对自己名声的好处,或者变相去挣钱,功利色彩非常浓。还有人在参加某个姓氏社团活动时觉得有利可图,马上自己牵头另组织一个会,另立山头,自己窝里斗。还有人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私利看得太重,觉得工作几十年了还没混成一个小科长、股级干部,搞个宗亲会就可以在主席台上吆五喝六,当会长、理事长,很风光,不求奉献,只图虚名。还有人打着宗亲会领导的名义修家谱、修祠堂,发动宗亲捐款、捐物,捐了以后帐目不公开,结果成了以捐钱为目的的中饱私囊,影响自己的名声。全国很多姓氏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由上可见,我们目前国内的姓氏社团组织,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没有合法身份搞活动,有些是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有些是过于功利化。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这里给出4个方面、16个字的建议,不一定很成熟,仅供大家交流、参考。这4个方面、16个字的建议即:“依法活动、不踩红线、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第一个建议是“依法活动”。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允许成立一级姓氏社团可能性比较小。解决的办法是挂靠今天成立的这样“国”字头的一级社团,作为二级社团,依法开展活动;对于已在境外注册的社团,要按照《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进行登记、备案。只有完善了相关手续以后,才可以依法活动。

第二个建议是“不踩红线”。上面说了有三条红线,尤其是政治红线最为重要。政治红线牵涉到政治问题看法、政治人物评价等多方面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定要与党和国家的看法、评价、结论一致,把握好“度”,不可另搞一套,妄下结论。这根弦一定要时刻绷紧。

第三个建议是“提高认识”。姓氏社团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把社团活动做好了,至少在一个方面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刚才记协翟书记提到总书记说的很清楚,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姓氏社团活动归根到底也是文化活动,因为姓氏本身就是文化。进行姓氏社团活动也是把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要从这种高度去认识。同时,中华民族具有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爱家爱国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通过“家”而传承的。“家”是每个人的根基所在,有小家才有大家,家里所教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廉洁简朴等都是我们需要发扬光大的东西。能够这么认识也是一个高度。另外,通过具体的姓氏社团活动还可以增强自己姓氏的荣誉感、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像张、王、李、赵这些姓氏,或者其他的姓氏都不是单纯一支,王姓甚至有50多个来源,是近30个民族共同使用的姓氏。每一个姓氏几乎就是一个民族大家庭,更多姓氏集中在一起,就像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一样,具有凝聚力,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姓氏、具体的人体现出来的。把姓氏文化做好了,我们可以增强凝聚力、自豪感、荣誉感,当然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责任感。因此,这又是一个高度。只有提高认识,把握高度,进而在这种高度之下、在正规渠道上科学化、正规化地做好相关工作,就是把文化传承下去,才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家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四个建议是“端正态度”。这也是如何摆正自己位置、解决“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问题,最端正的态度是少考虑自己,多考虑宗亲。我在其他一些场合也讲到,要端正态度,就是要做到多包容、多奉献、多团结、少功利。为了好记,我还把它概括为“三多一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组织姓氏社团是一项需要广泛参与、心平气和的事业,是公器,不是私利,不是某一个人或一家一户、一村一地的专利,任何人也不应该有唯我独尊、先入为主、居功自傲心态。同时,还要以大局为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对不同观点要多理解,以宽容的心态看问题。对于那些带有强烈个人目的人,所作所为更是背离了组织姓氏社团活动的初衷,既不利于宗亲之间的团结,也有损于自己的形象,更应当端正态度。

以上由于时间关系,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的一些基本思考。其中的一些思考不一定很成熟,仅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的是,今天能够参加这么隆重的庆典非常欣慰,让我这个研究姓氏几十年的人看到希望,也看到了春天。让我祝福姓氏文化联盟有更大的发展,祝福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谢谢。(本文是王大良教授在中华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华姓氏文化论坛上的演讲内容)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王大良系著名姓名文化与家谱研究专家,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大学教授。中华炎黄姓氏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姓特别节目总顾问,公安部姓氏统计及姓名登记项目专家。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