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研究考证 > 详细内容
王盛林论安庆籍人迁陕移民潮之迷
作者:王盛林  发布时间:2018/10/24  阅读次数:4529  字体大小: 【】 【】【

王盛林论安庆籍人迁陕移民潮之迷

我主持新安瑯琊王氏望邑世芬堂第七、第八两届续修族谱时,翻阅谱发现,老谱中常有:“往陕、迁陕、居陕”等记载,而后每次续修却一直未往下续。1995年时,王贯川、王秀江、王绍丰、王汉中、王敬堂等老先生仍健在,我问他们是何情况?他们说:“漏掉几届了,可能与從释者一样,死后就无人过问吧!”但我一直难以释怀,常挂心中。事怕有心人,2004年冬,在安庆朋友家见到一份《江淮晨报》,载有该报驻安庆记者站长任祥斌的《操安庆口音的陕西人》一文,文中说:“军队开车到陕南,夜间抛锚,敲开农户门,所见所闻,全是安庆地区方音和习俗”。而且他们都说:“我们祖上自安庆迁来”。他们听到安庆方言特别高兴,热情招待!任记者接着写道:开车到陕西商州各县,当地口音与安庆方言都相同,访问得知,“他们的祖籍都在安庆各县”。任记者后与安庆电视台专题部主任汪启贵联系,同到怀宁黄墩调查;又写出《根在安庆的陕西人·你们好吗?》此文在叙述调查经过后,号召有识之士都参与该项调查。随后安庆电视二台不断收到调查材料,专门制做多期《安庆人迁陕之调》的影视节目,据说是农历年节前后播放的,可惜农村均未看到。

很幸运,在丙申年安庆诗词学会年会上,我巧遇坐到潜山县退休教师汪中新先生一起,据悉:他是《揭开250年安庆迁陕移民潮之迷》的主要参与者。我便迫不及待地问及此事,老先生热情地讲解并给了我一些调查资料。现根据此资料和两记者文章及历年所闻,试揭该事件之迷!

一、尘封缘由和抖落

汪先生借阅了韩、胡、程、徐、陈、葛、储、钱、周、张、朱、江、王等姓的“抗日”前的老谱,发现均有“迁陕、往陕、和居陕”的记载。而且时间基本集中在清·乾隆一朝。故猜测是政府行为。然而史书没有记载,说明是禁止往来,所以就尘封了。

汪中新先生父辈以上直系五代均参加历届《潜山平阳郡汪氏宗谱》的续修,留下的传闻颇多。据传他们家族曾去过陕西收族,当地宗亲用大柴篓装满鞭炮,抬到商南丹江北岸燃放,迎接老家去的族长和文总等人。可惜写来的谱稿途中被官府拦截未能带回。这有力地证明:陕西人记得根在安庆和是清政府有意尘封。

自任祥斌《操安庆口音的陕西人》和汪启贵《根在安庆的陕西人·你们好吗?》两文的发表,尘封基本抖落,关注者不断增加。汪全根忆起了他跑长途运输,本来练就一口流利普通话,但开车到陕西商州各县,发现当地口音与安庆地区方言一致,就改用家乡话交流,畅通无阻。又有油坝一返凉席的讲:“1986年他运一批竹席到陕南出卖,被当地派出所扣压。在争执中所长发现口音相同,认为是当地人,要他回村写证明。于是他就出示证件,经查证与所长姓氏、派行一致,认为是老家来人,于是乎东请西接,并帮他尽销其货。经相互介绍,当地人都说他们祖上是从安庆迁来的。这说明他们记得的传说,就象我们记得是鄱阳湖瓦屑坝迁来一样。不过有一点不同,他们是部分移民,还没有立祠分修,还在等着老家去人;而我们是整体搬迁,都立祠、修谱了。可能有人要问,他们为什么不来认祖归宗呢?我们想想,清朝有意尘封一百六十余年,推翻清政府后又内战不断,解放后又遇抗美援朝。而后又水、旱灾害频发,时间隔离越来越长,我们不也遗忘了吗?

北京物资学院离休教授汪中一先生,只身自费八千元前往陕南收族。秦岭山区交通不便,便由当地本族青年用摩托车带或步行爬山,历时48天深入调查了商州、汉阴、洛川地区的十六个县,记录了大量资料和联系方式,查得安庆迁陕有许多姓氏都有,少数已立祠分修,大多数还在等待老家去人回修。他汪姓就有几千人写了默稿回修。这些实事充分证明三点:一是安庆迁陕已受到广泛关注;二是安庆迁陕各姓都有;三是只要有识之士,有汪教授的敬祖亲宗精神和舍得钱财又卖力,迁陕被遗忘的宗亲,是有望认祖归宗的!

二、抽样调查,使人惊醒,安庆迁陕人员数量庞大。

调查组抽样调了,潜山县汪姓第五股,该股始迁陕的就63户,莫看谱载,“某人迁陕”字样,实际上有“儿子随父母同迁”的;有“三对夫妻同往”的;有“兄嫂带未成年弟妹”同迁的等等。汪氏家族该段男丁总数687丁,迁陕169丁,迁陕率为24.6%。查潜山《县志·人口》篇,迁出率基本相符,安庆六县一市,以潜山迁陕16.313乘以7,即安庆地区共迁陕14.191万人。可谓是庞大的,惊醒人们的数量吧?该段移民大多起自1700年后出生的壮年,止于1795年出生的婴儿。前后百年,三、四代迁陕。谱载一个往陕的,现已250余年,十二、三代了,可能发展到:几百人或逾。

如笔者时裔房,发展算比较慢的,现辈份都很大,时裔公是乾隆四年生,现发展到八百余人口,这是实事,不是推算的,若你们以安庆电视二台专题部组织的调查组得出的24.6%的比例,按你堂(房)现有人口乘以24.6%,就知道你遗忘了多少迁陕宗亲,所以决不能不醒!

三、《推丁入亩》,是迁陕的主因。

自明初以来,历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的坚固,针对当时国情的各种变化,往往有政府组织的强行移民。如“大槐树”集中的大迁徙,“两广填四川”等就是安庆人迁陕集中在乾隆年间,情因雍正年间大力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以前是“税收丁亩”,丁税即人头税,亩税即“耕地税”,两税同等征收,就使田多人少户(地主)越来越富,田少人多户负担加重,苦不堪言。康熙51年(1772年)下旨,“自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行“摊丁入亩”,就是将丁税、亩税合计,以县核算全部摊到田亩上。不交人头税,促进了人口大增长。但又出现了“人多地方税重,人少地方税赋轻”的税赋不均的状况,而南方税赋重,北方税赋轻,如陕西秦岭以北地薄人、无人区域无税;而税赋重的南方,加上平原、圩区经常遭灾,空有土地交税后几近破产,无地农民无处卖身。无法生存的农民纷纷外逃到无税地区去谋生,“开荒占地”、“迁居避徭”,成了贫民的求生之路。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朝廷也意识到,“摊丁入亩”在一个地区取得了“均贫富”的作用,但它又在各省之间拉大了贫富差距,必须采取“均人口”达到“均税赋”的目的。

乾隆盛世一百多年,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封建强权;决不放任自流,一边强行“摊丁入亩”,一边倡导移民,以“均人吕”、“扩土地”达到“均税赋”之目的。因此就有了移民潮之说,政府到处张贴榜文、告示,鼓励、引导农民到地多人少或无人区去;以“补贴路费”、“代款买耕牛、种籽、农具”和“免税几年”等优惠政策,又要求迁徙途中的沿途民众提供食宿、茶水等方便的种种措施;鼓励无地农民迁徙垦荒,也叫“均丁扩田”。成了乾隆一朝的长期政策。农民力量单薄,尤其是无地农民和因天灾人祸破产的农民,单独谋生风险大,现有政府组织和许多优惠政策,所以,无地、破产、无别业和走投无路的农民就形成了迁陕潮。“树挪死,人挪活”、“缸罐不动不热”、“不要在一棵树上等死”等谚语,可能出自哪时的宣传语。

政府行为隐情鑫。满清大量有组织、有计划长期移民,另一层用意就是对南方聚居总不放心,有意识地造成民族杂居,以便互相监督,又让汉族内部的大宗血亲剥离,分居两地遥远相望,只求平安,不原也不敢反满。主观目的是加强满清统治,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大团结。当时统治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然要大书特书载入史册。为什么志无记载?为什么去收族中途被拦截?这就充分证明是有意尘封,其政治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也充分证明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愚民政策,尽管他“金銮殿”上挂着“正大光明”的匾,但行使权力来一点都不“正大光明”!不象我们共产党实行的是亲民政策,一切都光明正大。新中国组织的迁移,目的都是为发展经济,如1959年组织的支边,建成了新疆大粮仓。近几年号召去西部大开发,又要创出西部美丽的一片新天地,都从来不限制互通往来。清朝迁陕是政治目的,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重视那一批无根的、我们遗忘的宗亲!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所有外迁人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解放前外迁的或因灾年逃荒、或因大病、赌博破产、或是做生意遇妇招亲、或当壮丁随意落户的;总之,都是故地难以生存者,他们大多数开荒在深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代一久难以回来认宗。所以我们老家人无认花多少代价,都应当去寻宗收族。

解放后迁出的:一是开发湖荒;二是升学分配;三是招工提干;四是部队安置;五是近年来的一些大包工头、企业家、暴发户等人士进城。与解放前无法生存外迁相比截然不同,当今外迁都是些智商高、有权有势或富裕者。这些人有父母在还有个家,一旦父母故去就很少回家了。故乡的亲友都更应保持来往,对农村发展大有好处!“精英都进城,厚道留农村。保持常来往,城乡好平衡”。

总之,亲宗是敬祖之大孝,安庆迁陕,暂无力收族要记入《备忘录》,散迁出的应建立《外迁登记册》和《成功人士通信录》。才不辜负我们这代人的忠孝之心。

以上浅见不妥之处,望知情智士指正!

王盛林               

2018年10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