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
寻根问祖续香裔之一《徽州歙县晔岔之行》--王明
二零零七年由于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和新的社会劳动保险政策将要实施等诸种原因,我转让了经营多年的酒楼。闲下来时,想起年幼时候的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我在家里一个精致的长方形红木盒子里面看到了一个用黄色丝绸左一层右一层裹着的一个小折子,我好奇的打开了它。里面有二十多个竖排下来毛笔字,我就问我父亲这是什么东西,父亲告诉我这是你们以后给后代起名字用得着的字辈表,是民国期间用十二担大米换来的。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小小折子要我家半年的粮食。我认为我父亲简直是浪费,如果不花粮食去换这个鬼东西,我们就可以多吃些饭了啊……由于我没有重视的原因,在有一年过年前夕大扫除扔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根问祖欲望在我心中由然而起,为了弥补这个年幼无知所做的事情,我决心在闲下来的这一段时间一定要寻找到我家的根源。我当时就知道,祖母说过我们家原来是在苏州阊门做官的,因为后来犯事,迁至淮安三十里外芦家滩。和(曾祖)福. (祖父)宝. (父)祥三个字辈的情况下,就开始走上了漫长地寻根问祖之路,首先我在电脑上寻找有关王姓的网站。找到了中华王氏网(认识了王瑞标会员)王氏家谱网(认我决心在闲下来的这一段时间一定要寻找到我家的根源。我当时就知道,祖母说过我们家原来是在苏州阊门做官的,因为后来犯事,迁至淮安三十里外芦家滩。和(曾祖)福. (祖父)宝. (父)祥三个字辈的情况下,就开始走上了漫长地寻根问祖之路,首先我在电脑上寻找有关王姓的网站。找到了中华王氏网(认识了王瑞标会员)王氏家谱网(认识了王剑)天天看里面的寻亲公告等信息一发现有字辈相同,苏州阊门和淮安那里宗亲地信息,就打电话联系,经过了一年半漫无目标地寻找,可以说毫无结果。后来我小姑姑素英和已中断三十多年没有联系的我曾祖父福延公的四弟福裕公家后裔联系上了,知道了在他们那里至今还保存了一本手抄的家乘,这乃是祖宗之灵荫,后代之幸啊!经过几次电话的接触,在和我父亲一辈的姚娟娟、王春鸣热心的帮助下,见到了两位我祖父一辈的老人,知道了家族一些点滴的信息,四房也有苏州阊门说法,并且去阊门找寻过).
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王瑞标会员告诉我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九月二十二日召开琅琊王氏总谱编辑会议,我急急忙忙联系了我父亲一辈的王春明,于九月二十一日晚上在他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复印了保存在他家的一本手抄的家乘。此时激动万分,如淘到宝贝一样,兴奋地夜不能寐。九月二十二日日清晨在中央门长途汽车站踏上了去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会所在地-湖州的汽车上。四个小时到了研究会会场,我向王听兰会长讲述了寻根问祖的事宜,会长当即安排了三槐王氏总谱编辑组的三个编委帮我查找世系,经过他们认真的查找,无从结果。下午三槐王氏总谱编辑组,把我介绍给了王义林编委,他详细的询问我的情况,查看了我家手抄的家谱复印件后说,说你这支系是徽州地区迁出来的,就可能是太原王或者新安琅琊王的后裔,因为徽州没有三槐王氏。他主动热情地给了我他的联系方式,记下了我支的情况,答应回湖北帮忙寻找有关资料,由于寻根问祖的心急,在没有确定我是琅琊王和太原王的情况下,我立即花了六百五十元购买了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编撰《琅琊王氏通谱》和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编支系是徽州地区迁出来的,就可能是太原王或者新安琅琊王的后裔,因为徽州没有三槐王氏。他主动热情地给了我他的联系方式,记下了我支的情况,答应回湖北帮忙寻找有关资料,由于寻根问祖的心急,在没有确定我是琅琊王和太原王的情况下,我立即花了六百五十元购买了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编撰《琅琊王氏通谱》和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编撰《太原王氏通谱》各一套,并购买了王义林编写的《徽州新安江王氏钩沉》等资料,以便我以后查找世系。回南京后仔细阅读,在《徽州新安江王氏钩沉》第二十九页发现了我迁淮安的支族一世祖常友公和二世祖王甫,王良的字样,和“天子墩”墓地以及骗葬的典故。我立即打电话给王义林编委,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他因为忙于他儿子的婚事,我就不好意思打扰了我立即打电话和歙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起来,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柯灵权老师接了我的电话,我给他讲述了,葬於‘天子墩”墓地的人是我一世祖常友公等情况。他立即告诉我肯定是新安琅琊王的后裔,并且告诉了,我淮安支族迁出地的确切地址: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晔岔村外王。并热情的邀请我二零一零年一月去找他,(因为他当时一个研究课题,要等到一月份完成)他陪同我去寻找。
由于我寻根心切,随即,我在电脑里面寻徽州地区各个群,经过了几天的询问,得到了许许多多徽州乡亲热情的帮助,他们告诉了我,(我族已经离开几百年的估计有十代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晔岔村外王的具体位置和有关交通等情况。
二零零九年十月四日晚上我携夫人和爱子一起乘座南京西开往厦门的二五二一次火车,踏上了寻根问祖之路。于五日清晨五点左右,到达歙县火车站,随即包车赶往离县城三十里外的歙东叶岔,经过一路蜿蜒曲折山路的颠簸,清晨六点终于到达了离歙县三十里外的溪头镇叶岔村外王。
由于来的时间比较早,不好意思打扰在群里认识的朋友,我们一家先参观了这个美丽的古村落,参观了在晔岔村为里王(太原王派)水口亭,亭建东西两侧的房屋间,上为楼,下为东南西北走向路亭。亭内设有栏杆凳,西北口亭额:“泽东环秀”上款“康熙庚申年(一六八零年)桂月吉立”下款“里人文禹立”。东南口亭额“三槐里”, 上款“顺治庚子年(一六六零年)立” 下款“王修书立”。此亭实为“里王”,外王分界处。向亭西北走二十步余太原王派宗祠惇叙堂,此建筑座东北朝西南,三进三间二天井厅楼结构式。大门两旁立二石鼓,门鞍顶有门簪四个,门套左右为墨粉墙,浮雕有花卉图案。两侧大门上有二门神彩像。门两侧为砖雕八字墙。门前有荷花塘整座建筑分上堂,中堂,前堂,门套四个部分组成,宏伟壮观,古村落,古民居,古宗祠,古村道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在我们新安琅琊王(外王)世世代代居住的古村落里面,我们参观了在溪头下村口,为叶氏的水口亭,亭西璧正中镶有清代徽州知府江徇告示牌。亭北面有,“放生池”,“紫竹林”。亭名“甡”为众生之义,冀族旺丁多。还参观了在溪头今镇林业站前桂溪公路边,“还金亭”亭额:“还金处”,亭内周设木栏杆凳,为纪念明正德时蓝田叶社遇义还遗金而建。接着参观了在溪头村西塘边的“留亭”,亭北璧立砖柱置栏杆凳,亭南正璧中设砖龛,昔贴神像,两旁有溪头程国鹏汉隶楹联:“坐轿也是人,抬轿也是人,境遇皆由前世定,积德亦在我,损德亦在我,行为总有上天知。”其联影响甚大,故能流传至今。乃因亭上下为古西塘村,汪园村,至光绪初均绝烟火,仅残存破小屋各一间。光绪末,溪头琅琊王叙伦堂拆小屋建亭,冀留二村遗迹纪念而名。在晔岔村南口。有座我叶岔琅琊王派水口亭,亭外远眺,五峰在目。相传当年我迁晔岔支琅琊王氏始祖泰益公因爱此山似黄山五老峰而卜居,故又称五峰亭。亭北敞口以蓄“财源”,设美人靠,亭南旧置龛座,供五猖神像。
参观了晔岔外村的太和亭,太和乃取王氏太原、琅琊王、和丰二社名首字名,社屋东西墙嵌有石碑四块,载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冬王氏和丰,太原二社结盟而建,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春重修,光绪四年(1878)夏更换家桥梁四根。一九九五年冬叶岔村委会集资重修。不知不觉来到了我新安琅琊王氏村口,看到了圆拱门上额干劲有力的四个大字“蔚然深秀”,此字典出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深秀,琅琊也”!因而副其村居名“深秀里”。又去参观了古恒盛客栈,古王存心堂药铺,和供路人休息的古凉亭等先祖遗迹。
走访了同宗王德雷和同宗老人王世荣兄弟一家,我带去的淮安家谱和歙县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柯灵权老师编写《溪头镇志》记载地我族‘大一宵起嗣,正懋方成,家庆绍世德,其志宏良)字辈等等诸多情况的出现,经过认真查对,发现淮安家谱有大一宵起嗣字辈的情况的记载。初步确定我的确是泰益公后裔,但具体支下还不明确。大约在八点左右在群里认识的叶小飞朋友来了,大家热情的相互介绍了对方,我并赠送了礼品。我提出了我想去古祠堂叙伦堂遗址(现为叶晔小学)祭祖。
按照古徽州的风俗购买了礼炮、小鞭、冥钱后,在众多的看热闹的老乡簇拥下,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古祠堂叙伦堂遗址,三叩九拜,上高香,鸣礼炮,焚冥钱,祭先祖,求列祖,保平安。简单虔诚的祭祖仪式结束后,我们赶往了溪头镇敬老院拜访了一个孤寡同宗持谱人,看了他保存的手抄本家谱和我家的家谱式样十分相似,经过仔细查对后,发现我们同是王大献(壁)公十四世孙南宋理宗朝(1225-1264)泰益公后裔,公为官建宁教授,因调官不赴而致仕。据说与太原王某派友善,曾来晔岔拜访,见村山环水秀,“五老峰”遥对,深邃其意,约于淳佑元年(1241)自祁门西乡小易坑迁居晔岔(现址为祁门县闪里镇港上村小易坑组),是新安琅琊王迁叶岔始祖,卜居外村,人称“外王”,堂号“叙伦堂”支祠,后人从“叙伦堂”分支出“玉成堂” “永锡堂”“德和堂 ” “馀庆堂” “竟成堂” “绳武堂” “慎益堂” “世美堂”等支派。自11世开始,用宗祠显柱楹联作排行字:大一宵起嗣,正懋方成,家庆绍世德,其志宏良。现已衍至“志”字,记二十六世。
我们是从九世祖常友公所生的三个儿子即;王甫,王良。王宽开始分支的,现居黄山市歙县溪头镇叶岔村外王的为长子王甫的后裔,我们这支是次子王良的后裔,三子王宽的后代下落不明。大约在始祖泰益公秩下十二世左右(殿辉公)迁往了江苏省淮安县三十里外芦家滩一带。(现址为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溪和镇戴溪村芦滩)理清了基本世系后,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下午我们又向晔岔西北方向的云雾川山岭出发,去天子墩”,(又名天堂岗)。祭拜始祖泰益公秩下九世祖常友公夫妇墓,沿途欣赏了叶岔通往云雾川木石里的古横安桥,两边狮山、象山、钟鼓旗山、大牛山、岱岭、鸡冠山美丽的风景使人陶醉,经过八公里平平坦坦的道路行驶,不知不觉的到了云雾川山脚,汽车开始了向山高路陡的云雾川爬行,经过蜿蜒曲折,坑坑洼洼,岌岌可危的四十分钟行程。终于达到半山腰。此时汽车已无路可走。我们在叶小飞父子和二位同宗的陪同下,开始了艰难的登山,因为天气炎热,加上崎岖的山路使我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终于理解了他们大房的一个八十六岁的老人只去祭过一次祖,和五十岁以下的后裔根本没有去过天子墩, 祭过一次祖的原因。如果我是去黄山,泰山等风景区登山旅游的话,我肯定要立马返回,因为实在是筋疲力尽,不想再迈出一步。
但是寻根问祖的决心,增加了我的信心,我硬着头皮向山高路陡的天子墩前进。(奇怪的是我的爱子榭缘平时受不了一点累,这次一点也没有疲劳的迹象)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攀爬,终于到了位于云雾川岭后西北方向天堂岗,看到了我九世祖常友公夫妇之墓。墓碑已失, 墓两边的参天古柏,已被当地刁民偷伐一棵。墓后石塔碎块散在墓的周围,墓前名天塘里的水已干,太好“牛眠”了无生气。看到此景,此时心情不由悲然而生,暗流热泪。(因传说骗葬不义,导致此景)我们再次三叩九拜,上高香,鸣礼炮,焚冥钱,祭先祖,求先祖保佑我族枝繁叶茂大有望为,万事平安。
我九世祖常友公夫妇之墓,位于天子墩最高峰,放眼望去周围山峦起伏,层峦叠翠,风景如画。此地实为风水宝地。我不由感叹;就是换了今人也会对这块埋葬先人,能使后人当上皇帝的龙穴垂涎三尺,产生妄想地。这时有一个当地的七八十岁的老乡给我们讲了世代相传,妇孺皆知的掌故,墓后前方有一座大山孤峰突起,就像一个皇帝威严地坐在龙椅上,左边两座小山连为一体就象皇帝手握玉玺一般。所以当地人又称天子墩为“天印山”。( 我祖常友公夫妇之墓对面的山就是胡锦涛主席家乡的所属地绩溪县,我祖常友公夫妇之墓和对面的山遥遥相对)好奇是整个天子墩唯独我祖墓后有一大块没有人工开垦自然地平坦的地方,能够站下前来祭祖宗的三、四百人。那时每个前来祭祖的男丁可领胙肉,胙面,胙包各一斤。( 胙 : zuò) 拜祀前后,宗亲集中在某人家里,用各家交纳的钱买猪肉、面、包子。再分发给各家,古称“分胙”。即胙肉,胙面. 胙包.)。民国末,还有子孙上坟标挂。整个天子墩有三口塘,另外两口至今水源不断,唯独此名叫天塘的水在我九世祖常友公夫妇封金之后干涸。此景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向山下走去。边走边想,心里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浮起;我远在南京,我九世祖常友公夫妇之墓又在这么高高的山上,以后祭扫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以前我不知道便罢,现在我知道了就不能不闻不问了啊!长期下去人家就会以为我九世祖常友公族下绝后啊!为了证明我们族下人丁兴旺,我想到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随即和陪同我们来的叶小飞父子和王德雷同宗讲了我的想法,请他们在九世祖常友公夫妇之墓附近找个忠厚老实的人家,由我每年清明节前邮寄一百元给他们,由他们给我上坟挂标,了却我们远在南京这支后人的夙愿。在他们考虑了片刻后,找了个离我九世祖常友公夫妇之墓不远的(现址为安徽歙县桂林镇黄村米岭亭 )人家,我说明了原委。他们满口答应我的要求,我当场付了二零一零年一百元清明节的祭扫费用,并且要了他们详细地址以便以后汇款 。此时此刻我作为王氏后裔如释之重 ,百感交集在爱子吟诵着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夏末野兴》: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诗声中,我深深地思考此首诗的诗意。不知觉得来到了同宗王德雷家,他们已准备好了丰盛的皖南农家菜,在几个同宗的陪同下,我们一起吃了晚饭。过后我们依依惜别,相约以后宗族有事,常联系。我心里默默念着;再见了,我美丽无比、如诗如画的家乡,你的子孙以后一定经常来看望你们地……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