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寻根告示 > 详细内容
王氏后人建燕舍寻王谢后人
发布时间:2014/7/4  阅读次数:23970  字体大小: 【】 【】【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名为《乌衣巷》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感叹,东晋重臣王导、谢安的后人已然衰败,踪迹难觅,王家谢家屋檐下的燕子,也飞进了寻常百姓家。

自小住在南京老城南的王明,对这首诗耳熟能详。不过,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诗里面的这位王导会有什么关系。2007年,一次心血来潮的寻谱,让他瞬间穿越了——他竟然是王导的直系后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堂前燕,还能飞回来吗?

王氏后人建“燕舍”呼唤燕子回来

  

寻根问祖:

  

从南京到淮安:找到清代祖先常友公

王明是土生土长的老南京人,自小住在城南。关于家族历史,他小时候听爷爷和父亲说起过一点儿。“我太爷是从淮安来的,以前在陈南一带卖馄饨。那时候穷,就挑个挑子走街串巷卖。”

到了父亲这一代,王家早已在南京站稳脚跟。王明记得,那是四十年前,自己十岁出点头,家里有一张发黄的旧纸。“上面写着一串字,有天被我翻到了。我拿去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让我不要乱动,他说这是我们王家的字辈排行表,是花了12石大米,才从祠堂里面抄来的。”父亲当作宝贝的这张纸,在儿子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文革”期间,在一次大扫除的时候,王明就把这张纸和其他书、纸一起丢掉了。

一晃三十年过去,随着年纪的增长,王明越来越想搞清楚家族的历史。“当时我太爷和他的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一起来南京的。他的弟弟我们应该叫四太爷,四太爷的后人,也一直生活在南京,我们已经几十年没有联系了。因为找家谱,我们又联系上了。他们手里保留着一套清代光绪年间的手抄家谱。”

在这套家谱里,王明找到了家族的字辈排行表,还找到了太爷的名字。“在家谱上,我还看到我们的一世祖叫常友公。不过,常友公不是淮安当地人,他老家在徽州,它葬在徽州一个叫天子墩的地方,附近还有一座天子山。”

  

从淮安到歙县:找到宋代祖先胜四公,听到一个充满警示的家族故事

天子墩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找到天子墩,也就找到了王氏的根。王明求助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一位来自安徽歙县的小伙子,小伙子说,他老家在歙县,他们村附近就有天子墩和天子山。

按着小伙子的指点,王明赶到了歙县和绩溪交界处的一个村子。他挨家挨户地走访,最终,在一位同宗的王姓老人那里,他找到了一套更早的王氏宗谱。在其中,他找到了常友公的名字。宗谱上还记载,常友公有位祖先叫胜四公,是宋末从祁门迁到歙县的。

经当地人指点,王明还找到了安葬常友公的天子墩。从当地人口中,他还听到了与常友公有关的一段奇异传说。

当年,有个瘌痢头的樵夫挑一担柴经过这个村子,遇到了村里的王甫、王良兄弟。兄弟俩看到樵夫的扁担头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方风水宝地,就寻思着把父母大人迁葬到画中所示的风水宝地。询问得知,樵夫受一位白眉老者之托,要去附近桂林村找一位叫“自不量”的大善人,把图交给他。“自不量”生平行善,进出谷物听佃贷者自量斗数报,并且以小斗量进租谷,大斗量出籴谷。王甫、王良兄弟机灵一动,谎称他们就是“自不量”,来这里探亲。此时,恰好有儒生经过,拱手招呼王甫、王良;“甫、良兄久违了。”樵夫以为儒生说的是“不量”,于是信以为真,将图交给了王甫、王良。

王甫、王良正是常友公的两个儿子,樵夫走后,兄弟二人将父母的坟按图中示意迁葬,并按图定名将这里命名为天子墩。谁知当天夜里,电闪雷鸣。第二天早晨,王家人发现,常友公的坟上的石碑碎裂,旁边水塘也干了。王氏顿悟,这都怪自己做了不义之事。王氏传告子孙,后世要以此为戒,不能再伤德,辱及祖先。此后,王氏后人历代谨守祖训,温和谦厚,历代都有才德兼备的人闻名于当地。

  

从歙县到祁门:找到官至兵部尚书的唐代祖先

拜访过祖先在歙县的老家后,王明按照宗谱指引,又来到了安徽祁门寻根。在祁门栗木、栗西等地,他找到了同宗族人,并且见到了保存完好的《易溪王氏宗谱》。

据《易溪王氏宗谱》记载,王氏在祁门的一世祖叫王壁,宗谱中尊称其为壁公。璧公在唐昭宗时期曾官至兵部尚书。唐昭宗是唐代的倒数第二位皇帝,昭宗在位期间,各地战乱迭起,他一方面要设法平定藩镇各地此起彼伏的战乱,一方面又要提防朝廷重臣朱全忠等人的篡权,日子过的异常艰辛。昭宗天复年间,东南一带发生叛乱和贼寇入侵事件,王壁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的身份,充镇海军浙江东西节度使。让皇帝稍感安慰的是,王壁讨贼驱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天复二年(902年),昭宗发下圣旨,加封王壁为金紫光禄大夫。

虽然王壁等人一心保唐,但唐的颓势无可挽回,天元年(904年),唐昭宗被朱全忠密谋派人杀害。昭宗死后,他的儿子李被拥立为末代皇帝,短短三年后,唐即将被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取代。

在唐王朝代气数将尽时,无奈的王壁带着家眷由杭州迁到祁门,将家安在了祁西苦竹港。王壁去世后就葬在当地,他的墓位于现在的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如今,王璧的后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不过,每年农历二月十二,王氏都会有后人从世界各地汇聚到祁门,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名人辈出的“琅琊王”

  

从东晋重臣王导到泰州学派王艮

在祁门找到王氏的根以后,王明和越来越多的同宗亲人联系上了,也知道了越来越多的家族旧事。王明告诉记者,他们这一支王氏称做“新安琅琊王氏”。历史上,“琅琊王”非常有名。“琅琊王”一世祖王元,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王元的父亲和爷爷都是秦国的大将,秦朝灭亡后,王元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琅琊台西北),后又迁到临沂(今山东省东南部),王元因此成为琅琊、临沂王氏共同的祖先。

“琅琊王”在从汉代到隋唐的近千年之中,家族一直旺盛,不乏显贵之人。南京人最为熟悉的“琅琊王”,要数东晋“琅琊王”王导、王敦兄弟。西晋灭亡时,王导兄弟支持司马睿起兵,攻占长安。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南渡,并依靠中原南迁大族,联合江南大族,最终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东晋政权建立后,王导、王敦兄弟的权势也达到巅峰。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的就是王导的、王敦家族,马则指的东晋皇族司马氏。

东晋以后,琅琊王氏失去了与皇族平起平坐的地位,不过,依旧是历朝历代的名门望族。明代时期,著名的秦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即是琅琊王氏。

  

燕子归来

  

后人建“燕舍”迎接燕子归来

王明现在住在秦淮河畔的江南名府小区,他家的客厅里,挂有一幅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燕舍”。王明说,燕舍指的是安徽祁门县城内的一栋老屋,老屋始建于明代,现在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家的这个匾额,就是按照老屋门匾的样式复制的。王明给记者讲述了一段隐藏在“燕舍”后面的动人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祁门县有一户王姓人家,家中有5510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十分贫寒,食不饱腹,居无定所。王家5男兄弟中,老大、老二到了十二三岁就外出谋生。兄弟俩先后在浙江湖州学商务。后来又去上海闯荡。初到上海,他们先在码头、轮船上提着篮子做小买卖。后来,经人介绍到一家做茧丝生意的店中当学徒、做伙计。勤学苦练、业务精湛的王家兄弟很快脱颖而出,后来被上海瑞泰洋行聘用,专门负责采买茧丝。兄弟俩常年往来于浙江湖州、安徽泾县、旌德、绩溪等地,由于处事精明、能干,兄弟俩业绩显著,深得老板赏识。

老大、老二外出谋生后,王家老三到了祁门一家丝线店中当学徒,学徒期满后,在兄长的支持下,开办了“祁门鸿顺丝线店”。王家老四到12岁时,去了湖州学习酱酒业。民国初期,老四利用老大、老二从上海带来的资金,在湖州发展商业。后来,王家老五也来到湖州,与哥哥一起经商,在湖州办起了颇具规模的鸿顺米店和鸿裕酱园。

随着兄弟五人在外在家齐头并进、互相支撑蓬勃发展,王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兄弟们将在外经商获得的钱财,寄往祁门老家,先后购买了祁门城内周、汪家两大家族的房屋。王家兄弟对买来的房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成为焕然一新的“王家大屋”,又为新家命名“燕舍”。聪慧勤劳的王氏后人相信;那些曾经在祖先堂前屋檐下呢喃的燕子,一定会飞会“燕舍”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京ICP备05006284号  管理员登陆
  
 微信:Jcwswzw  邮箱:303765239@qq.com