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头版 > 详细内容
湖北随县淮河镇大王湾王氏祠堂
作者:王鄂林  发布时间:2024/4/18  阅读次数:1242  字体大小: 【】 【】【


古老的王氏祠堂,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距今有210年的历史,位于随县县城厉山镇东北约67公里处,现属淮河镇金家祠堂村大王湾。其东距李家小湾约350米,南至小王湾约350米,西去约50米即为淮河,北至河南省固县镇界约2000米。

现座落在淮河镇金家祠堂村大王湾东侧的王氏祠堂,西临淮河,三面环山,连绵起伏,依北山而建,南面是骆驼山,山南是小王湾,祠堂三方为院墙,长18.2米,宽18米,占地面积328平方米,三间祖祠坐北朝南,长11米,宽7米,建筑面积77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徽派建筑风格在当地独具特色,高大的马头山墙,青砖砌墙,小青瓦盖顶;屋内两道冬瓜梁,两根圆木立柱,增大了祠堂的空间。王氏祠堂初建时,有祖祠三间、厢房三间,屋脊上横卧的五谷六兽,活灵活现,墙上、地板上绘制的花鸟虫鱼美丽图案,栩栩如生。《王氏祠堂·祖德宗功》碑立于祖祠房屋西侧屋檐下,当时置地数亩,工程完工后,又置地十余亩,菜园一处。祠堂后山埋葬有三槐堂王氏信随支始迁祖王爱公三子安骈世系五世孙啟贤与汪氏合葬墓,坟前立有墓碑。后为交通方便,在祠堂与合葬墓间修建了便道,以后村村通,又修了水泥路。

解放后,王氏祠堂收归集体所有,祖祠内设施全毁。土改时当学校教室,由王家盛当老师,教育王尊昌、王承顺、王庭顺等族人子弟和贫下中农子女学习文化。以后当国库收储粮食,1958年办豆腐店、养猪场,当生产队仓库,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时,东红大队(现后家油坊村,下同)造反派将祖祠屋脊上的五谷六兽打掉,墙上、地板上美丽的花鸟虫鱼图案铲掉等,以后分给无房困难户刘姓人家居住。2006年由尊武公与尊道、尊生、家生等同族人商议,后找到大王湾村书记饶良义同意组织赎回,又写了《赎回王氏祠堂说》,并将祖祠屋脊上加了二龙戏珠。2014年冬和2015年秋,由家忠、家勇、来顺、银顺组织王氏家族筹资10余万元,对祖祠进行了加固修缮,并砌了院墙。现祠堂大门两侧悬挂由尊文公撰写的巨幅金字长联,上联为“子孙一亿尽勤良神州居冠”,下联为“宰相百员忠国事旺族殊荣”。

2017年12月由龚凤鸣著,武汉出版社出版的《随县文化图典》之《随县金石碑刻》和《随县民间建筑》,收录了淮河镇王氏祠堂和王氏祠堂碑文,为研究祠堂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该书说“祠堂已毁”,完全与现实不符。

原《王氏祠堂·祖德宗功》碑竖立在祖祠西侧屋檐下,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破四旧,立四新,砸乱封资修,东红大队造反派将其推倒,砸断为两截,遗弃在祠堂后啟贤公、汪氏合墓坟上。2015年清明节发现后,家族人将碑抬到祠堂内,现加固后存放在祖祠内。2017年12月由龚凤鸣著,武汉出版社出版的《随县文化图典》之《随县金石碑刻》和《随县民间建筑》,收录了淮河镇王氏祠堂和王氏祠堂碑文,碑为王氏祠堂之附属物,为青灰石所制,有座无帽,座已失。体为长方形,通高1.60米,宽0.56米,厚0.11米,其中榫头高0.12米,宽0.20米,两面均阴刻楷体文字,自右至左排列,正面上端横书“王氏祠堂”四字,周边刻有花卉图案,正文12行,计200余字,列祠堂条规;背面碑首横刻“祖德宗功”四字,正文主要记载王氏祖宗之功,立于大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0一年),该碑代表了王门遗风。

  

碑正面刻有:

王氏祠堂

祠堂條規開列於左:

1、祠堂管事者,須擇宗族推服公正之人,不許私相授受,如有徇私等,清查出加倍追償,力不能支,扵交賬者是問。

2、族人年逾七旬者,於年底頒肉肘五斤,以示尊養。

3、族人不孝不悌,匪為不安分者,當會同合族督責之,不改则逐永不准入祠。

4、族人鰥寡孤獨,無產祀無所歸者,施棺殯之,勿致暴露貽羞先人。

5、祠堂田地不許同族耕種,稞租不准族人借貸,如不遵,嚴懲責之。

6、族中有俊秀子弟,有志上進而無力從師者,祠脩之,以資鼓勵。

7、無故訛戶之人,須會同宗族於祠堂內,嚴加訶責。

8、田產婚嫁被侵佔,無力呈明者,祠堂酌量助以篤行。

計門二十四字派:啟士廷,兆化崇,尊家訓,法聖功,明大道,允執

中,繼萬世,忠孝同。

  

碑背面刻有:

祖德宗功

嘗聞根深葉茂,源遠流長,莫為之前,難美弗著;莫為之後,雖盛弗傳,是創始難,繼述亦不易也!

我祖籍江西,於明季移居漢東,兵燹屢經,世系綿長,由來久矣!惟惜曾祖士敏公早故,幸有節凜冰雪,志矢柏舟之曾祖母許素(一七五二年正月二十六~一八二一年五月二十三,享年70岁),深報本之恩,以啟後人,追遠之意為宗祠,計扵嘉慶十九年(一八一四年),集伯祖(即王化义的伯祖父)廷楠公廷蕙公共捐貲,置祠基一所,田地數畝,奈稞租有限,脩祠力不能建,而楠蕙二公,忽又相繼而逝。噫!曾祖母之志,誰能繼乎?


義(即王化义,下同)祖(祖父)廷槐公,克遵母訓,竭力經營,創脩祖祠三間,廂房三間,以妥先靈,又置地數畝,聊作香煙之資,此創始之苦心也。乃功未告竣,義祖廷槐公卒。而堂伯兆祥公,克承其世焉,置地十餘畝;堂伯兆平公,置菜園一處,由是粢盛,犧牲得豐焉。嗣有族祖(即对跟祖父同辈人的称呼)廷元公卒,淑配王氏乏嗣,所有田產情願入祠,以作養生送死之資。迨堂兄化雨承管,年歲荒欠,未暇脩理。義髫齡失帖,義母向(即向氏,一八三九年五月二十三~一八九八年十月十九,享年60岁)常留意曾祖母許之遺訓,爰顧而歎曰:“傾貲若此,非大加整脩,何以迪前人光乎!”。於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特親為督工,缺者補,傾者脩,而宗祠煥然一新!賢哉!義母向,可謂克嗣曾祖母之徴音矣!

於十七年(一八九一年),義眷念亂後神主盡失,重脩木主,延賓鴻題,則不惟昭穆序先靈,得以歸依,仰且觀瞻,肅而起敬,以有光焉。然祠宇大啟,而祠佃無居,義將自受,分茅屋五間,菜園一叚,山坡一塊,與佃者速入於祠堂。凡我連支同本,誰無水源木本之思,僾見愾聞,宜深春露秋霜之感,庶燕翼垂謨,蠡斯衍慶焉。義不敢冒昧,謹將肇祀,勒石銘記,以垂示後世,永傳勿替雲爾!

裔孫化義謹敘

大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0一年)桂月榖旦立

公元二0二四年由化義孫尊文(九十歳)重書於清明節

三槐堂王氏信隨支淮河鎮大王灣支重立

《王氏祠堂·祖德宗功》碑和啟贤公、汪氏合墓碑的碑文,由九十岁的化义孙尊文公于2024年清明节亲笔书写,家林联系随州市博物馆拓印了《祖德宗功》碑碑文,这两块碑由河南桐柏县赵氏石材雕刻加工厂(18336615561)重新雕刻,于2024年清明节重立。

                                                      枣阳市应急管理局    王鄂林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