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
杨家大屋自然村全貌
江西省九江县岷山乡中岭村一组杨家大屋自然村所有人都是王杨二姓(王杨两姓),表面上姓“杨”,其实为“王”姓,此支王氏对外为“杨氏”,也就是其子孙身份证、户口薄上姓“杨”,村里的祠堂而为“王”氏,死后其墓碑上也刻成“王公”什么的,考其缘由:在《浔阳新安王氏宗谱》中有一篇明成化三年由永新县刘定之写的序文中发现一句“编户者王杨乡音不辨,里胥误作杨姓登于版籍”,而据杨家大屋《王氏宗谱》谱序记载“自宋及元,继体公迁居徽州祁门苦竹港,传六十八世时胜兄弟等,因元灾变起,迁居南康(星子)、九江、湖口等处,生子山公、湖公,再传予鼻祖保五公,徙居德化甘泉分水岭”,也就是说先祖为徽州人,由徽州迁九江市湖口县再到九江市德化县(今九江县),徽州方言为吴越语音系,在吴语中“王”发“杨”音。具体来源见下文:
杨村内的“王氏祠堂”
徽州,又名新安,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安徽省省名就是取“安庆”与“徽州”两市首字组成的。
元故始迁祖杨保五墓
徽州方言又称徽语,徽语是古代吴越语系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越语里去。它是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南部的旧徽州府(包括今黄山市的屯溪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歙县、徽州区、黄山区(仅限南部汤口镇、谭家桥镇)和宣城市的绩溪县、以及江西的婺源县),浙江省西北部的旧严州府(包括今淳安,建德,但不包括乾潭镇、钦堂乡、大慈岩镇吴语区)和江西省北部的旧饶州府(德兴县、浮梁县、鄱阳县)等地的方言。
《新安王氏宗谱》记载“王杨同音”
徽语分类:
1、绩歙片徽语(绩溪话、歙县话等);
2、旌占片徽语(旌德西乡话、占大话等);
3、休黟片徽语(屯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等);
4、祁婺片徽语(祁门话、婺源话等;以及含浮梁、德兴)
5、严州片徽语(浙江省内原严州府辖地之徽语,含建德话、淳安话等)。
从上面的方言介绍,我们就知道祁门话与婺源话、德兴话、浮梁话为什么相似,因为他们都属于吴语。
姓“杨”的人编纂《王氏宗谱》
通过这么多年查询,我在《浔阳新安王氏宗谱》中查到由永新县一个叫刘定之的进士写于明朝成化三年的一句话“高太祖皇帝戡定海宇而编户者乡音王杨不辨里胥误作杨姓登于版籍以为遗憾!”,此句话的意思是说,明太祖朱元璋皇帝打下大明江山后,在进行人口登记造册时,而我祖因为方言“王杨”发音不分,在申报户口时,被乡里管户口的工作官员误听成“杨姓”记入户口册,给后代造成遗憾!
活着时身份证上姓“杨”,死后墓碑上姓“王”
谱序里说明朝湖口县有一个叫王尚忠考上进士,他谨记先人的“能复则复之”嘱托,向朝廷上疏申请恢复王姓,朝廷也下诏批准其请复王姓,但只有一部分杨姓得以成功恢复王姓,可我们至今还没有得到恢复,所以真的遗憾!由于此序文写出明朝成化三年,属于明朝初期,又是进士刘定之写的,而其在翰林院任职,负责史料类编辑,刘定之官级四品,可信度高!
另外,我也在一些网站上看到有都昌、星子等地方的宗亲说他们那有很多村子的村名都叫“杨某村”,而村里人又姓“王”,所以搞不懂!如果按照吴越语方言来解释就好解释了,因为都昌在古代属于饶州府,饶州府、浮梁、德兴、婺源的方言都属于吴语下面的分支徽语的“祁婺片区”,所以此现象正好佐证了明朝刘定之写的“王杨同音”的序文。
除了挖掘古文所载,我也进行了现代实地寻访,如我夫人(婺源县许村镇人),其家乡至今还对“王”读“杨”音。
谱序记载我们来自徽州祁门苦竹港(一)
2008年《汕头大学学报》发表了余颂辉写的《从历史文献看〈中原音韵〉 “王杨不分”的性质》文章,并被各个大学学术报刊转载,该文中也列举了如俞光中《嘉兴方言同音字汇》“王店村”地名读“杨店村”。该文分析吴越语“王”到“杨”的读音可能发展途径是:iuɑŋ> yɑŋ> yɑ̃> iɑ̃> iã ,该文还说,除了吴越语方言里有王杨不分的情况外,说客赣方言里也有这情况,并列出客赣方言中这一现象的可能发展途径是:iuaŋ> iuɔŋ> yɔŋ> iɔŋ 。
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曾指出“之知不辩”、“王杨不分”等诸方语之病。这种现象在现代方言中还略有所见,主要见于“王”“旺”二字。“王”“旺”都是云母阳韵合口三等字,现在一般读成合口洪音字,但在方言口语中有读成细音的。
谱序记载我们来自徽州祁门苦竹港(二)
在赣语中,“王”读如“杨”有不少表现。比如明代杨守陈《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杨公瑄墓志铭》说:“公姓杨,讳瑄,字廷献,南昌丰城县人。其始祖曰王君权,唐季相南平王,累官金紫光禄大夫,居南昌之武宁。传十有五叶,至公曾祖回仲犹王姓。国初徙丰城占籍,始讹为杨。盖方言‘王’‘杨’无异音故也”。
再比如[康熙]《江西通志· 卷十二· 山川六》说:“大汉阳峰在小汉阳之南,庐顶南大岭也。南康(今星子县)人谓之汉王包。九江人谓之汉王坡,《南康志》作汉阳峰,盖方言讹‘阳’为‘王’耳。”
南昌县有个村庄“王家”的“王”读如“杨”或“扬”。
明代嘉靖《兴宁县志》也说:“其声大率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如黎为来,声为商,石为铄之类,与江南同,乃出自然,益信昔人制韵释经之不谬。亦有杨王不辨之陋,如天王寺为天洋之类,至有姓王者自呼杨,问之,云王乃吾上,避不敢犯,此尤可笑尔。”说明明代广东的客家话有王杨不分的现象。
本文作者杨修骏(中)与晋江市太原学术研究会王恭庭会长(右)、台湾金门县王氏宗亲会王再生宗长(左)
除了上述因方言造成王杨两姓的,还有下列各种缘故造成王杨两姓的,不知道你属于其中的哪种? 或者你又是其他原因的,欢迎来信交流!
一、王杰因助杨坚建立隋朝有功,被隋帝赐姓杨氏。
目前记载比较清楚的王杨两姓的家谱是安徽潜山《王杨支谱》,其记载:隋文帝时,富春公先祖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称“王”者,不忘其祖;称“杨”者,不背其君。王杰之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南昌)。传至富春公,徙居鄱阳瓦屑霸。富春生昌国,昌国生自戌、得戌,从此鄱阳王杨氏遂分为两支。元末战乱,陈友谅肆毒翻阳,遂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置潜山县,清属安徽安庆府),祖二公徙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侄子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
二、王莽篡夺刘氏“汉家政权”失败后,族人为避诛连改姓!
据太湖周边的宗亲介绍,其先祖是王莽,王莽是王政君的侄子,而王政君又是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
王莽由于权利逐渐增大,便在公元8年篡夺了刘氏的汉家江山,建立了新朝,自己当了15年皇帝,当时王莽为了缓和阶级斗争,争取百姓的支持,做了六项改革,可惜六项改革触及了官场达人的利益,王莽在公元23年被杀,其家族为避被诛连,四处逃散。有一支宗亲走到一棵杨树底下时,被官兵拦住盘查,当问其姓啥时,该王莽族人灵机一动,看到旁边有棵杨树,就谎称自己姓“杨”。因古代不像现在有照片和身份证,所以就逃了一死,其后代就以杨氏生存下来了,但为了记住自己祖宗,死后才按照家制恢复王氏,随后就在太湖一带出现王杨两姓。
三、闽国后裔为避灭国诛连之祸改姓!
五代十国时期,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一路南下,在福建建立闽国,当闽国开国皇帝王审知死后,家族儿孙为争夺皇位,同胞相残,造成宫廷内乱,闽国传至王延政时,就被南唐皇帝李璟看见闽国宫廷内乱之际乘势所灭!
南唐灭闽国后,王氏子孙为避灭族之灾,当时很多人被迫改姓“尤”、“游”、“沈”、“叶”等。王姓改“游”、“尤”姓,是王氏子孙自认国亡家破,犹如水中之鱼,游来游去,居无定所;王姓改沈姓,是取“沈”与“审”谐音,表示是王审知的后代,子子孙孙不忘其祖;王姓改叶姓,是谓犹似树叶飘零,不知所止。
所以从那时起,东南沿海一带便有了“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后来,随着这一部分人飘居海外,这种说法又传到了南亚、东南亚和台湾岛上。如今,福建仍有王、游、沈、叶不结亲的习俗。在台湾西南部的嘉义县,有王游叶沈宗亲会,便是上当年闽国王公贵族的后裔们组建的。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四、为外祖家族承兆造成王杨两姓!
一种是入赘造成的,其子女随女方姓,但在修家谱、祠堂时又不忘在父系家族留名,死后墓碑可能又刻写“王公”等等,若干年后,就会出现两姓情况!像这种情况就很多了!
第二种是男方虽未入赘女方,但议好,子女随母亲姓,如我村杨家春女儿杨金兰嫁给胡乐友后,仍在我族上谱,如杨家永儿子随母亲姓马。
第三种就是母亲有兄弟,但兄弟无后。如我邻村一叶姓村子的叶修汉,其实是我王村的王姓子孙,因其舅舅无后过继造成。像这种情况目前有很多,如九江市庐山区就有一也叫杨家大屋的村子,他们祖上就是帮舅舅顶嗣造成王杨两姓,人口比我们保五公后裔还多,他们人口分布在庐山区、星子县、九江县江洲镇、湖北、安徽,他们都是黄梅鼓角鉷公之后。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