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协会动态 > 详细内容
王石:六中全会凸显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11/11/25  阅读次数:3036  字体大小: 【】 【】【
王石:六中全会凸显中华文化  
来源:文促会  
                本会讯  近日,我会常务副主席王石发表谈话,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畅说“决定”中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论述。
                王石副主席说,“弘扬中华文化”,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以“十七大”为开端。而高调论述中华文化,应当说是以六中全会为标志。在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献中如此全面肯定、高度评价和凸显中华文化,恐怕是首次。“决定”开头就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不仅将中华文化置于重要地位,而且从民族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肯定了中华文化的重大贡献。这是让人十分欣喜的事情!
                说到此,王石副主席说,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方面,我们的国家、民族、知识界,也包括我们党,在认识上是经历过一个曲折过程的,甚至也可以说是有沉痛历史教训的。五四时期,文革时期,可以说是走到极端。这也说明所谓文化自觉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自觉,是逐步走向自觉。我们党对中华文化、对传统能够产生今天的认识是接受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而更为现实的原因则是全球化。全球化趋势激发了所有不同文化的自觉,由此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而且还认识到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王石副主席说,通读全篇,对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决定”主要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传承体系,二是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关于传承体系,“决定”提到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而且用一个专门章节加以集中论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一段文字简练而概括,把文化传承的若干重要方面都包括进去,形成了一个体系化的思想。这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关于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决定”更有多处论及,比如: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扶持机制,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构建人文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设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奖和国际性文化奖项。”
这个问题不仅重要,而且迫切。中国给世界什么印象?经济上成功,经济大国,中国人有钱,这些是人所共知的,比如我们的GDP位居世界第二,我们在制造业、外汇储备方面已经名列世界第一,都可以数字表明。而在文化方面,中国人,或者说华人,在别人眼中是些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形象?还有中华文化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中国人口就占了那么大的比例,只凭这一点就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可是再往大里说,中华文化将为全体人类提供点什么?现在影响世界文化主流的是西方文化,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不是中华文化或者东方文化。中华文化源于农耕社会。农耕社会作为一种形态,作为社会基础已经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华文化究竟有哪些东西适应于今天和明天,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其出路何在?人类面临很多困境,很多危机,在这些方面,人类要寻求新的出路,新的方法。中华文化会不会参与进去,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点什么。我们对这一点的估计以往是过高,盲目乐观,说什么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传播过一个乌龙,说诺贝尔学者在巴黎发表宣言什么什么,都表现出一种浮躁心态。别人问我中华文化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我说据我的观察,是中餐或者中华料理,其他还谈不上。当然还有孔子学院。也不能过高估计。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说刚刚开始,任重道远。  
                王石副主席说,明年是中华文化促进会创立二十周年。文促会创立之始就明确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宗旨,而且践行了联络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任务。2004年文促会举行以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高峰论坛,邀请世界范围的华人学者、教育家、文艺家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问题,而且在《甲申文化宣言》里提出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有的“精神家园”。文促会不仅开创中华文化论坛,而且与凤凰卫视合作每年推出年度性“中华文化人物”,在发展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方面,文促会以及节庆协作体设立的“节庆中华奖”影响日益扩大。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文促会的广大会员是有贡献的。弘扬中华文化最终成为执政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值得庆祝的一件大事。但是我们决不应忽视这一点,弘扬中华文化不但是党的事情,政府的事情,而且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情。文促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动员各界人士,包括海内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