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考证 > 详细内容
湖北郧阳龙头王氏家族始迁祖母刘老孺人诞辰三百年祭--王能富
发布时间:2012/10/2  阅读次数:8387  字体大小: 【】 【】【
湖北郧阳龙头王氏家族始迁祖母刘老孺人诞辰三百年祭    

——王能富
今年是壬辰年的又一个轮回,农历九月初一这天,是我们郧阳龙头王氏家族敬爱的始迁袓母刘老孺人诞辰三百周年纪念日,她的全体裔孙以无比景仰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母性。
据碑文记载:刘老孺人“生于清康(熙)帝壬辰年(1712)九月初一日,原系武昌邑大冶县永丰乡流水里虹口保德胜祠长虹舖生来人氏(新中国成立后,此地为湖北省大冶县先锋乡虹桥村,一九五七年划归鄂城县管辖,今为湖北省鄂州市碧石渡镇芦家湾村五组长虹庄)。”长大成人后,嫁于比她大八岁的同村青年、也就是我们的始迁祖王兴汉为妻。
大冶县永丰乡虹口保长虹舖地处长江中游之滨。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长虹舖的东边是面前山,西边是屋后山:面前山后边是白雉山,白雉山与面前山所夹的沟叫白雉沟。山上山下,沟里沟外,不仅有大片的田地,还蕴藏着丰富的铜矿、铁矿和石灰石矿。长虹舖大路两边居住着一支自明朝中期从江西瑞昌蛟溪迁来的王氏族人,系君津公后裔(君津公系江西德安锹溪始迁祖偞之公后裔),这里便是我们的祖籍。
清朝雍正年间,官府决定从人口稠密的湖广大冶、兴国州(今阳新县)一带征调移民开发郧阳山区,王兴汉也在征发之列。那时的移民政策野蛮粗暴,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不由分说,否则就绳捆索绑,强制迁移。王兴汉无奈,于是便带着家眷登上了远迁的官船,由长江而入汉水,溯江而上,不几日便来到了官府指定的迁徙地郧阳东乡郧县八亩保,在与老家地名相同的白雉沟(以后人们因传说此地生了棵探宝钥匙白竹子而改为白竹沟)龙洞口(以后人们因龙洞口之上的山峰若龙昂首而改称龙头,即今湖北省郧县白桑关镇龙头村五组)安顿下来。八亩保也是山区,距郧阳城百余里。龙洞口南边是古泉沟,北边是大路沟,两沟之水交汇于龙洞口流入东边的白雉沟。这里峰峦绵延,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溪流潺潺,可谓人间仙境。但因明末李自成义军在河南内乡被朝廷官兵所败,遂移兵郧阳东乡,尾追的数路官军追剿至此,见人便杀,见房即烧,此后数十年,这一带一直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野兽昼夜出没。
王兴汉夫妇初来乍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举步维艰。他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凭着勤劳勇敢的双手,在龙洞口顽强地生存着。没有房屋就斩茅结棚,没有粮食就采摘野果,没有土地就烧荒垦田。王兴汉是种庄稼的好手,提篮撒种,扬场放磙,样样能干。除了种好自己的地,还为他人佣耕,当地一富户把龙洞口上面棉花地堡的一亩多地抵给他作为工钱。刘老孺人心地善良,精明能干,除了操持家务,还纺纱织布。几年下来,家里有了积蓄,于是就在棉花地堡盖了几间瓦房,有了立足的根基,这便成为龙头王氏的发祥之地。
又过了些年,王兴汉夫妇不仅已有五子二女,而且还有了孙辈儿。人丁多了,家庭负担更重了,王兴汉夫妇虽苦犹乐,他们有的是扎根的信心,有的是成家立业的经验,有的是灵活经营的理念。他们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伐薪烧炭,上山采药、四处狩猎,换些银两,一大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他们利用赚得的银钱,不仅添置了房屋田产,还开办了油坊和纸厂。于此同时,他们还看准途经龙洞口的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商人、驮队络绎不绝这一商机,办起了客栈,接待过往此地的客商。至今,这里还存放着当年使用过的石头油缸和石头马槽。
王兴汉夫妇从鄂东山区迁徙到郧阳山区,不过二十来年的时间,由小口之家到大家人口,由打工到开荒,由租地耕种到买田置地,由务农而兼工商,由茅草棚到瓦房、到砖雕石刻构筑而成的前庭后院,由外乡移民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这巨大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王兴汉夫妇的开拓意识和拼搏精神,无不浸透着王兴汉夫妇的心血与汗水!
亁隆二十五年(1760)金秋,年方五十六岁的王兴汉滿载着成功的喜悦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大冶,告祭列祖列宗,告慰父老乡亲与乡党。但是,几十年的艰苦经营已使他心劳力瘁,加上长途跋涉,不幸猝然而逝,举族上下悲恸不已。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难以扶柩而归,于是便“葬于冶邑长虹舖面前山,坐东朝西为茔(据碑文记载)”,兴汉公就此长眠在祖籍的土地上。
兴汉公逝世那年,刘老孺人年方四十八岁。丈夫撒手而去,对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这个众口之家今后靠谁来支撑?悲伤过后,她擦干眼泪,振作精神,把一家人叫到一起商量家务。商量来商量去,谁也不愿意分家,并异口同声地要求由她来当家作主。她想既然大家信任自己,就再操几年心吧!何况现在还不具备分家的条件,等水到渠成了再树大分枝。于是便挑起了操持大家务的重担。
刘老孺人既是个女强人,又是个细心人。她根据每个人的能耐进行了合理分工。有种地的,有做饭的,有打油的,有做火纸的,有开客栈的,有推磨碾米的,有纺纱织布的,有管家理财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土地不够耕种时,她就及时购置田产;房屋不够居住时,她就及时建造新房。对待大人小孩她不偏不向,一视同仁。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她知道“耕读传家”的道理,当孩子们到了该入学读书的年龄,她就请塾师教授,或送往私塾、县学、府学去受教,去求取功名。儿孙渐次长大成人后,她就托人或亲自上门说媒,为他们成婚。先后与周边方、赵、潘、卫、陈、郑、邹、李、杨、冯、乔诸姓结为姻亲。
又二十多年后,她感到儿孙们大都已结婚生子,家大业大了,条件成熟了,自己也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该是树大分枝的时候了。于是,她把全家人叫到一起,给大家讲明道理,把家分了,让他们各自操持各自的家计。从此,来自鄂东的这支王氏族人真正在郧阳龙头扎下了根,且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正如龙头山上那伟岸苍翠的古皂荚树!
刘老孺人沤心沥血,含心茹苦,为王氏大家庭日以继夜地操劳了六十多个春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亁隆五十八年(1793)金秋,深受晚辈爱戴的刘老孺人以八十一岁高寿溘然长逝于龙头,滿堂孝男孝女长跪灵前,深切悼念她的昊天罔极之德。此后,她被“葬于郧邑八亩保大路沟龙洞口老屋后山,坐西朝东,庚山甲向为茔(据碑文记载)。”又过了十三年,即嘉庆十一年(1806),王兴汉和刘老孺人的二十余位儿孙和曾孙已各各事业有成。他们为追怀乃祖之名节与恩泽,遂斥巨资复修祖母墓,勒石立碑,铭记祖父母的生殁时间和生葬地址,吟颂祖父母的劬劳之功和鞠育之恩。两百余年后的今天,这碑石依然矗立在龙头老屋后山,成为龙头王氏追溯祖源极其珍贵的实证。
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为繁荣昌盛的亁隆盛世,具有远见卓识和图强精神的王兴汉、刘老孺人顺乎历史潮流,率领他们的子孙开拓进取,亦农、亦工、亦商、亦读,既为后世子孙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传承了多种经营的科学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至王氏子孙在这并不丰饶的闭塞山乡绽放出顽强的生命之花,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无论是在朝代更迭的封建社会,还是在兵连祸结的战争年代,王氏族人中除务农经商的成功者外,还有为官为宧、为儒、为医的仁人志士,更有驰骋疆场,赴汤蹈火,甘洒热血,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先祖们的成功建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岂不值得而今的王氏后人学习借鉴和发扬光大吗?
新中国成立后,龙头王氏族人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族人中,有务农的,有经商的,有从政的,有当兵的,有教书的,有行医的,有在工厂做工的……党、政、军、民、学,工、农、商、学、兵,应有尽有。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大家都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斗志,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用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祖国,美化自己的家园。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龙头王氏族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更新观念,勤劳致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今,龙头王氏族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以及龙头的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家电设备应有尽有,过去所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已成为现实。二00三年后,我们相继筹资三十多万元,在皂荚树下修建了群众文化娱乐场,在两沟汇合处修建了“龙潭,”在通往河对岸和“龙潭”的土路上修建了宽敞的大理石块台阶,在旧村部的基础上建起了标准的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在村部通往国道线的土路上修筑了坚实的水泥路,在村北的河边上修筑了一道一百米长、十五米高的护坎,在护坎上修建了长长的花池,村庄的所有场地都实现了硬化。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和过路行人看到这些变化无不赞叹,龙头村今非昔比呀!
龙头王氏曾在清朝末期修有家谱,但已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被焚毁,族史资料荡然无存。上个世纪末,在襄阳供职的王义阶(银行退休干部)和王义堃(退休教师)两位族贤曾提议编修家谱,因他们远离老家,不便操作,我(时任中共郧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当时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于是便搁置下来。时至二00七年底,我和王贤奎(原任白桑关镇武装部长)都已改为非领导职务,赋闲了。给义堃先生联系后(义阶公已于十年前谢世),当即决定编修家谱,并成立了编委会,制定了编修方案。随后,我和义堃、贤奎专程赴大冶、阳新、鄂州一带寻根问祖,次年十月我和义堃又专程赴江西德安锹溪寻根问祖,查清了我们的上源,获取了大量资料。为了确保谱牒质量,我们还请郧县知名人士、谱学爱好者、县一中老教师邢方贵先生给予了精心指导,并请方贵先生到龙头走访,写成了《天翻地覆龙抬头》一文,为我们的家谱增添了光彩。经过一年又三个月的精心耕耘,《郧阳龙头王氏家谱》终于问世。兴汉公、刘老孺人自到龙头落业至今,已历二百八十多个春秋,繁衍生息十一代,人口据不完全統计达一千六百人左右,本次入谱人口为一千四百二十八人,实乃瓜瓞绵绵,振振绳绳。二00九年三月底,我们在龙头举行了隆重的揭谱仪式,祖籍鄂州和阳新以及丹江口、南化、刘洞、青曲、大柳、胡家营、白竹沟等地同宗支系的四十多位宗亲专程赶到龙头祝贺,盛况可谓空前。
刘老孺人的坟茔始修至今已两个多世纪,因世远年湮,水土流失,岩石崩露,茔冢近夷,荆棘丛生,族人痛之。为慰藉先祖,泽被后世,我们筹资万余元,于二00八年春节后动工,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历时月余,将原来的斜坡改成三级平场,前面和两侧新彻了石砍,修了栏杆,场地铺设了彩砖,栽植了洒金柏和迎春花,对茔冢进行了整理,并在醒目的地方鑲嵌了“报本思源”、“祖泽千秋”和“修繕碑铭”三块石刻,从墓地到公路的林间人行小道上修筑了水泥台阶。全面修葺的墓园焕然一新,庄严肃穆。竣工后的清明节上午,龙头王氏家族的男女老少齐聚墓园,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朱东润先生(1896一1988)在他的代表作《张居正大传》的最后写到:“整个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时,总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赫一些,有的暗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时,我们对于过去,固然是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吧,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回溯王兴汉夫妇的开拓奋斗史,不正是激励我们承前启后的壮丽诗篇么?
龙头,千载悠悠,历经苍桑。兴汉公和刘老孺人可曾想过,您们艰苦开拓在前,王氏列祖列宗辛苦继承在后,而与时俱进、创造龙头美好未来的重任却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您们的优秀子孙们一直在努力,从而达到了今日之辉煌!我们无愧于先祖,无负于后来者!当您们环顾龙头的沧桑巨变时,一定会含笑九泉!
公元二0一二(壬辰)年 仲秋月 吉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